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87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8
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密封单元、负离子单元,密封单元至少周边与面部对应处的皮肤适形贴合,装置扣盖在面部后可将呼吸道开口与外部隔离,形成与外部环境过渡的呼吸外腔,至少负离子单元的负离子发生端设置于呼吸外腔内;呼吸外腔外的空气经由过滤单元过滤,流经负离子发生端生成空气负离子被吸入人体呼吸道;还包括电子供应部件和或负离子发生端防冷凝部件;电子供应部件与负离子单元直接和或间接相连。子单元直接和或间接相连。子单元直接和或间接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既具备过滤功能同时又能持续生成空气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属于医疗卫生及日常防护用品


技术介绍

[0002]空气负离子对于改善呼吸道功能、优化皮肤状态、增强心血管机能、降低血压、恢复心脑血管疾患病人健康大有裨益;可以提高人体自主生命活力,改善内分泌功能;还可以改善过敏体质,增强免疫力,调整自律神经,对抗自由基氧化,消除活性氧,活化细胞,提升细胞机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负离子寿命通常在数秒至数十秒左右,如果负离子发生端距离呼吸道开口较远,负离子难以进入呼吸道,且负离子极易与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相结合,使大量细小颗粒物松散的聚集成较大的“污染颗粒团”,在不知不觉中随呼吸进入人体,而松散结合的“污染颗粒团”在呼吸道内迅速分离成众多更为细小的颗粒,难以被呼吸道的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清除,对人体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0003]为应对空气中的致病颗粒物,佩戴各种呼吸防护面罩已经是人类常规选择;除了过滤单元本身的过滤效果外,现有技术中较好的呼吸防护面罩还加入了负离子单元,以便在吸入较干净空气的同时也能近距离吸入负离子;公开号为CN2120657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N95型负离子口罩,但是口罩没有设置可靠的密封单元,颗粒物容易从口罩侧边进入并与负离子结合后进入呼吸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且该专利采用负离子涂层产生的负离子量较少、寿命较短;公开号为CN2118618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负离子单元的口罩,该口罩主体外周虽然设有与人脸贴合的弧形边框,但其负离子发生器没有连接供应电子和或回收电子的结构,不能持续生成空气负离子。
[0004]为切实保障呼吸安全,充分发挥负离子的呼吸增益作用,急需开发出一种特殊设计的可持续生成洁净负离子的呼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密封单元、负离子单元,密封单元至少周边与面部对应处的皮肤适形贴合,装置扣盖在面部后可将呼吸道开口与外部隔离,形成与外部环境过渡的呼吸外腔,至少负离子单元的负离子发生端设置于呼吸外腔内;呼吸外腔外的空气经由过滤单元过滤,流经负离子发生端后生成空气负离子被吸入人体呼吸道,还包括电子供应部件和或负离子发生端防冷凝部件;电子供应部件与负离子单元直接和或间接相连;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过滤单元、密封单元等结构均可由一个或多个部件构成。
[0006]过滤单元呈单个的叶片状与密封单元密封连接,也可将呈叶片状的前叶与后叶密封连接而成组件后再与密封单元密封连接。
[0007]负离子单元的负离子发生端释放自由电子被空气分子主要是氧气分子捕获成为负离子,呼吸装置使用时通常难以通过连接大地获取源源不断电子供应,如无充足电子供
应,则装置负离子发生端释放的自由电子数量很快大幅下降甚至归零,无法满足装置向人体呼吸道持续提供负离子的需求。
[0008]为了保证更加稳定、持续、高浓度的供应负离子,一种电子供应部件的实现方式,电子供应部件至少位于呼吸外腔内的部分邻近负离子发生端,电子供应部件呈现包括栏框状、刷状、片状、蜂窝状、网状、条状在内的具体形状,电子供应部件与负离子单元的电源线和或功能地线相连;电子供应部件是由富含自由电子和或易于自由电子在其上流动的材料构成,如各类金属、导电橡胶、导电陶瓷、压电材料等。
[0009]另一种电子供应部件的实现方式,电子供应部件分布在形成呼吸外腔的构件上,可以覆盖其全部或部分区域;也可是电子供应部件直接参与构成呼吸外腔,即电子供应部件同时成为形成呼吸外腔的构件;呼吸外腔内未被吸入人体的负离子上的电子可以通过此处的电子供应部件回收至负离子单元。
[0010]另一种电子供应部件的实现方式,电子供应部件为可传递电子的与使用者头颈皮肤接触的系带,可传递电子的系带与负离子单元的电源线和或功能地线直接或间接相连,人体表面的自由电子通过系带源源不断的进入负离子单元,而人体巨大的体表面积又可以从周围空间不断获取自由电子。
[0011]为了避免负离子回流至负离子发生端,使其通过层流的理想方式进入呼吸道,还包括与呼吸外腔相通的负离子通道,负离子通道设有通道进气口与通道出气口,通道进气口连有过滤单元,外部空气经由过滤单元进入负离子通道,再由通道出气口进入呼吸外腔;至少负离子单元的负离子发生端设置于负离子通道的通道出气口内部或邻近区域,确保净化后的空气捕获由负离子发生端释放的自由电子生成洁净的空气负离子。
[0012]进一步的,为了吸入更多数量的空气负离子,开设于呼吸外腔的负离子通道出气口邻近并朝向人体呼吸道开口;具体可因人而异的设置,如咽炎患者使用对向口部,鼻炎患者使用对向鼻孔,也可设置为可调节方向的出气口结构。
[0013]因液态水会严重影响负离子发生端释放自由电子,为了防止水蒸气在负离子发生端附近凝结,一种负离子发生端防冷凝部件,具体为单向气阀结构,吸气时单向气阀打开,负离子发生端直接连通呼吸道开口;呼气时单向气阀关闭,阻止呼出的水蒸气接触负离子发生端。
[0014]另一种负离子发生端防冷凝部件的实现方式是在负离子发生端附近设置加热结构,阻止水蒸气的凝结。
[0015]为了避免负离子进入滤材而中和滤材上的正电荷影响过滤效果及寿命,在过滤单元与呼吸外腔之间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内设置包括网状、针状、环状在内的导电体,负离子上的电子被该处表面积较大的导电体吸收而不会进入滤材。
[0016]密封单元与皮肤接触的部分由连为一体的鼻区、口区及口鼻过渡区组成,为了实现动态密封,还包括至少一个可接触到密封单元口区的弹力单元;弹力单元一端与密封单元连接,使用者闭口时下颌关节闭合,面部口区皮肤与密封单元口区紧密接触,弹力单元受到密封单元口区相应部分的压迫发生形变和或位移并弹性储能;而开口时下颌关节开启,带动面部口区皮肤向下向后移动,部分解除了对弹力单元的压迫,弹性势能释放,弹力单元发生反向的形变和或位移从而驱动密封单元口区同步的向下向后移动,实现了与面部口区皮肤的动态密封,确保洁净负离子的生成。
[0017]弹力单元作用目标区域位于与下唇下皮肤相接触的密封单元口区部分或位于与两侧面颊皮肤相接触的密封单元口区部分;弹力单元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目标区域,间接作用是指弹力单元直接作用于与皮肤不直接接触的密封单元再将力传递到与皮肤相接触的密封单元口区部分。
[0018]为了更好的弹力传导,避免过于柔性的密封单元将弹力部分吸收而损失,弹力单元通过一硬质的连接座与密封单元口区相连。
[0019]为增加活动自由度,便于调节,更好的实现动态密封,弹力单元为关节型弹力单元,可以是一节也可多节,包括球窝关节、滑车关节、椭圆关节、鞍状关节等;弹力单元与密封单元之间可以是便于安装和调节的插拔式的连接。
[0020]考虑解决使用者面部封闭可能出现的闷热不适,还包括风机单元,感觉闷热时启动该单元,风机单元驱动外部环境空气流经负离子发生端,避免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包括过滤单元(1)、密封单元(2)、负离子单元(N),密封单元(2)至少周边与面部对应处的皮肤适形贴合,装置扣盖在面部后可将呼吸道开口与外部隔离,形成与外部环境过渡的呼吸外腔(0),至少负离子单元(N)的负离子发生端(N1)设置于呼吸外腔(0)内;呼吸外腔(0)外的空气经由过滤单元(1)过滤,流经负离子发生端(N1)生成空气负离子被吸入人体呼吸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供应部件(3)和或负离子发生端防冷凝部件(4);电子供应部件(3)与负离子单元(N)直接和或间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供应部件(3)至少位于呼吸外腔(0)内的部分邻近负离子发生端(N1),电子供应部件(3)呈现包括栏框状、刷状、片状、蜂窝状、网状、条状在内的具体形状,电子供应部件(3)与负离子单元(N)的电源线(N2)和或功能地线(N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供应部件(3)分布在形成呼吸外腔(0)构件的全部或部分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呼吸外腔(0)相通的负离子通道(5),负离子通道(5)设有通道进气口(51)与通道出气口(52),通道进气口(51)连有过滤单元(1),外部空气经由过滤单元(1)进入负离子通道(5),再由通道出气口(52)进入呼吸外腔(0);至少负离子单元(N)的负离子发生端(N1)设置于负离子通道(5)通道出气口(52)内部或邻近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生成负离子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负离子发生端防冷凝部件(4)为单向气阀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