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69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锚杆抗拔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包括螺纹钢筋和固定连接锚具上的外露锚筋的连接套筒,锚具布置在构建物的外表面上,连接套筒的内部具有连接腔,连接腔贯通连接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外露锚筋自下而上插入固定在连接腔的下部,螺纹钢筋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固定在连接腔的上部;螺纹钢筋的上端连接有对螺纹钢筋施加朝上张拉力的千斤顶;这样,通过连接套筒将外露锚筋与连接腔的下部连接固定,再通过连接套筒将螺纹钢筋与连接腔的上部连接固定,从而将过短的外露锚筋接长,再通过千斤顶对螺纹钢筋施加朝上的张拉力,进而可以检测锚杆的持有荷载,从而能够顺利进行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试验。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锚杆抗拔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主要用于对边坡,隧道,坝体等进行主体加固。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可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0003]目前,由于锚杆支护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难度较小、施工设备轻便、施工占地小、造价较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基坑、边坡及桥梁工程等。
[0004]然而,有些锚杆在封锚后,外露的锚筋会被截断,在破除外表面的混凝土层后,剩余的外露锚筋长度过短,因而无法直接进行锚杆抗拔试验,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将外露锚筋夹持固定的装置,以便进行锚杆抗拔试验,检测锚杆的持有荷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钢筋和固定连接锚具上的外露锚筋的连接套筒,所述锚具布置在构建物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具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贯通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外露锚筋自下而上插入固定在所述连接腔的下部,所述螺纹钢筋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固定在所述连接腔的上部;所述螺纹钢筋的上端连接有对所述螺纹钢筋施加朝上张拉力的千斤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的上部为螺纹腔,所述螺纹钢筋的下端插入在螺纹腔中,且与所述螺纹腔螺纹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的下部具有供外露锚筋插入的锚筋腔,所述锚筋腔与所述外露锚筋之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环形间隔中插设有多个楔形夹持块,多个所述楔形夹持块环绕所述外露锚筋的外周间隔布置;所述锚筋腔自上而下套设在所述外露锚筋的外周,所述楔形夹持块自上而下插入在所述环形间隔中;当所述楔形夹持块插入在所述环形间隔中设定位置后,所述楔形夹持块的外表面抵压着所述锚筋腔的内侧壁,所述楔形夹持块的内表面抵压着所述外露锚筋的外侧壁,多个所述楔形夹持块呈环状夹持所述外露锚筋,将所述外露锚筋固定在所述锚筋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腔的下部设有楔形块,沿着所述楔形夹持块插入所述环形间隔的方向,所述楔形块的外表面呈直线状延伸,所述楔形块的内表面的下部具有直线状延伸的夹持面,所述楔形块的内表面的上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外露锚筋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倾斜面偏离所述外露锚筋朝外倾斜布置,所述夹持面抵压在所述楔形夹持块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套筒和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分别抵压在锚具的顶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连接套筒的封锚后的锚杆抗拔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下部设有多对相对布置的贯通孔,两个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晨旭马君伟张伟帆徐正涛王波邓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