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嘉熙专利>正文

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546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件分选筛和多台辊压机,从位于最上层或者最前端的分选筛开始,分选筛与辊压机交替排列;在相邻的分选筛和辊压机中,位于上一层或者前端的分选筛的排渣口与位于下一层或者后端的辊压机的进料口连通,位于上一层或者前端的辊压机的出料口与位于下一层或者后端的分选筛的进料口连通;每一台辊压机内均设有两条结构相同、且相向转动的挤压辊;每一条挤压辊均配有一台驱动其转动的挤压辊电机。该方法包括从筛分到辊压造粒,再从辊压造粒到筛分的多循环过程。与现有的陶瓷造粒设备及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设备的损耗。并降低了设备的损耗。并降低了设备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泥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陶瓷造粒的生产过程,主要是根据摩擦造粒原理设计相应的造粒设备,并采用相应的造粒方法。例如,申请号为202011601724.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陶瓷泥料多级造粒设备,包括造粒仓,在造粒仓内至少设置2个摩擦造粒层,每一摩擦造粒层上设置有至少1个摩擦造粒组件;摩擦造粒组件包括转动轴、若干个刮板和圆弧形筛网,若干个所述刮板均匀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圆弧形筛网与所述转动轴同轴,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的正下方,圆弧形筛网上开设有若干个筛孔;刮板与所述圆弧形筛网之间具有摩擦间隙;位于下层的摩擦造粒组件的筛孔的孔径小于与其对应的位于上层的摩擦造粒组件的筛孔的孔径。
[0003]总的说来,在目前国内外已经实际投入应用的同类设备中,202011601724.3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陶瓷泥料多级造粒设备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该设备中的摩擦造粒组件结构合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该专利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该专利技术完全依赖于各层的摩擦造粒组件与同层的筛网之间的挤压摩擦进行造粒,具体地说,就是相对较大的陶瓷材料颗粒在上一层的摩擦造粒组件与同层筛网之间挤压摩擦变小后穿过筛网网孔,然后由位于下一层的摩擦造粒组件与同层的筛网进行挤压摩擦造粒,以此类推,直至完成陶瓷造粒的生产过程,而随着陶瓷泥料的粒径逐层变小,挤压摩擦造粒的效率提高受到限制。此外,造粒的过程中,筛网频繁地受到摩擦、挤压,容易损坏。事实上,其他根据摩擦造粒原理设计的造粒设备,也同样存在筛网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造粒设备中的筛网容易损坏的问题,本
在筛网的结构、材料设计方面进行了创新,并获得了一定的技术效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0005]1、随着陶瓷泥料的粒径逐层变小,挤压摩擦造粒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2、筛网因频繁地受到摩擦、挤压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该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包括多件分选筛和多台辊压机,从位于最上层或者最前端的分选筛开始,分选筛与辊压机交替排列;在相邻的分选筛和辊压机中,位于上一层或者前端的分选筛的排渣口与位于下一层或者后端的辊压机的进料口连通,位于上一层或者前端的辊压机的出料口与位于下一层或者后端的分选筛的进料口连通;每一台辊压机内均设有两条结构相同、且相向转动的挤压辊;每一条挤压辊均配有一台驱动其转动的挤压辊电机。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可附加下述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或者更有针对性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0010]所述挤压辊包括挤压辊本体和多块弧形衬板,多块弧形衬板组合成圆筒结构,覆盖在挤压辊本体之上;每块弧形衬板均由硬质材料制作,其表面构成挤压辊的辊面;每块弧形衬板上均设有安装孔,在挤压辊本体与每块弧形衬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螺孔,每块弧形衬板均通过螺栓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挤压辊本体固定连接;在每块弧形衬板与挤压辊本体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5mm的弹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上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圆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分选筛包括筛板和支架,筛板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筛板的筛面上设有筛网,筛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6~42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筛网的背面设有托条,托条的两端与筛板连接,在托条与筛板的连接处设有减震胶垫;托条的下方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为每分钟6000~25000次,振幅为0.2mm~0.8mm;振动装置可振动托条,从而带动筛网振动。
[0013]优选地,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为每分钟23000次,振幅为0.7mm。
[0014]进一步地,设有第一辊压机、第二辊压机、第三辊压机、第四辊压机和第五辊压机;相应地,在第一辊压机之前或者之上设有第一分选筛,在第一辊压机与第二辊压机之间设有第二分选筛,在第二辊压机与第三辊压机之间设有第三分选筛,在第三辊压机与第四辊压机之间设有第四分选筛;在第四辊压机与第五辊压机之间设有第五分选筛,在第五辊压机之后或者之下设有第六分选筛;第一辊压机中的两条挤压辊的辊面之间的距离为3mm,第二辊压机中的两条挤压辊的辊面之间的距离为2mm,第三辊压机中的两条挤压辊的辊面之间的距离为1.5mm,第四辊压机中的两条挤压辊的辊面之间的距离为1mm,第五辊压机中的两条挤压辊的辊面之间的距离为0.7mm。
[0015]进一步地,在前后相邻的分选筛和辊压机中,位于前端的分选筛的排渣口与位于其后端的辊压机的进料口通过筛辊输送带连通,并配有用于驱动筛辊输送带的筛辊电机,位于前端的辊压机的排渣口与位于其后端的分选筛的进料口通过辊筛输送带连通,并配有用于驱动辊筛输送带的辊筛电机。
[0016]进一步地,所述筛辊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刮板,刮板的底面离筛辊输送带的上表面的高度为h,筛辊输送带的宽度小于挤压辊的长度,且挤压辊辊面的线速度V

、筛辊输送带的运行速度V

、辊缝H、待辊压造粒的陶瓷泥料的平均粒径之间存在以下的关系:
[0017][0018]V

×
H
×
1.1=V

×
h
×
K;
[0019]其中K为正数,且3≤K≤5。
[0020]需要强调的是,本说明书将位于最上层或者最前端(相对于其他辊压机的位置而言)的辊压机称为第一辊压机,将位于第一辊压机之上或者之前的分选筛称为第一分选筛,对由上往下或者由前往后依次排列的其他辊压机或者分选筛,则分别使用第二、第三等序数词予以描述,是为了表述问题的简便和准确,并不意味着不同的序数词所分别限定的装置在结构方面必然有区别。同理,本说明书将连通前端的分选筛的排渣口与位于其后端的辊压机的进料口的输送带称为筛辊输送带——对应的电机称为筛辊电机,将连通前端的辊压机的排渣口与位于其后端的分选筛的进料口的输送带称为辊筛输送带——对应的电机
称为辊筛电机,也是为了表述相关技术问题的简便和准确。其实,除了所处的位置不同外,筛辊输送带及其对应的筛辊电机与辊筛输送带及其对应的辊筛电机本身并不存在其他实质区别。
[0021]以上述技术方案为物质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方法,包括从陶瓷泥料的筛分到辊压造粒,再从辊压造粒到筛分的多循环过程,亦即由第一分选筛对经过前一工序破碎处理的陶瓷泥料进行筛分,粒径合格的陶瓷泥料穿过第一分选筛的筛网后,进入到第一分选筛的合格泥料收集装置中,粒径不合格的陶瓷泥料则由第一分选筛的排渣口排出后,输送到第一辊压机的进料口中,并由第一辊压机中的两个挤压辊进行辊压造粒,从而实现陶瓷泥料由筛分到辊压造粒的循环;接下来,由第二分选筛对第一辊压机所加工的陶瓷泥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件分选筛和多台辊压机,从位于最上层或者最前端的分选筛开始,分选筛与辊压机交替排列;在相邻的分选筛和辊压机中,位于上一层或者前端的分选筛的排渣口与位于下一层或者后端的辊压机的进料口连通,位于上一层或者前端的辊压机的出料口与位于下一层或者后端的分选筛的进料口连通;每一台辊压机内均设有两条结构相同、且相向转动的挤压辊;每一条挤压辊均配有一台驱动其转动的挤压辊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包括挤压辊本体和多块弧形衬板,多块弧形衬板组合成圆筒结构,覆盖在挤压辊本体之上;每块弧形衬板均由硬质材料制作,其表面构成挤压辊的辊面;每块弧形衬板上均设有安装孔,在挤压辊本体与每块弧形衬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螺孔,每块弧形衬板均通过螺栓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挤压辊本体固定连接;在每块弧形衬板与挤压辊本体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5mm的弹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圆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筛包括筛板和支架,筛板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筛板的筛面上设有筛网,筛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6~42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背面设有托条,托条的两端与筛板连接,在托条与筛板的连接处设有减震胶垫;托条的下方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为每分钟6000~25000次,振幅为0.2mm~0.8mm;振动装置可振动托条,从而带动筛网振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为每分钟23000次,振幅为0.7mm。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筛分辊压组合式陶瓷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辊压机、第二辊压机、第三辊压机、第四辊压机和第五辊压机;相应地,在第一辊压机之前或者之上设有第一分选筛,在第一辊压机与第二辊压机之间设有第二分选筛,在第二辊压机与第三辊压机之间设有第三分选筛,在第三辊压机与第四辊压机之间设有第四分选筛;在第四辊压机与第五辊压机之间设有第五分选筛,在第五辊压机之后或者之下设有第六分选筛;第一辊压机中的两条挤压辊的辊缝为3mm,第二辊压机中的两条挤压辊的辊缝为2mm,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嘉熙
申请(专利权)人:罗嘉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