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37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包括芯丝、管体和内衬丝,芯丝的首端设有导丝头端,芯丝与管体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芯丝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一推送段的抗弯刚度,第一推送段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二推送段的抗弯刚度,第二推送段的抗弯刚度小于内衬丝和管体的抗弯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芯丝与管体之间设置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的设置增加管体的柔软性,使得由不锈钢制成的管体与镍钛材料制成的芯丝之间的连接位置在血管中的弯曲时过渡更加顺滑,避免出现在血管中折断等的医疗事故。同时保证内衬丝的硬度,提高良好的推送性能。提高良好的推送性能。提高良好的推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神经介入治疗,通常需要用到介入导丝等医疗器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神经介入导丝的芯丝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但不锈钢制成的芯丝首端形状保持不足,在手术中完成多次往复的操作后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成本。选用镍钛材料制成的芯丝便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镍钛材料的刚性较低,身杆推送性能比不上不锈钢,而外径0.34mm的不锈钢和镍钛材料在连接时往往由于硬度不一样而导致弯曲时过渡不顺滑,导致增加了手术中的操作难度,连接部位甚至存在折断的可能,因此存在医疗事故的隐患,固需要设计一种不锈钢和镍钛能牢固顺滑组合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实现头端的高形状保持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包括依次连接的芯丝、管体和内衬丝,所述芯丝的首端设有导丝头端,所述芯丝的外侧设有亲水层,所述芯丝的外侧还套设有显影件,所述导丝头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芯丝的横截面面积,所述芯丝与所述管体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所述芯丝的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一推送段的抗弯刚度,所述第一推送段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二推送段的抗弯刚度,所述第二推送段的抗弯刚度小于所述内衬丝和管体的抗弯刚度,所述第一推送段、第二推送段与所述管体为不锈钢一体制成,所述内衬丝为不锈钢一体制成,所述导丝头端与所述芯丝为镍钛材料一体制成。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推送段的外侧设有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的第一切割纹路,所述第二推送段的外侧设有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的第二切割纹路。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推送段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沿所述第一推送段的轴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纹路;所述第二推送段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环形凹槽和多个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沿所述第二推送段的轴向依次等距交错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纹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推送段与所述第二推送段的长度之和为15

25mm。
[0008]优选的,所述显影件为铂钨弹簧圈,所述铂钨弹簧圈套设在芯丝上靠近所述导丝头端的一端,所述铂钨弹簧圈的内侧与所述芯丝的外侧通过焊接相连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通过热缩处理套设在所述芯丝的外侧,所述护套的外侧设有所述亲水层,所述护套为含钨聚氨酯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导丝头端的横截面为扁平状,所述导丝头端为预塑型芯丝,所述导丝头端的长度为9

11mm。
[0011]优选的,所述芯丝和所述内衬丝的外径均为0.34mm。
[0012]优选的,所述芯丝的尾端与所述内衬丝的首端通过粘合剂粘结相连。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体与芯丝之间设置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且芯丝、第一推送段、第二推送段及内衬丝的抗弯刚度依次递减,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的设置增加不锈钢的柔软性,使得由不锈钢制成的管体与镍钛材料制成的芯丝之间的连接位置在血管中的弯曲时过渡更加顺滑,避免出现在血管中折断等的医疗事故。另外,芯丝的外侧还设有显影件和亲水层,其分别用于增加其X射线下的显影作用以及降低表面摩擦力从而进入迂曲血管时更加得心应手。设置导丝头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芯丝的横截面面积,使得介入导丝具有高形状保持力。
附图说明
[0014]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6]其中:导丝头端1、铂钨弹簧圈2、护套3、过渡段4、管体5、内衬丝6、第一推送段41、第二推送段42、螺纹凹槽411、第一环形凹槽421、第二环形凹槽4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8]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参考附图1

2,包括依次连接的芯丝和管体5,芯丝的首端设有导丝头端1,芯丝的外侧设有亲水层,芯丝的外侧还套设有显影件,导丝头端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芯丝的横截面面积,芯丝与管体5之间设有过渡段4,过渡段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推送段41和第二推送段42,芯丝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一推送段41的抗弯刚度,第一推送段41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二推送段42的抗弯刚度,第二推送段42的抗弯刚度小于管体5的抗弯刚度,第一推送段41、第二推送段42与管体5为不锈钢一体制成,内衬丝6为不锈钢一体制成,导丝头端1与芯丝为镍钛材料一体制成。
[0019]设置导丝头端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芯丝的横截面面积,使得导丝头端1更容易预塑型和更加柔软方便过弯;显影件用于增加增加显影性,便于在手术中获取导丝头端1所在的位置;芯丝的外侧设有亲水层,用于减低表面摩擦力;芯丝采用镍钛材料制成,更容易进入迂曲的血管,降低了操作难度;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内衬丝5,提高介入导丝尾端的刚性,使得介入导丝更容易推送进入到血管。
[0020]抗弯刚度在材料力学中反应了结构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本实施例中抗弯刚度的大小反应了导丝在血管中弯曲的容易程度,抗弯刚度越小,导丝越容易在血管中弯曲,反之抗弯刚度越大,导丝就越难在血管中弯曲,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为:EI,其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为常数;I为材料的截面惯性矩,而芯丝和管体5的截面均为圆形,由此截面惯性矩I为π
d4/64,d为外径。因此,由于芯丝比管体5的外径小,而管体5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弹性模量大于由镍钛材料制成的芯丝,因此,管体5的抗弯刚度大于芯丝的抗弯刚度。本实施例通过通过在内衬丝5与芯丝之间设置第一推送段41和第二推送段42,且芯丝、第一推送段41、第二推送段42及内衬丝5的抗弯刚度依次递减,第一推送段41和第二推送段42的设置增加不锈钢的柔软性,使得由不锈钢制成的管体5与镍钛材料制成的芯丝之间的连接位置在血管中的弯曲时过渡更加顺滑,避免出现在血管中折断等的医疗事故。另外,芯丝的外侧还设有显影件和亲水层,其分别用于增加其X射线下的显影作用以及降低表面摩擦力从而进入迂曲血管时更加得心应手。
[0021]优选的,第一推送段41的外侧设有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的第一切割纹路,第二推送段42的外侧设有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的第二切割纹路。由此,通过在第一推送段41和第二推送段42的外侧分别通过激光切管形成纹路不同第一切割纹路和第二切割纹路,从而实现芯丝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一推送段41的抗弯刚度,第一推送段41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二推送段42的抗弯刚度,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芯丝、管体和内衬丝,所述芯丝的首端设有导丝头端,所述芯丝的外侧设有亲水层,所述芯丝的外侧还套设有显影件,所述导丝头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管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芯丝与所述管体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推送段和第二推送段,所述芯丝的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一推送段的抗弯刚度,所述第一推送段的抗弯刚度小于第二推送段的抗弯刚度,所述第二推送段的抗弯刚度小于所述内衬丝和管体的抗弯刚度,所述第一推送段、第二推送段和管体为不锈钢一体制成,所述内衬丝为不锈钢一体制成,所述芯丝为镍钛材料一体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段的外侧设有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的第一切割纹路,所述第二推送段的外侧设有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的第二切割纹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形状保持力的神经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段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沿所述第一推送段的轴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纹路;所述第二推送段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环形凹槽和多个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沿所述第二推送段的轴向依次等距交错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纹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华陈浩焯王洪强何永继温胜杰陈洁雷翠颜潘明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其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