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525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施工的岩石边坡进行清洁处理,并对清洁后的待施工区顶部安装防护组件以限定得到对应的施工区;步骤二,在施工区上安装第一定基辅助机构;步骤三,向安装了第一定基辅助机构的施工区喷涂培养基层;步骤四,在第一定基辅助机构上插接第二定基辅助机构;步骤五,向安装了第二定基辅助机构的施工区喷涂苔藓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其采用框架安装与喷涂覆绿相结合,使得其喷涂厚度可以显著减小,有效减少其喷涂后的晾干的时间,同时通过结构限定使得苔藓层的附着效果更好,二者的配合度更高,成活率更高。成活率更高。成活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苔藓植物具有丛生和休眠的习性,吸水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寒能力强,不易生病,引发虫害,同时能吸收蓄积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等物质形成土壤,改变周围环境湿度、PH等指标,形成适宜其他高等植物生存的土壤,对无法生长植被的环境进行改善。
[0003]对于道路开辟形成以及特殊地更环境下的的高陡岩石边坡,由于倾斜面角度过大,无土壤层,故现有绿化方法技术通常是采用铁丝网、木条辅助等对覆绿层进行固定,其缺点在于操作繁琐,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已有专利技术如《裸露岩石苔藓生态修复施工养护工艺》以及《用于高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都采用的是直接将基层、移植层采用气压式喷涂机和/或手持式喷涂机直接喷涂在施工面上,但这两种方法都普遍存的以下问题:
[0004]其一,基层与施工面的附着稳定性取决于裸露岩面的表面清理效果,如清理效果较好,且在施工过程中无异物下落,则其效果不受影响,如有滑落的沙土则基层的稳定性受限;
[0005]其二,基层、移植层都采用喷涂操作,在喷涂过程中仍然需要搭建脚手架或都其它能将作业人员升至预定位置的设备;
[0006]其三,基层、移植层都采用喷涂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基层的厚度较大,这使得操作后需要大量时间使其表面干燥,否则二次喷涂的移植层会在对喷涂的作用下对基层表面造成冲击影响,使其脱落,影响最后的加工效果,且在基层、移植层未工的情况下,但由于岩质边坡形面坡形的存在,容易产生土层滑落或大量土壤流失将喷涂种植层冲落,故后期维护麻烦,且严重影响苔藓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8]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对待施工的岩石边坡进行清洁处理,并对清洁后的待施工区顶部安装防护组件以限定得到对应的施工区;
[0010]步骤二,在施工区上安装第一定基辅助机构;
[0011]步骤三,向安装了第一定基辅助机构的施工区喷涂培养基层;
[0012]步骤四,在第一定基辅助机构上插接第二定基辅助机构;
[0013]步骤五,向安装了第二定基辅助机构的施工区喷涂苔藓层;
[0014]步骤六,在第二定基辅助机构上插接覆盖施工区的养护机构。
[0015]优选的是,在步骤一中,所述防护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0016]插入岩石边坡内部的固定套,其被配置为呈锥形结构;
[0017]支撑件,其一端为与固定套相配合的柱状限定段,另一端被配置为呈扁平状的支撑段;
[0018]设置在固定套与支撑件之间的膨胀件;
[0019]带下弧度的遮挡板;
[0020]其中,所述固定套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限定段伸入的固定槽,所述支撑段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遮挡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柱。
[002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基辅助机构被配置为包括:
[0022]插入岩石边坡内部且截面呈图钉状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呈十字交叉状的限定槽;
[0023]插接在限定槽内的限定条,所述限定条通过纵横插接的方式在施工面上构成框架结构的安装面;
[0024]通过卡接和/或粘接设置在框架结构内部的基材;
[0025]其中,所述固定件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第二定基辅助机构插入的固定槽。
[0026]优选的是,所述基材被配置为包括:
[0027]与岩石边坡表面相配合的粘接层;
[0028]设置在粘接层上的基层,其被配置为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一毛毡层、第二毛毡层;
[0029]设置在两块毛毡层之间的基质层;
[0030]其中,位于下方的第一毛毡层厚度被配置为0.55

1mm,位于上方的第二毛毡层厚度被配置为2

7mm。
[0031]优选的是,所述基质层被配置为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而成:
[0032]种植土150

250份、腐殖土45

75份、秸秆17

25份、有机肥15

25份、糖渣16

22份,微生物菌肥17

30份。
[0033]优选的是,所述基质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4]步骤一,将基质层的各原料按重量份加水混合搅拌,以得到浆糊状的混合料;
[0035]步骤二,在加工面上平铺第一无纺布层;
[0036]步骤三,采用喷枪将混合料喷涂在第一无纺布层;
[0037]步骤四,在喷涂后的混合料层上覆盖相配合的第二无纺布层,通过自然风干或低温冷却的方式得到呈固态的基质层。
[003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定基辅助机构被配置为包括:
[0039]与第二定基辅助机构上固定槽相配合,且截面呈“干”字形的插接件;
[0040]通过橡胶圈固定在插接件上的带孔洞柔性层。
[0041]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毛毡层在与柔性层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呈网格分布的沉槽;
[0042]所述柔性层在与喷涂苔藓层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被打毛的附着部,所述柔性层在与第二毛毡层相配合的一侧设置在与沉槽相配合的多个突出限定条,且各限定条的长度被配置为大于柔性层的宽度。
[0043]优选的是,所述培养基层的原材料被配置为包括:基质层材料、加固液以及和水;
[0044]所述苔藓层的原材料被配置为包括吸湿颗粒、保水颗粒、预处理后的苔藓茎叶体、水以及淀粉复配的粘接剂。
[0045]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6]其一,本专利技术在待施工区顶部设置相配合的防护机构,可以在苔藓覆绿之前,将坡面上的落土和落石等进行阻挡,防止其对种植未干或与坡面附着不达不到要求的苔藓进行保护,保证稳定性,增加成活率。
[0047]其二,本专利技术将现有的框架安装与喷涂覆绿相结合,使得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将框架的尺寸放大,减少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时通过第一定基辅助机构以及第二定基辅助机构的作用对喷涂的培养基层和苔藓层进行养护和限定,使得培养基层的喷涂厚度可以显著减小,有效减少其喷涂后的晾干的时间,同时通过结构限定使得苔藓层的附着效果更好,二者的配合度更高,成活率更高。
[004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5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与插接件配合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基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施工的岩石边坡进行清洁处理,并对清洁后的待施工区顶部安装防护组件以限定得到对应的施工区;步骤二,在施工区上安装第一定基辅助机构;步骤三,向安装了第一定基辅助机构的施工区喷涂培养基层;步骤四,在第一定基辅助机构上插接第二定基辅助机构;步骤五,向安装了第二定基辅助机构的施工区喷涂苔藓层;步骤六,在第二定基辅助机构上插接覆盖施工区的养护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防护组件被配置为包括:插入岩石边坡内部的固定套,其被配置为呈锥形结构;支撑件,其一端为与固定套相配合的柱状限定段,另一端被配置为呈扁平状的支撑段;设置在固定套与支撑件之间的膨胀件;带下弧度的遮挡板;其中,所述固定套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限定段伸入的固定槽,所述支撑段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遮挡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基辅助机构被配置为包括:插入岩石边坡内部且截面呈图钉状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呈十字交叉状的限定槽;插接在限定槽内的限定条,所述限定条通过纵横插接的方式在施工面上构成框架结构的安装面;通过卡接和/或粘接设置在框架结构内部的基材;其中,所述固定件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第二定基辅助机构插入的固定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陡岩石边坡的苔藓覆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被配置为包括:与岩石边坡表面相配合的粘接层;设置在粘接层上的基层,其被配置为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一毛毡层、第二毛毡层;设置在两块毛毡层之间的基质层;其中,位于下方的第一毛毡层厚度被配置为0.55

1mm,位于上方的第二毛毡层厚度被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惠陈珂类延宝孙庚黄仁华薛颖欣夏红霞朱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