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光交互电路、光交互发送设备及光交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503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交互电路、光交互发送设备及光交互系统;所述光交互电路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集成有光交互模块;所述光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及基于所述控制指令发出光信号,以实现光交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柔性电路板集成光交互电路结构,使得该光交互电路的适用能力大大增强,能够实现将该光交互电路应用到一些对于尺寸、形状要求比较高的智能设备,使该智能设备具备光交互能力。使该智能设备具备光交互能力。使该智能设备具备光交互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交互电路、光交互发送设备及光交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交互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交互电路、光交互发送设备及光交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交互,又叫光通讯,顾名思义是通过光线传递信息,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光传输理论”就已在光纤通信中实现实用化,这是最常见的光交互技术,而在民用领域,光交互显得较为陌生,尤其是近距离通信中,主流的近距离信息验证技术还是以蓝牙、NFC、Wifi,以及二维码为主,其中,NFC并非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具备,这对于智能设备的生产厂商来说是一个硬件成本;而蓝牙、Wifi虽然是默认硬件,但与设备的通信过程依然不够简便;二维码作为明码通讯,很容易被盗;光交互采用暗码通讯,安全性高,既不会被盗,也不会像蓝牙那样被抓包,而且,通过光信号传递信息,无需额外硬件,且接收端的硬件成本也较低,另外,光交互速度快,所以人们迫切希望将光交互技术应用到智能设备中,以基于光交互实现近距离通信。
[0003]现有光交互电路中,多采用硬质电路板,由于该硬质电路板不具有形变能力,所以在将其应用到智能设备中时,通常会因为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交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集成有光交互模块;所述光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及基于所述控制指令发出光信号,以实现光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交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和/或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还集成有指令发送模块;所述指令发送模块采用触控方式向所述光交互模块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包括:触控板、触摸感应器及处理芯片;所述触控板集成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摸感应器集成于所述触控板上,所述触摸感应器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触摸指令,并将所述触摸指令发送至所述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集成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光交互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摸指令,及根据所述触摸指令生成相应的所述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光交互模块;所述触摸指令依赖于预设触控规则;所述预设触控规则至少包括一触控形式;每一所述触控形式分别对应一所述触摸指令和一所述控制指令,每一所述触控形式对应的控制指令不同,每一所述触控形式对应的触摸指令不同;不同的控制指令对应不同的光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光交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发送模块还包括: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集成于所述触控板上,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触摸感应器叠加设置,且所述压力感应器位于所述触摸感应器远离所述触控板的一侧,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触摸指令时,对应的触摸压力,并将所述触摸压力发送至所述处理芯片;在所述触摸压力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运升黄冠霖陈家齐刘梵唐子奇郭雪晶魏瑾张佳宇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