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电容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468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解电容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源电容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终端,所述有源电容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差频无功理论机制,实现高频功率合成低频功率;进行并联谐振型阻抗网络的构建;基于高频同步旋转坐标系的有源电容控制策略的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源电容控制方法,通过异频功率转换机制,将高频合成低频,提高无功功率的补偿量,可以利用较小的无源器件实现大容量等效容值的有源电容。同时,为更好的证明理论与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matlab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从仿真波形图中可知采用的电压信号为高频信号,通过差频无功功率机制得到低频无功功率,功率为100Hz的低频信号,从而验证理论。从而验证理论。从而验证理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电容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电容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有源电容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解电容具有容量大,单位容值价格低等优势,作为关键器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然而其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系统故障率高成为制约电能变换装置性能提升的重要短板。为克服电解电容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的缺陷,各国学者在电机驱动、LED照明、光伏并网等领域进行了去电解电容化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无电解电容主电路拓扑与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改进控制策略、增加附属电路、改变主电路结构等方法达到了去电解电容的目的。
[0003]有学者提出将高次谐波注入系统,从而降低输入电流峰值抑制直流侧电压波动,还有方案利用多个开关的组合投切电容达到吸收功率的目的,然而电容投切是一种非连续控制,造成电压跳动,许多方案中采用电感作为储能元件,将直流侧的波动功率予以吸收,但是使用电感作为储能元件体积大、效率低。因此在文献《Active Power Decoupling for High

Power Single

Phase PWM Rectifier》中利用电容作为功率吸收原件,在H桥电路中增加一个桥臂,将直流侧功率波动转移至电容,实现了功率解耦。文献《Power Decoupling Method for Single

Phase H

Bridge Inverters With No Additional Power Electronics》利用H桥构造了共模电流的回路,形成差模BUCK电路,并在共模回路中注入两倍频电流,在未增加器件数量的情况下达到了功率解耦的目的。还有学者提出利用电力电子电路模拟电解电容外特性,并直接替代电解电容的构想。
[0004]以上方案中实现无功功率补偿均是采用无源器件,但无源器件体积会限制有源电容的容量。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有源电容控制方法、系统。
[0005]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6](1)电解电容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系统故障率高成为制约电能变换装置性能提升的重要短板。
[0007](2)电容投切是一种非连续控制,会造成电压跳动;现有方案中多采用电感作为储能元件,将直流侧的波动功率予以吸收,但是使用电感作为储能元件体积大、效率低。
[0008](3)现有技术方案中实现无功功率补偿均是采用无源器件,但无源器件体积会限制有源电容的容量。
[0009]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0010]只需利用高频信号控制,即可输出低频无功功率,控制较为简单。
[0011]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0012]能够使用较小的无源元件,可使得整个系统功率密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源电容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差频无功理论的有源电容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终端。
[001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源电容控制方法,所述有源电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基于差频无功理论机制,实现高频功率合成低频功率;
[0016]步骤二,进行并联谐振型阻抗网络的构建;
[0017]步骤三,基于高频同步旋转坐标系的有源电容控制策略的确定。
[0018]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差频无功理论机制,包括:
[0019]假设无源器件在系统中承受的电压为u,电流为i,则产生的无功功率Q的表示为:
[0020][0021]其中,ω为系统频率,C为无源电容,L为无源电感,补偿的无功功率与系统频率存在正比关系,提高系统频率即可提高补偿的无功功率,利用该原理,在输出等量无功情况下,提高频率的同时,减小无源元件的量,从而可实现高频功率合成低频功率。
[0022]假设存在两个角速度分别为ω1、ω2的电压矢量V1、V2在DQ坐标系上同向旋转,I1、I2分别为电压矢量V1、V2所产生的电流,也分别以角速度ω1、ω2同向旋转。由于两矢量之间存在频率差,则两矢量角速度之差为ω1差ω2。
[0023]电压矢量V1与电流矢量I2相互作用产生的瞬时功率表示为:
[0024]Q1(t)=|V1|
·
|I2|
·
cos[(ω1‑
ω2)
·
t+θ1]ꢀꢀꢀ
(2)
[0025]其中,角速度为ω1电压矢量与角速度为ω2电流矢量相互作用产生频率为(ω1‑
ω2)/2π的波动功率,该频率为矢量V1与I2频率之差。同时,该功率为周期性交换功率,故称之为差频无功,同理电压矢量V2与电流矢量I1同样产生差频无功,如式(3)所示:
[0026]Q2(t)=|V2|
·
|I1|
·
cos
·
(ω1‑
ω2)
·
t+θ2]ꢀꢀꢀ
(3)
[0027]结合式(2)和式(3)得到在电压矢量V1、V2及其产生的电流矢量I1、I2作用下产生的低频波动功率为:
[0028]Q(t)=|V1|
·
|I2|
·
cos[(ω1‑
ω2)
·
t+θ1]+|V2|
·
|I1|
·
[(ω1‑
ω2)
·
t+θ2]ꢀꢀꢀ
(4)
[0029]选择一组合适的高频且频率相近的电压矢量V1、V2,频率分别为ω1/2π、ω2/2π作用于阻抗网络可产生差频波动的无功;采取H桥作为有源电容主电路拓扑,通过桥臂输出互差90
°
的合成电压矢量以获得高频矢量功率源。
[0030]两个桥臂分别输出电压V
D
、V
Q
合成电压矢量输出电压作用于同一阻抗网络,由于需多组矢量功率源相互作用,因此电压矢量中最少包含两个矢量源因此有:
[0031][0032]由两组电压矢量组成如式(6)所示:
[0033][0034]通过两组桥臂的调制输出幅值、频率可控的电压矢量,并将该电压矢量作用于同一组阻抗网络。
[0035]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并联谐振型阻抗网络的构建,包括:
[0036]选择阻抗网络呈纯容性或纯感性,则电压矢量V1、V2与其产生的电流矢量I1、I2之间的夹角均为π/2,则阻抗网络呈纯感性状态下的矢量θ1、θ2的关系为:
[0037]θ2=π

θ1ꢀꢀꢀꢀꢀꢀꢀꢀꢀꢀꢀꢀꢀꢀꢀꢀꢀꢀꢀꢀꢀꢀꢀꢀꢀꢀꢀꢀ
(7)
[0038]根据式(6)~(8)得到两组矢量合成后的功率表达式为:
[0039]Q(t)=(|V1|
·
|I2|

|V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电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差频无功理论机制,进行高频功率合成低频功率;步骤二,进行并联谐振型阻抗网络的构建;步骤三,基于高频同步旋转坐标系进行有源电容控制策略的确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电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差频无功理论机制,包括:假设无源器件在系统中承受的电压为u,电流为i,则产生的无功功率Q的表示为:其中,ω为系统频率,C为无源电容,L为无源电感,补偿的无功功率与系统频率存在正比关系,提高系统频率即可提高补偿的无功功率,利用该原理,在输出等量无功情况下,提高频率的同时,减小无源元件的量,从而可实现高频功率合成低频功率;假设存在两个角速度分别为ω1、ω2的电压矢量V1、V2在DQ坐标系上同向旋转,I1、I2分别为电压矢量V1、V2所产生的电流,也分别以角速度ω1、ω2同向旋转;由于两矢量之间存在频率差,则两矢量角速度之差为ω1差ω2;电压矢量V1与电流矢量I2相互作用产生的瞬时功率表示为:Q1(t)=|V1|
·
|I2|
·
cos[(ω1‑
ω2)
·
t+θ1]
ꢀꢀꢀꢀꢀꢀꢀꢀꢀꢀꢀꢀꢀꢀꢀꢀꢀꢀꢀ
(2)其中,角速度为ω1电压矢量与角速度为ω2电流矢量相互作用产生频率为(ω1‑
ω2)/2π的波动功率,该频率为矢量V1与I2频率之差;同时,该功率为周期性交换功率,故称之为差频无功,同理电压矢量V2与电流矢量I1同样产生差频无功,如式(3)所示:Q2(t)=|V2|
·
|I1|
·
cos[(ω1‑
ω2)
·
t+θ2]
ꢀꢀꢀꢀꢀꢀꢀꢀꢀꢀꢀꢀꢀꢀꢀꢀꢀꢀ
(3)结合式(2)和式(3)得到在电压矢量V1、V2及其产生的电流矢量I1、I2作用下产生的低频波动功率为:Q(t)=|V1|
·
|I2|
·
cos[(ω1‑
ω2)
·
t+θ1]+|V2|
·
|I1|
·
[(ω1‑
ω2)
·
t+θ2]
ꢀꢀꢀꢀꢀꢀꢀꢀꢀꢀ
(4)选择一组合适的高频且频率相近的电压矢量V1、V2,频率分别为ω1/2π、ω2/2π作用于阻抗网络可产生差频波动的无功;采取H桥作为有源电容主电路拓扑,通过桥臂输出互差90
°
的合成电压矢量以获得高频矢量功率源;两个桥臂分别输出电压V
D
、V
Q
合成电压矢量输出电压作用于同一阻抗网络,由于需多组矢量功率源相互作用,因此电压矢量中最少包含两个矢量源因此有:因此有:由两组电压矢量组成如式(6)所示:通过两组桥臂的调制输出幅值、频率可控的电压矢量,并将该电压矢量作用于同一组
阻抗网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电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并联谐振型阻抗网络的构建,包括:选择阻抗网络呈纯容性或纯感性,则电压矢量V1、V2与其产生的电流矢量I1、I2之间的夹角均为π/2,则阻抗网络呈纯感性状态下的矢量θ1、θ2的关系为:θ2=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樊越章勇高迮思源何明星王启军沈维俊杨伟伟付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