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组件和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067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震组件和机动车,其中减震组件包括在车架附件的前支撑销轴与发动机罩的支架管套之间设置前衬套,所述前衬套包括轴套和衬套主体,所述轴套用以套设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外周侧,所述轴套与所述前支撑销轴抵接,所述衬套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衬套主体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将衬套主体套设在轴套上,当前衬套分别与支架管套和前支撑销轴相对转动发生撵磨时,所述衬套主体和所述轴套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前衬套不会产生较大碾磨,以解决现有的减震组件扭转变形产生较大碾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组件和机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领域,尤其涉及减震组件和机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部分卡车中使用的前悬减振机构,由于机构的减振性能不好,导致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得不到很好控制,从而直接向车体传递,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使驾驶员产生不舒服和疲惫的感觉,严重时甚至损坏汽车零部件,缩短汽车使用寿命。
[0003]一般长头卡车发动机罩前端设有前减震件,主要起连接车架附件与发动机罩,并降低发动机抖动传递至发动机罩前端的振动作用,长头卡车发动机罩后端也设有后减震件,起支撑发动机罩并降低发罩振动作用,但是前减震件与内管存在内管扭转带动减震件扭转变形,产生较大碾磨,后减震件刚度太高,主向抖动明显,也使得减振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减震组件和机动车,旨在解决现有的减震组件扭转变形产生较大碾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组件,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0006]前衬套,用于设于车架附件的前支撑销轴与发动机罩的支架管套之间,所述前衬套包括轴套和衬套主体,所述轴套用以套设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衬套主体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
[0007]可选地,所述轴套的材质为塑料;
[0008]所述衬套主体的外周侧设有抵接层,所衬套主体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抵接层的材质为金属。。
[0009]可选地,所述衬套主体内形成有空腔;和/或,
[0010]所述衬套主体的内壁面设有凹凸结构,以使得所述衬套主体的内壁面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周侧之间形成空腔。
[0011]可选地,所述衬套主体包括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衬套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用以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
[0012]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沿所述第一衬套的轴向在远离所述第二衬套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衬套主体包括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衬套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用以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
[0014]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径沿所述第二衬套的轴向在远离所述第一衬套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衬套远离所述第二衬套的一端沿所述第一衬套的周向环设有翻边部。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衬套远离所述第一衬套的一端沿所述第二衬套的周向环设有翻边部。
[0017]可选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后衬套,所述后衬套用于设于所述车架附件的后销轴与发动机罩体的定位槽之间,所述后衬套包括:
[0018]缓冲座,贯设有销孔,用于供所述后销轴穿设,所述缓冲座的上端用于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缓冲座的下端用于安装于所述车架附件的固定槽内;
[0019]防磨套,套设于所述缓冲座的外周侧,所述防磨套用于与所述定位槽内壁面抵接。
[0020]可选地,所述缓冲座具有定位台、以及环设于所述定位台中部外周的台阶面,所述定位台贯设有所述销孔,所述定位台上端用于套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台下端套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0021]所述防磨套呈台阶状设置,具有套设于所述定位台外周的套体、以及环设于所述套体外周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设于所述台阶面的上侧,所述套体和所述限位面用以与所述发动机罩体抵接。
[0022]可选地,所述缓冲座的材质为橡胶;
[0023]所述缓冲座下端的周侧形成有抵接层,所述抵接层的材质为金属;
[0024]所述防磨套的材质为塑料。
[0025]可选地,所述台阶面的周侧凹设有凹槽。
[0026]可选地,所述台阶面的底部凹设有凹槽。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包括上述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0028]前衬套,用于设于车架附件的前支撑销轴与发动机罩的支架管套之间,所述前衬套包括轴套和衬套主体,所述轴套用以套设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衬套主体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车架附件的前支撑销轴与发动机罩的支架管套之间设置前衬套,所述前衬套包括轴套和衬套主体,所述轴套用以套设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外周侧,所述轴套与所述前支撑销轴抵接,所述衬套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衬套主体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通过采用将衬套主体套设在轴套上,当前衬套分别与支架管套和前支撑销轴相对转动发生撵磨时,所述衬套主体和所述轴套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前衬套不会产生较大碾磨,以解决现有的减震组件扭转变形产生较大碾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中前衬套与支架管套的装配示意图;
[0033]图3为图1中的前衬套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中的前衬套与支架管套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5为图1中的后衬套与车架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36]图6为图1中的后衬套与车架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37]图7为图5中的后衬套与车架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38]附图标号说明:
[0039]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减震组件121凹凸结构1000前支撑销轴122第一衬套2000支架管套123第二衬套3000后销轴2后衬套4000动机罩体21缓冲座5000车架附件210凹槽5001安装板211定位台1前衬套212台阶面11轴套22防磨套12衬套主体221套体120翻边部222限位面
[004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衬套,用于设于所述车架附件的前支撑销轴与发动机罩的支架管套之间,所述前衬套包括轴套和衬套主体,所述轴套用以套设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衬套主体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材质为塑料;所述衬套主体的外周侧设有抵接层,所衬套主体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抵接层的材质为金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主体内形成有空腔;和/或,所述衬套主体的内壁面设有凹凸结构,以使得所述衬套主体的内壁面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周侧之间形成空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主体包括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衬套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用以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沿所述第一衬套的轴向在远离所述第二衬套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和/或,所述衬套主体包括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衬套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用以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径沿所述第二衬套的轴向在远离所述第一衬套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宁张瑞俊刘庆全陈守义程仁庆邓聚才段小勇曾超翔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