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006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氟磺酰亚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所述的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使用间歇反应釜作为预反应装置,微通道反应器作为主反应装置,微通道反应器包含串联的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两个温区均包含多个串联的反应模块;先将氨基磺酸、三氧化硫、氯化亚砜加入间歇反应釜进行反应,得到预反应液,然后将预反应液打入第一温区进行反应,得到双氯反应料液,再将双氯反应料液和氟化氢液体同时打入第二温区进行反应,得到双氟反应料液,经减压精馏,得到高纯度双氟磺酰亚胺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微通道反应器,从双氯磺酰亚胺的合成开始,经过氟化氢高效氟代反应,精馏提纯得到高纯度双氟磺酰亚胺产品。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氟磺酰亚胺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备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放电等优良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移动电器、汽车等领域,而且正在向风能、太阳能的电能存储领域发展,其相关制造行业正面临产能及技术水平扩张提升压力。
[0003]当前锂电池中应用最广泛的电解质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其氟原子半径小,PF6‑
半径适当,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但其缺点是抗高温性能弱、遇水易分解,60~80℃即开始分解产生HF气体。双氟磺酰亚胺锂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具备独特的电极材料相容性、低粘度、低熔点、高电导率等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有可能取代LiPF6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0004]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流程通常包含:双氯磺酰亚胺的合成、氟代、成盐这三个步骤。其中氟代工段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步,其技术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终产品的品质,还决定了安全、环保等工艺指标。目前国内采用的主流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间歇反应釜作为预反应装置,微通道反应器作为主反应装置,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包含串联的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两个温区均包含多个串联的反应模块;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基磺酸、三氧化硫、氯化亚砜加入至间歇反应釜,开启搅拌,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得到预反应液;(2)将预反应液打入微通道反应器第一温区的反应模块进行反应,从出口处得到双氯反应料液;(3)双氯反应料液进入气液分离罐,气体从上出气口排出去向尾气处理系统,反应液从下出液口流出,打入第二温区的反应模块,同时将氟化氢液体打入第二温区的反应模块进行反应,从出口处得到双氟反应料液;(4)双氟反应料液进入气液分离罐,气体从上出气口排出去向氟氯分离冷凝器,反应液从下出液口流出,打入精馏塔,进行减压精馏,得到高纯度双氟磺酰亚胺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氨基磺酸、三氧化硫、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2

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90

120℃,反应压力为0.1

0.7MPa,反应时间为1

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氟磺酰亚胺的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温区设置有4

10个串联模块,单一模块的反应时间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辉张泰铭孙庆民王军杨建玲孙健王永薛居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