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收集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95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收集桶,主要涉及收集桶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顶部设置有油口,还包括收纳圈,收纳圈可拆卸套装在油口上,用于盛接从油口漏出的油脂并将此油脂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收纳圈,收纳圈套在油口上用于盛接从油口漏出的油脂并将此油脂排出,有效阻断了从油口漏出的油脂流下的通路,杜绝油脂覆盖在油脂收集桶表面造成外壁脏污,避免出现地面环境污染和使用者衣物接触脏污;收纳槽设有卸油口,卸油口可收拢、可展开,收拢存油脂,展开排油脂,方便实用,高效便捷,适用范围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收集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收集桶,尤其是一种油脂收集桶。

技术介绍

[0002]一些植物种子经过压榨会产生植物油脂,这种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油脂收集桶去盛装,油脂收集桶一般在顶部均会设置有油口,这个油口是油脂灌装时的入口,也是油脂分装或倾倒时的出口,难免会有油脂沿着油口漏出,覆盖在油脂收集桶一侧的侧壁上,沾染灰尘和杂质,造成油脂收集桶外壁脏污,既不美观也容易弄脏使用收集桶者的衣物,还容易流到放置油脂收集桶的地面上造成环境污染,为此设计了一种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油脂收集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脂收集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技术介绍
提及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本体,本体顶部设置有油口,还包括收纳圈,收纳圈可拆卸套装在油口上,用于盛接从油口漏出的油脂并将此油脂排出。
[0005]为了更好的盛接油脂并排出,收纳圈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圈和收纳槽,收纳槽位于环圈下部外侧,收纳槽一侧设置有卸油口,卸油口有收拢和展开两种状态,卸油口通过两侧的褶皱和收纳槽一体连接,褶皱和收纳槽外侧壁通过卡扣组固定。
[0006]为了快速固定褶皱,卡扣组包括设置在褶皱边缘的卡扣一和设置在收纳槽侧壁上的卡扣二,卡扣一和卡扣二工作配合。
[0007]为了更好的排出盛接的油脂,收纳槽槽底倾斜,倾角是3
°
~5
°
,卸油口位于收纳槽倾斜底端一侧。
[0008]为了彻底排出盛接的油脂,还包括刮板,刮板放置在本体顶部,刮板的底端形状和收纳槽内底部的形状契合。
[0009]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0]1.设置收纳圈,收纳圈套在油口上用于盛接从油口漏出的油脂并将此油脂排出,有效阻断了从油口漏出的油脂流下的通路,杜绝油脂覆盖在油脂收集桶上,沾染灰尘和杂质,造成油脂收集桶外壁脏污;
[0011]2.支撑单元能够安装成大片的除尘滤棉或小片的除尘滤棉,适用范围广;
[0012]3.动力单元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提升绳卷筒缠绕提升绳,用以拉动除尘滤棉的上升和下降,成本低廉,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收拢状态);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0015]图3为收纳圈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收纳圈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图4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本体;2、油口;3、收纳圈;31、收纳槽;32、环圈;33、卡扣组;34、褶皱;35、卸油口;331、卡扣一;332、卡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2]如图1

图7所示,整体包括本体1,本体1顶部一体设有油口2,还包括收纳圈3,收纳圈3可拆卸套装在油口2上,用于盛接从油口2漏出的油脂并将此油脂排出,为了避免渗出油脂,收纳圈3套好后顶部和油口2接触的缝隙可以用密封胶涂抹封住;
[0023]为了更好的盛接油脂并排出,收纳圈3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圈32和收纳槽31,收纳槽31位于环圈32下部外侧,收纳槽31一侧一体设有卸油口35,为了更好的排出盛接的油脂,收纳槽31槽底倾斜,倾角是3
°
~5
°
,卸油口35位于收纳槽31倾斜底端一侧,盛接的油脂会聚集在倾斜底端,这样更有利于排出,卸油口35有收拢和展开两种状态,卸油口35通过两侧的褶皱34和收纳槽31一体连接,褶皱34和收纳槽31外侧壁通过卡扣组33固定,为了快速固定褶皱34,卡扣组33包括安装在褶皱34边缘的卡扣一331和安装在收纳槽31侧壁上的卡扣二332,卡扣一331和卡扣二332工作配合;
[0024]为了彻底排出盛接的油脂,还包括刮板,刮板放置在本体1顶部,刮板的底端形状和收纳槽31内底部的形状契合,排油脂时可以手持刮板上端,将刮板下端插入收纳槽31中,将收纳槽31中盛接的油脂刮向卸油口35,并将其推动从卸油口35排出。
[0025]工作状态一:卸油口35收拢状态:
[0026]如图1和图5所示,此时卡扣一331和卡扣二332工作配合,褶皱34固定在收纳槽31侧壁上,卸油口35收拢,收纳槽31持续盛接从油口2中分装或倾倒时漏出的油脂;
[0027]工作状态二:卸油口35展开状态:
[0028]如图2和图6所示,当收纳槽31中盛接的油脂装满时,分开卡扣一331和卡扣二332,拉开褶皱34,使卸油口35下倾,此时盛接的油脂可从卸油口35排出,为了使排出彻底,可以辅助使用刮板。
[0029]其中,上述的卡扣组33和密封胶均是现有技术。
[003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1]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收集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圈,所述收纳圈可拆卸套装在所述油口上,用于盛接从所述油口漏出的油脂并将此油脂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圈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圈和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环圈下部外侧,所述收纳槽一侧设置有卸油口,所述卸油口有收拢和展开两种状态,所述卸油口通过两侧的褶皱和所述收纳槽一体连接,所述褶皱和所述收纳槽外侧壁通过卡扣组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华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