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71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包括PPR管材主体,所述PPR管材主体由纤维增强中间层、纳米抗菌内层和耐磨外层构成,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内周和外周均构造有齿形凹槽,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内周热熔连接有纳米抗菌内层,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外周热熔连接有抗磨外层,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内部穿设有加强筋,且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厚度设置为PPR管材主体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耐磨外层的表面构造有等间距分布的环形槽。PPR管材主体在低温下具有更高的抗冲强度,且具有抗菌抑菌的水质净化的作用,与流动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抗菌抑菌能力更好,厚度合理,静液压强度得到提高,抗拉扯能力好。抗拉扯能力好。抗拉扯能力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


[0001]本技术涉及PPR管材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管(PPR)为我国正在推广使用的新型生活给水管,可广泛应用于室内冷、热给水系统、空调水系统。PPR管材是由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制造而成。具有重量轻、卫生无毒、耐热性好、耐腐蚀、保温性能好等优点。
[0003]目前,市场上的PPR管材很多都是普遍的单层管材,为一种PPR原料添加色母经过熔融塑化工艺制造。但是强度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冬季低温情况下材料使用会有脆性。PPR管材的卫生性能在安装使用时经卫生性能检测是合格的,但因长期的水质的流动性影响,难免在自来水中存在一些细菌繁殖,影响饮用水的饮用。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包括PPR管材主体,所述PPR管材主体由纤维增强中间层、纳米抗菌内层和耐磨外层构成,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内周和外周均构造有齿形凹槽,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内周热熔连接有纳米抗菌内层,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外周热熔连接有抗磨外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内部穿设有加强筋,且纤维增强中间层的厚度设置为PPR管材主体厚度的三分之一;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纤维增中间层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抗压能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外层的表面构造有等间距分布的环形槽;环形槽的设置,使得PPR管材主体内流通的水与纳米抗菌内层的接触面积更大,而纳米抗菌内层中添加有纳米银离子,具有抗菌抑菌的水质净化的作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抗菌内层的内周构造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半圆形的内弧,且纳米抗菌内层的厚度设置为0.5mm;在工艺和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的静液压性能大幅度优化。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管材挤出机多流道共挤模头,同时采用三个挤出机上料,使得PPR管材主体在低温下具有更高的抗冲强度;纳米抗菌内层内添加的纳米银离子,使得PPR管材主体具有抗菌抑菌的水质净化的作用,且通过设置的环形槽,增加了与流动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抗菌抑菌能力;厚度上设置的非常合理,静液压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且在加强筋的作用下提高了抗拉扯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的剖面图。
[0014]图中:1、PPR管材主体;2、纤维增强中间层;3、纳米抗菌内层;4、耐磨外层;5、加强筋;6、内弧;7、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如图1

2所示,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包括PPR管材主体1,所述PPR管材主体1由纤维增强中间层2、纳米抗菌内层3和耐磨外层4构成,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内周和外周均构造有齿形凹槽,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内周热熔连接有纳米抗菌内层3,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外周热熔连接有抗磨外层。
[0017]其中,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内部穿设有加强筋5,且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厚度设置为PPR管材主体1厚度的三分之一;加强筋5的设置提高了纤维增中间层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抗压能力。
[0018]其中,所述耐磨外层4的表面构造有等间距分布的环形槽7;环形槽7的设置,使得PPR管材主体1内流通的水与纳米抗菌内层3的接触面积更大,而纳米抗菌内层3中添加有纳米银离子,具有抗菌抑菌的水质净化的作用。
[0019]其中,所述纳米抗菌内层3的内周构造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半圆形的内弧6,且纳米抗菌内层3的厚度设置为0.5mm;在工艺和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的静液压性能大幅度优化。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预先向纳米抗菌内层3内添加纳米银离子,使用管材挤出机多流道共挤模头,采用三个挤出机同时上料,按照挤出转速来确定每层的厚度,纤维增强中间层2、纳米抗菌内层3和耐磨外层4分别通过挤出机熔融塑化后进入共挤模头复合,最后从口模位置挤出,具有齿形凹槽的纤维增强中间层2与纳米抗菌内层3和耐磨外层4之间的粘接面积更大,使得整体一体程度更高。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包括PPR管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PPR管材主体(1)由纤维增强中间层(2)、纳米抗菌内层(3)和耐磨外层(4)构成,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内周和外周均构造有齿形凹槽,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内周热熔连接有纳米抗菌内层(3),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的外周热熔连接有抗磨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层共挤纤维增强纳米抗菌PPR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中间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佩朋盖云卿盖云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亚洪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