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61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板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过渡面、扇形安装面和凸缘安装面,所述第一面板上侧设置有第二面板,过渡面设置在第一面板下方,第三面板设置在过渡面下方,生产工艺简单,扇形安装面设置在第一面板一侧,凸缘安装面设置在第二面板另一侧,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过渡面、扇形安装面和凸缘安装面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批量生产,结构强度高,便于安装,便于检测,外观精美,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水,局部腐蚀,不仅满足了司机的视野范围标准,而且通过一体化结构增强了零件刚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板件
,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

技术介绍

[0002]汽车A柱内板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在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左右后视镜的上方,会遮挡你一部分的转弯视界,尤其是左转弯,所以讨论得比较多些。
[0003]汽车支撑车顶的冲压板件分为“A柱”“B柱”“C柱”。其中A柱是指:挡风玻璃和左、右前车门之间的柱。
[0004]司机们都会有一种感受,即驾驶者视线的角度总会受到或多或少的遮挡。宽阔的感受其实说明的是一个舒适性问题,但在汽车设计者看来这是一个矛盾。一般情况下,驾驶者通过A柱处的视线,双目重叠角为5
‑‑‑
6度,如果按照驾驶者的舒适角度出发,这个重叠角越小越好,A柱越薄越好,但在设计者眼里就得需要一个平衡问题,很显然必须保证A柱的高刚度,以减小安全的风险,所以从这个角度说,A柱不是越小越好。
[0005]视野好的车辆并非就说明刚度不够。视野好的关键其实在于前风挡玻璃。轿车挡风玻璃采用的都是曲面玻璃,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迎面气流流过曲面玻璃能减少涡流和紊流,从而减少空气阻力。另外,曲面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采用较薄的玻璃,对轿车减重有一定的意义。同是曲面玻璃,有些车风挡玻璃拥有较大的面积,视野开阔正是来自于风挡的面积。同时风挡玻璃具有夹层结构,由三种不同厚度的材料组成,改善了机械强度和隔音性能。
[0006]因此在汽车A柱内板的设计上又要考虑到司机们的视野问题,又要兼顾汽车A柱内板的高刚度、强度,还得满足外观精美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在汽车A柱内板的设计上又要考虑到司机们的视野问题,又要兼顾汽车A柱内板的高刚度、强度,还得满足外观精美等需求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来解决该问题。
[0008]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过渡面、扇形安装面和凸缘安装面,所述第一面板上侧设置有第二面板,过渡面设置在第一面板下侧,第三面板设置在过渡面侧,扇形安装面设置在第一面板一侧,凸缘安装面设置在第二面板另一侧,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过渡面、扇形安装面和凸缘安装面为一体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板包括:齿面A、齿面B、齿面C、齿面D、齿面E、齿面F、齿面G和齿面H,齿面A设置在第二面板左侧,齿面B设置在齿面A的右侧,齿面C设置在齿面B的右侧,齿面D设置在齿面C的右侧,齿面E设置在齿面D的右侧,齿面F设置在齿面E的右侧,齿面G设置在齿面F的右侧,齿面H设置在齿面G的右侧,第二面板、齿面A、齿面B、齿面C、齿面D、齿面E、齿面F、齿面G和齿面H为一体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面板为一平整面,第三面板与过渡面通过第一圆角过渡连接,过渡面与第一面板通过第二圆角过渡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包括:凹槽A、凹槽B、凹槽C和凹槽D,所述凹槽A设置在第一面板,凹槽B设置在凹槽A一侧,凹槽C设置在凹槽B的一侧,凹槽D设置在凹槽C的一侧,第一面板、凹槽A、凹槽B、凹槽C和凹槽D为一体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凹槽A包括:安装孔A、安装孔B、安装孔C、安装孔D和长圆孔A,所述安装孔A设置在凹槽A的一端,安装孔B设置在安装孔A的一侧,安装孔C设置在安装孔B的一侧,安装孔D设置在安装孔C的一侧,长圆孔A设置在安装孔D的一侧,凹槽A、安装孔A、安装孔B、安装孔C、安装孔D和长圆孔A为一体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凹槽B包括:安装孔E和长圆孔B,安装孔E设置在凹槽B的一端,长圆孔B设置在安装孔E的一侧,凹槽B、安装孔E和长圆孔B为一体结构。
[0014]优选地,所述凹槽C包括:长圆孔C和安装孔F,所述长圆孔C设置在凹槽C的一端,安装孔F设置在长圆孔C的一侧,凹槽C、长圆孔C和安装孔F为一体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凹槽D包括:长圆孔D、安装孔G和长圆孔E,所述长圆孔D设置在凹槽D的一端,安装孔G设置在长圆孔D的一侧,长圆孔E设置在安装孔G的一侧,凹槽D、长圆孔D、安装孔G和长圆孔E为一体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扇形安装面包括:凹槽E、安装孔H、长圆孔F和长圆孔G,所述凹槽E设置在扇形安装面上,安装孔H设置在凹槽E上,长圆孔F设置在安装孔H一侧,长圆孔G设置在长圆孔F一侧,扇形安装面、凹槽E、安装孔H、长圆孔F和长圆孔G为一体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凸缘安装面包括:长圆孔H和齿面J,所述长圆孔H设置在凸缘安装面上,齿面J设置在长圆孔H一侧,凸缘安装面、长圆孔H和齿面J为一体结构。
[00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过渡面、扇形安装面和凸缘安装面,所述第一面板上侧设置有第二面板,过渡面设置在第一面板下方,第三面板设置在过渡面下方,生产工艺简单,扇形安装面设置在第一面板一侧,凸缘安装面设置在第二面板另一侧,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过渡面、扇形安装面和凸缘安装面为一体结构,本技术易于批量生产,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形成几字结构,结构强度高,过渡面采用圆角形式,减小应力集中,扇形安装面便于安装,凸缘安装面便于贴合安装,外观精美,使用一体化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水,局部腐蚀。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角度一的结构轴侧图;
[0020]图2是本技术角度二的结构轴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角度三的结构轴侧图;
[0022]1、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第三面板;4、过渡面;5、扇形安装面;6、凸缘安装面;21、齿面A;22、齿面B;23、齿面C;24、齿面D;25、齿面E;26、齿面F;27、齿面G;28、齿面H;15、第一圆角;16、第二圆角;11、凹槽A;12、凹槽B;13、凹槽C;14、凹槽D;111、安装孔A;112、安装孔B;113、安装孔C;114、安装孔D;115、长圆孔A;121、安装孔E;122、长圆孔B;131、长圆孔C;132、安装孔F;141、长圆孔D;142、安装孔G;143、长圆孔E;51、凹槽E;52、安装孔H;53、长圆孔
F;54、长圆孔G;61、长圆孔H;62、齿面J。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提及的各安装方式及各技术术语,都是所属
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故不再做过多解释。此外,对于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但这并不影响也不应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准确理解。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第三面板(3)、过渡面(4)、扇形安装面(5)和凸缘安装面(6),所述第一面板(1)上侧设置有第二面板(2),过渡面(4)设置在第一面板(1)下侧,第三面板(3)设置在过渡面(4)下侧,扇形安装面(5)设置在第一面板(1)一侧,凸缘安装面(6)设置在第二面板(2)另一侧,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第三面板(3)、过渡面(4)、扇形安装面(5)和凸缘安装面(6)为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2)包括:齿面A(21)、齿面B(22)、齿面C(23)、齿面D(24)、齿面E(25)、齿面F(26)、齿面G(27)和齿面H(28),齿面A(21)设置在第二面板(2)左侧,齿面B(22)设置在齿面A(21)的右侧,齿面C(23)设置在齿面B(22)的右侧,齿面D(24)设置在齿面C(23)的右侧,齿面E(25)设置在齿面D(24)的右侧,齿面F(26)设置在齿面E(25)的右侧,齿面G(27)设置在齿面F(26)的右侧,齿面H(28)设置在齿面G(27)的右侧,第二面板(2)、齿面A(21)、齿面B(22)、齿面C(23)、齿面D(24)、齿面E(25)、齿面F(26)、齿面G(27)和齿面H(28)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板(3)为一平整面,第三面板(3)与过渡面(4)通过第一圆角(15)过渡连接,过渡面(4)与第一面板(1)通过第二圆角(16)过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包括:凹槽A(11)、凹槽B(12)、凹槽C(13)和凹槽D(14),所述凹槽A(11)设置在第一面板(1),凹槽B(12)设置在凹槽A(11)一侧,凹槽C(13)设置在凹槽B(12)的一侧,凹槽D(14)设置在凹槽C(13)的一侧,第一面板(1)、凹槽A(11)、凹槽B(12)、凹槽C(13)和凹槽D(14)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用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A(11)包括:安装孔A(111)、安装孔B(112)、安装孔C(113)、安装孔D(114)和长圆孔A(115),所述安装孔A(111)设置在凹槽A(11)的一端,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丁宪海岳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