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侵入式斜倚的乘客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60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1
描述了具有座椅底板的乘客座椅斜倚系统;相对于所述座椅底板固定的座椅靠背;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器。分布器的运动轨道节段可引起特定的斜倚运动。例如,在从乘客座椅的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的过程中,运动轨道节段可使座椅主体绕邻近头枕的轴线旋转。附加地或可选地,运动轨道节段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底板向下和向前平移,并且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被限制为在斜倚行程中经历小于3英寸(7.62cm)的向后平移。历小于3英寸(7.62cm)的向后平移。历小于3英寸(7.62cm)的向后平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非侵入式斜倚的乘客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涉及可斜倚乘客座椅,并且更具体地(尽管不一定排他地)涉及可被实施为在飞机或其他乘客交通工具中的座椅斜倚期间控制座椅部件的运动路径的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运输行业中,特别是在航空运输行业中,乘客的舒适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为此,商用客机中的大多数座椅能够斜倚,从而为乘客提供一些调节舒适性的能力。斜倚运动可有助于乘客的舒适性,因为斜倚运动可影响乘客的姿势和“活动空间”(例如,乘客的座椅与相邻座椅之间的空间量)。
[0003]在典型的客机座椅中,斜倚运动允许靠背向后枢转,产生10

20度的角度。这通常导致3

6英寸(7.62

15.24cm)的平斜倚行程(例如,在完全斜倚状态和完全非斜倚或直立状态下座椅靠背的顶部的最后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座椅靠背的平斜倚行程通常伴随着座椅底板向前运动大约1

3英寸(2.54

7.62cm)。因此,斜倚的乘客通常会感觉到斜躺提供了活动空间的增加,因为当乘客的座位斜倚时,乘客的脸和乘客前面的座位之间的空间比直立时大。
[0004]然而,虽然斜倚可以为开始斜倚的乘客提供可察觉的活动空间的增加,但是座椅靠背的3

6英寸(7.62

15.24cm)的平斜倚行程可能侵入紧随其后就座的乘客的活动空间。因此,就座在另一乘客后面的乘客经常会由于前面乘客做出斜倚的选择而牺牲的活动空间的损失而看到局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中使用的术语“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此专利技术”和“当前专利技术”旨在广泛地指代本专利的所有主题和下面的专利权利要求。包含这些术语的陈述应理解为不限制本文所述的主题或限制以下专利权利要求的含义或范围。由本专利覆盖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由下面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本
技术实现思路
来限定。本
技术实现思路
是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高度综述,并且介绍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段落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孤立地用于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应当通过参考本专利的整个说明书的适当部分,任何或所有附图以及每个权利要求来理解主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乘客座椅,该乘客座椅包括座椅底板,相对于该座椅底板固定的座椅靠背,以及可以包括两个运动轨道节段的至少一个分布器。两个运动轨道节段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底板向下和向前平移,并且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被限制为在斜倚行程中经历小于3英寸(7.62cm)的向后平移。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和座椅底板包括单个承载结构。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
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被限制成在斜倚行程中经受在0至3英寸(0.00

7.62cm)之间的向后平移。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被限制为在斜倚行程中经历小于1英寸(2.54cm)的向后平移。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被限制成在斜倚行程中经受在0至1英寸(0.00

2.54cm)之间的向后平移。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在斜倚行程中被限制运动而不向后平移。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的最后点被限制成直线向下运动而在斜倚行程中没有向前或向后平移。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乘客座椅还可包括固定到座椅底板前部的柔性圆角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乘客座椅的分布器,乘客座椅具有相对于座椅底板固定的座椅靠背。所述分布器可包括主体;限定在所述主体的前部部分中的前部运动轨道节段;以及限定在所述主体的后部部分中的后部运动轨道节段。前部运动轨道节段和后部运动轨道节段的尺寸和布置被设置成能够接合乘客座椅,使得在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期间乘客座椅的运动被限制为包括座椅底板的向下和向前平移以及座椅靠背的向下平移,而座椅靠背向后平移不超过3英寸(7.62cm)。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部运动轨道节段和后部运动轨道节段对应于形成在主体的内侧表面上并且不穿透主体的外侧表面的凹口。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部运动轨道节段或后部运动轨道节段中的至少一个是弯曲的。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部运动轨道节段和后部运动轨道节段的尺寸和布置使得座椅靠背被限制成以防止座椅靠背与竖直参考平面相交的方式从最大直立位置运动到最大斜倚位置,该竖直参考平面在最大直立位置与座椅靠背上的最后点相交。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部运动轨道节段和后部运动轨道节段的尺寸和布置被设置成引起斜倚运动,在斜倚运动中,乘客座椅围绕位于乘客座椅的头枕附近的轴线旋转。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乘客座椅,其包括座椅主体和至少一个分布器。座椅主体可以包括座椅底板和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可相对于座椅底板固定,并具有位于或邻近座椅靠背的上端的头枕。该至少一个分布器可以包括两个运动轨道节段,两个运动轨道节段的尺寸和布置被设置成接合该座椅主体,使得该座椅主体在从该乘客座椅的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的过程中围绕邻近头枕的轴线旋转。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被配置成接纳乘客并在肩部水平处支承乘客的肩部,并且轴线定位在肩部水平上方。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轴线被定位在头枕的基部处或下方。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轴线定位成与乘客座椅的最后部重合。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底板向下和向前平移。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进一步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被限制成在斜倚行程中经历小于3英寸(7.62cm)的向后平移。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还被配置成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轴线向下平移。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的处于直立位置的乘客座椅的示例的侧视图。
[0027]图2是示出可与图1的乘客座椅一起使用的分布器的侧视图。
[002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的处于斜倚位置的图1的乘客座椅的侧视图。
[0029]图4是图2的分布器的侧视图,示出了可便于图3所示的乘客座椅的斜倚位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乘客座椅,包括:座椅底板;相对于所述座椅底板固定的座椅靠背;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器,其包括两个运动轨道节段,所述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底板向下和向前平移;以及当乘客座椅从直立位置转换到斜倚位置时,座椅靠背被限制为在斜倚行程中经历小于3英寸(7.62cm)的向后平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椅,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和所述座椅底板包括单个承载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椅,其中,所述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乘客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转换到所述斜倚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被限制成在斜倚行程中经历0至3英寸(0.00

7.62cm)之间的向后平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椅,其中,所述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乘客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转换到所述斜倚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被限制成在斜倚行程中经历小于1英寸(2.54cm)的向后平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椅,其中,所述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乘客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转换到所述斜倚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被限制成在斜倚行程中经历0至1英寸(0.00

2.54cm)之间的向后平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椅,其中,所述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乘客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转换到所述斜倚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在斜倚行程中被限制运动而不向后平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椅,其中,所述两个运动轨道节段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乘客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转换到所述斜倚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的最后点被限制成直线向下运动,而不在斜倚行程中向前或向后平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椅,还包括固定到所述座椅底板的前部的柔性圆角件。9.一种用于乘客座椅的分布器,所述乘客座椅具有相对于座椅底板固定的座椅靠背,所述分布器包括:主体;限定在所述主体的前部部分中的前部运动轨道节段;以及限定在所述主体的后部部分中的后部运动轨道节段,其中所述前部运动轨道节段和所述后部运动轨道节段的尺寸和布置被设置成接合所述乘客座椅,使得在从直立位置转变到斜倚位置期间所述乘客座椅的运动被限制成包括所述座椅底板的向下和向前平移以及所述座椅靠背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赛峰座椅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