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183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通过在润滑油箱口依次设置粗过滤器和第一细过滤器,能够过滤润滑油中直径大于10微米和大于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润滑油的净化过滤
,涉及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设备工作时,通常需要使用润滑油减小设备之间的摩擦。润滑油极易受到固体颗粒、水以及空气等污染物的影响。固体颗粒会导致润滑油清洁度降低,油质劣化,黏度等级下降,甚至造成机械设备的损伤和故障。
[0003]机械润滑油可以附带一套在线过滤器。在一般的油路净化系统中,10微米以上颗粒物约占10%,10微米以下颗粒物占90%。小颗粒在齿面和轴承间隙中,会加剧齿轮和轴承的磨损,磨损产生的颗粒物继续进入润滑油,进一步加剧颗粒物杂质污染,形成一种恶行循环。因此,控制润滑油颗粒物污染,保证油品清洁度是延长换油周期、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运维费用、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途径。
[0004]电荷平衡净化技术主要针对油泥、灰尘等固体污染物。该技术将润滑油分为并联的两个分支,通过电场作用使固体颗粒分别带正负电荷,使其在库仑力的影响下发生相向运动,结合在一起变成大尺寸颗粒,然后可以用过滤器进行脱除。电荷平衡净化技术比较前沿,在机械设备上并未广泛普及,对于电极形状和组合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荷平衡净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上并未广泛普及,以及对于电极组合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缺陷性技术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包括粗过滤器、第一细过滤器、颗粒荷电单元、第二细过滤器、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
[0008]所述进油阀门设置在润滑油箱的一侧;所述出油阀门设置在润滑油箱的另一侧;所述进油阀门的一端与润滑油箱相连,进油阀门的另一端与粗过滤器的输入端口相连用于导出润滑油,所述粗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第一细过滤器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一细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颗粒荷电单元的一端相连用于将第一细过滤器过滤得到的润滑油带正、负电荷,并将润滑油中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固体颗粒集聚成固体颗粒;所述颗粒荷电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细过滤器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出油阀门的一端与第二细过滤器的输出端口相连,出油阀门的另一端与润滑油箱相连用于将过滤后的润滑油导入润滑油箱。
[0009]优选地,所述颗粒荷电单元包括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一线筒式电极和第二线筒式电极;
[0010]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和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和第二线筒式电极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圆筒式外壳,所述圆筒式外壳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盖用于
密封圆筒式外壳;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的一端与第一引线相连,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的一端与第二引线相连,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和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的另一端均与法兰盖相连;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和第二线筒式电极分别由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引入施加电压,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和第二线筒式电极均与圆筒式外壳形成电场,使润滑液在圆筒式外壳内进行荷电,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内加正电,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内加负电。
[0011]优选地,所述颗粒荷电单元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设置在圆筒式外壳的两端,用于固定圆筒式外壳和法兰盖;
[0012]所述粗过滤器、第一细过滤器、颗粒荷电单元和第二细过滤器与润滑油箱均通过管路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粗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10微米。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细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5

7微米。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细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3微米。
[0016]优选地,还包括进油泵,所述进油泵设置在进油阀门与粗过滤器之间,用于为润滑油净化系统提供动力。
[0017]优选地,经第二细过滤器过滤得到的润滑油通过出油阀门返回至润滑油箱,润滑油箱中的润滑油从进油阀门流入粗过滤器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净化。
[001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的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S1、打开进油阀门使润滑油箱的润滑油进入粗过滤器,粗过滤器过滤润滑油中直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杂质颗粒;
[0020]S2、通过S1过滤后得到的润滑油送入第一细过滤器,第一细过滤器过滤润滑油中直径大于5

7微米的固体杂质颗粒;
[0021]S3、通过S2过滤后得到的润滑油送入颗粒荷电单元,颗粒荷电单元将润滑油中带正电荷的固体颗粒和带负电荷的固体颗粒集聚成固体颗粒;
[0022]S4、通过S3得到的固体颗粒送入第二细过滤器,第二细过滤器过滤润滑油中直径大于3微米的固体杂质颗粒,再打开出油阀门将润滑油送入润滑油箱实现润滑的净化操作;
[0023]其中,所述粗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10微米;所述第一细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5

7微米;所述第二细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3微米。
[0024]优选地,颗粒荷电单元中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固体颗粒互相吸引集聚成固体颗粒,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固体颗粒互相中和后固体颗粒呈电中性。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首先对润滑油箱的一侧安装进油阀门便于将润滑油箱中的润滑油导入粗过滤器中实现过滤,再对粗过滤器连接一个第一细过滤器实现对润滑油的初步细过滤,再对第一细过滤器后边设置颗粒荷电单元,颗粒荷电单元将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微小固体杂质颗粒进行集聚组合形成更大的固体颗粒;最后在第二细过滤器的作用下过滤出更细致的润滑油实现润滑油的净化,在出油阀门的作用下将净化后的润滑油导入润滑油箱。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润滑油净化系统中的颗粒荷电单元使润滑油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分别带正负电荷,能够使带正负电荷的固体颗粒集聚成更大的固体颗粒,再结合终滤单元将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能够减少机械设备的损
伤程度,达到润滑油的净化作用。
[0027]进一步地,将第一线筒式电极和第二线筒式电极对称设置,并将第一线筒式电极和第二线筒式电极组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线板电极组合和板板电极组合,能够得到更加均匀的电场,利于固体颗粒均匀带电,线筒结构中的电荷不会集中在某个区域,不易产生润滑油被高压击穿的现象,该系统能有效减少润滑油微小固体颗粒数量,因此安全性更高,也能承受更高的电压。
[0028]进一步地,粗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10微米,目的是为了预先滤除较大颗粒,一般油路系统中,10微米以上颗粒物约占10%,10微米以下颗粒物约占90%。
[0029]进一步地,第一细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5

7微米,是因为目前大多数的油液过滤设备精度为5微米和7微米,70%以上的油品污染物小于5微米。
[0030]进一步地,第二细过滤器的网孔直径为3微米,是因为电荷平衡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粗过滤器(1)、第一细过滤器(2)、颗粒荷电单元(3)、第二细过滤器(4)、进油阀门(6)和出油阀门(8);所述进油阀门(6)设置在润滑油箱的一侧;所述出油阀门(8)设置在润滑油箱的另一侧;所述进油阀门(6)的一端与润滑油箱相连,进油阀门(6)的另一端与粗过滤器(1)的输入端口相连用于导出润滑油,所述粗过滤器(1)的输出端口与第一细过滤器(2)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一细过滤器(2)的输出端口与颗粒荷电单元(3)的一端相连用于将第一细过滤器(2)过滤得到的润滑油带正、负电荷,并将润滑油中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固体颗粒集聚成固体颗粒;所述颗粒荷电单元(3)的另一端与第二细过滤器(4)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出油阀门(8)的一端与第二细过滤器(4)的输出端口相连,出油阀门(8)的另一端与润滑油箱相连用于将过滤后的润滑油导入润滑油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荷电单元(3)包括第一引线(10)、第二引线(11)、第一线筒式电极(12)和第二线筒式电极(13);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12)和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1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12)和第二线筒式电极(1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圆筒式外壳(14),所述圆筒式外壳(14)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盖(16)用于密封圆筒式外壳(14);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12)的一端与第一引线(10)相连,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13)的一端与第二引线(11)相连,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12)和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13)的另一端均与法兰盖(16)相连;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12)和第二线筒式电极(13)分别由第一引线(10)和第二引线(11)引入施加电压,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12)和第二线筒式电极(13)均与圆筒式外壳(14)形成电场,使润滑液在圆筒式外壳(14)内进行荷电,所述第一线筒式电极(12)内加正电,所述第二线筒式电极(13)内加负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荷平衡的新型润滑油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荷电单元(3)还包括螺栓(15),所述螺栓(15)设置在圆筒式外壳(14)的两端,用于固定圆筒式外壳(14)和法兰盖(16);所述粗过滤器(1)、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王海明夏春辉任鑫祝金涛朱俊杰武青吕亮关建越项灵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