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77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包括有上工作辊模块、下工作辊模块、调速液压系统和制动液压系统,本设备在复合板轧制过程中,通过对液压马达进行无级变速调整,可实现轧制过程中大扭转、可逆、低速、异步、差速传动,从而对双金属复合板的板形进行在线实时调控,有效解决了由于上下两种金属的延伸率不一致造成的金属大曲率翘曲,不能连续化生产的问题,同时可促进结合界面处形成“搓轧区”,增加材料接触面的剪切变形,有助于破碎表面氧化膜,降低轧制复合所需要的临界变形力,生产出复合强度高的复合板;另外通过对液压马达转速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超塑性轧制,适用于钛/钢、钛/钛铝等难变形双金属的复合。双金属的复合。双金属的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轧制成形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双金属复合板在保持基材特性的同时还具有“互补效应”,经过适当的配比组合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的一类重要新材料。轧制复合法是将两种不同的表面洁净材料相互接触,在轧机强大的压力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促进结合表面金属层破裂,使新鲜金属由裂口暴露并相互嵌合实现冶金结合,具备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由于上下两种金属的延伸率不一样,很容易造成金属大曲率翘曲,不能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从而可解决由于上下两种金属的延伸率不一致造成的金属大曲率翘曲,不能连续化生产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包括有上工作辊模块及下工作辊模块,所述上工作辊模块、下工作辊模块均包括有工作辊,所述工作辊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液压马达连接,所述工作辊的另一端设置有编码器,所述上工作辊模块、下工作辊模块中的工作辊之间放置有双金属复合板,实现对双金属复合板的轧制,所述液压马达的工作容腔与液压系统连通,以实现对液压马达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的控制。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有调速液压系统和制动液压系统,以实现对液压马达的无级变速及柔性制动。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速液压系统包括有比例减压阀,所述比例减压阀的B口与主压力油管P连通,所述比例减压阀的A口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B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A口与伺服阀的P口连通,所述伺服阀的A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A口连通,所述伺服阀的B口与第三液控单向阀的A口连通,所述伺服阀的T口与主回油管T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B 口与液压马达的A口连通,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的B口与液压马达的B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及第三液控单向阀的X口均与电磁球阀的A口连通,所述比例减压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及第三液控单向阀的Y口与泄油管Y连通,所述电磁球阀的P口与主压力油管P连通,所述电磁球阀的T口与主回油管T连通。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伺服阀的T口与主回油管T之间设置有止回阀,以防止主回油管T中的油液回流至伺服阀内。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B口和液压马达的A 口均与
溢流阀的P口连接,所述溢流阀的T口与主回油管T连通。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B口和液压马达的A 口均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以监测液压马达中工作容腔的压力情况。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液压系统包括有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制动机构与液压马达的旋转轴接触,通过制动机构与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实现对液压马达的柔性制动,所述制动器的工作容腔与调速阀的B口连通,所述调速阀的A口与单向阀的B口、卸荷阀的A口连通,所述单向阀的A口与主压力油管P连通,所述卸荷阀的B口与主回油管T连通。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具有如下优势:
[0013]1.在复合板轧制过程中,通过对液压马达的转速进行无级变速调整,可以实现轧制过程中大扭转、可逆、低速、异步、差速传动,从而对双金属复合板的板形进行在线实时调控,有效解决了由于上下两种金属的延伸率不一致造成的金属大曲率翘曲,不能连续化生产的问题;
[0014]2.通过对液压马达转速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超塑性轧制,适用于钛/钢、钛/ 钛铝等难变形双金属的复合;
[0015]3.通过对液压马达的转速进行无级变速调整,可以促进结合界面处形成“搓轧区”,增加材料接触面的剪切变形,有助于破碎表面氧化膜,降低轧制复合所需要的临界变形力,生产出复合强度高的复合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设备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液压系统的连接图。
[0018]其中:1

比例减压阀,3

伺服阀,4

止回阀,5

电磁球阀,6

溢流阀,7

液压马达,8

压力传感器,9

工作辊,10

编码器,11

单向阀,12

调速阀,13

制动器,14

卸荷阀,15

联轴器,16

双金属复合板,21

第一液控单向阀,22

第二液控单向阀,23

第三液控单向阀,X

控制油管,P

主压力油管,T

主回油管,Y
‑ꢀ
泄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包括有上工作辊模块及下工作辊模块,所述上工作辊模块、下工作辊模块均包括有工作辊9,所述工作辊9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5与液压马达7连接,所述工作辊9的另一端设置有编码器10,所述上工作辊模块、下工作辊模块中的工作辊9之间放置有双金属复合板16,实现对双金属复合板16的轧制,所述液压马达7的工作容腔与液压系统连通,以实现对液压马达7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的控制;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有调速液压系统和制动液压系统,以实现对液压马达7的无级变速及柔性制动;所述调速液压系统包括有比例减压阀1,所述比例减压阀1的B口与主压力油管P连通,所述比例减压阀1的A口与第一液控单向阀21的B口连通,所述第一
液控单向阀21的A口与伺服阀3的P口连通,所述伺服阀3的A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22的A口连通,所述伺服阀3的B 口与第三液控单向阀23的A口连通,所述伺服阀3的T口与主回油管T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22的B口与液压马达7的A口连通,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 23的B口与液压马达7的B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21、第二液控单向阀 22及第三液控单向阀23的X口均与电磁球阀5的A口连通,所述比例减压阀 1、第一液控单向阀21、第二液控单向阀22及第三液控单向阀23的Y口与泄油管Y连通,所述电磁球阀5的P口与主压力油管P连通,所述电磁球阀5的 T口与主回油管T连通;所述伺服阀3的T口与主回油管T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4,以防止主回油管T中的油液回流至伺服阀3内;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22的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工作辊模块及下工作辊模块,所述上工作辊模块、下工作辊模块均包括有工作辊(9),所述工作辊(9)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5)与液压马达(7)连接,所述工作辊(9)的另一端设置有编码器(10),所述上工作辊模块、下工作辊模块中的工作辊(9)之间放置有双金属复合板(16),实现对双金属复合板(16)的轧制,所述液压马达(7)的工作容腔与液压系统连通,以实现对液压马达(7)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有调速液压系统和制动液压系统,以实现对液压马达(7)的无级变速及柔性制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液压调速控制双金属复合板板形翘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液压系统包括有比例减压阀(1),所述比例减压阀(1)的B口与主压力油管P连通,所述比例减压阀(1)的A口与第一液控单向阀(21)的B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21)的A口与伺服阀(3)的P口连通,所述伺服阀(3)的A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22)的A口连通,所述伺服阀(3)的B口与第三液控单向阀(23)的A口连通,所述伺服阀(3)的T口与主回油管T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22)的B口与液压马达(7)的A口连通,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23)的B口与液压马达(7)的B口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21)、第二液控单向阀(22)及第三液控单向阀(23)的X口均与电磁球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和东平刘元铭范婉婉任忠凯黄庆学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