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晶体缺陷的超高硬度钻头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95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头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低晶体缺陷的超高硬度钻头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毛坯下料;S2、原料预制;S3、原料热处理;S4、二次淬火;S5、回火;S6、抛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原料的表面强度进行提升,使原料由表面的晶体进行重新分布,增加晶体之间的表面接触面积,降低晶体缺陷的钻头生产工艺,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降低钻头内产生的晶体缺陷,减少内部应力,增强钻头的强度,延长了工具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钻头,利用42CrMo钢作为加工原料,经过原料热处理、二次淬火、回火与抛光等工序有效提高钻头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晶体缺陷的超高硬度钻头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钻头生产
,具体为一种降低晶体缺陷的超高硬度钻头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钻头是一般钻子或钻挖机器所采用的切割工具,以切割出圆形的孔洞。钻头的基本原理是使钻头切边旋转、切削工件、再由钻槽进行排除钻屑,常用的钻头主要有麻花钻、扁钻、中心钻、深孔钻和套料钻,扩孔钻和锪钻虽不能在实体材料上钻孔,但习惯上也将它们归入钻头一类,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高速钢钻头在切削加工中被广泛使用,使用过程中钻头的前端部分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摩擦、冲击并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下,这使得高速钢钻头较易出现磨损、弯曲、钻头转动过强和冲击缺口甚至断裂等不利于加工质量的情况。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1811429150.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晶体缺陷的钻头生产工艺,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所述毛坯为W6Mo5Cr4V2Co8高速钢,2.先预热并冲入惰性气体,预热采用阶梯状加热,首先升温温度为600,650℃并保温20

30min后,再加热至800~8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晶体缺陷的超高硬度钻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毛坯下料,所述毛坯为W6Mo5Cr4V2Co8高速钢,通过切削加工成型为需要结构,并进行去毛刺处理,去毛刺工序处理完毕后对毛坯进行预打磨得到原料;S2:原料预制,将S1得到的原料放置于氯化钴溶液进行浸泡,浸泡时间10

20分钟后放置于弹丸机内部进行加工,通过射弹丸机射出大量钢弹丸至原料的表面,对原料的表面强度进行提升,使原料由表面至内部5

7mm厚度范围内的晶体进行重新分布,增加晶体之间的表面接触面积;S3:原料热处理,将S2得到的原料采用阶梯状加热,首先将原料放置于淬火炉内部,原料以50

60℃/h升温速率加热,至500

600℃左右后空冷10

20min,随后以90

110℃/h升温速率继续加热,至700

850℃后空冷20

30min,后以70

90℃/h升温速率继续加热至1000

1100℃后保温20

30min后从淬火炉中放入第一盐浴池中冷却至600

650℃后取出在空气中继续冷却,原料冷却至400℃后,放入温度为580℃的加热炉中,当仪表指示温度到580℃时,保温5小时后再空冷,保温过程中朝加热炉内的输出轴滴加甲醇、稀释醋酸钠、稀释硫酸钾、与稀释盐酸10

20份并充入丙烷气体,保温完毕后然后放置于冷却风箱中进行冷却2

5min后取出,处于空气中冷却5

10min,防止原料冷却过快产生导致产生裂纹,将此过程反复多次使原料至常温;S4:二次淬火,经S3处理后的原料通过淬火炉加热至600

700℃空冷20

30min,通过淬火炉对工件匀速加热至1150

1300℃,淬火采用分级冷却,先将工件从淬火炉中放入第二盐浴池中进行冷却至700

800℃后取出在空气中继续冷却5min,之后放入盐浴中继续冷却,直至原料冷却至550℃后取出等温保持时间为1

2h,加热至700

900℃后转移到第三盐浴等温槽内进行贝氏体等温转变,等温淬火盐温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华岳八金史亚军潘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华星特种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