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36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涉及菊花茶技术领域。该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该减脂减压菊花茶,包括以下重量成分的原料:菊花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菊花茶
,具体为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茶,可用于散风清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越来越高,同时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为了降低人们身体中的脂肪含量,同时降低血压,菊花茶在制备加工时,会在其内部加入一些减脂和降压的原料,用以促进人们体内脂肪含量的代谢,同时降低血压,但是现有的该类菊花茶在饮用时,不仅失去了原有的菊花茶的味道,同时减脂降压的效果微乎其微,反而降低了菊花茶的饮用价值。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具备了菊花茶的饮用口感好,同时具有减脂降压的功效的优点,在保障菊花茶饮用口感的同时,促进人们体内脂肪的代谢,降低血压,有利于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以上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减脂减压菊花茶,包括以下重量成分的原料:菊花25

35份、荷叶15

20份、绞股蓝15

18份、薏苡仁12

18份、普洱5

8份、蜂蜜3

5份、决明子12

15份、夏枯草12

15份、车前草10

13份、山楂10

15份、莲子心8

13份
[0005]进一步的,所述菊花采用干菊花为原料,荷叶采用新鲜绿叶荷叶为原料,绞股蓝的原料取材于绞股蓝叶脉部位的内芽和龙须。
[0006]进一步的,所述薏苡仁在使用之前,需要去除其表面的谷壳,决明子以研磨后的决明子粉为原料,夏枯草采用其干燥的果穗为原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车前草采用风干的车前草幼嫩苗为原料,山楂采用晒干的山楂为原料,莲子心采用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为原料。
[0008]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新鲜的荷叶,并切成颗粒状,与薏苡仁一起放置在煎煮容器中煎煮,所述煎煮容器包括煎煮设备,所述煎煮设备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原料的料筒,所述料筒的侧表面设置有用于投放原料的进料管,所述料筒的内部安装有用于过滤原料的过滤管,所述料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用于排料的压板,所述料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间歇排料的放料板,所述料筒的下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煎煮设备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煎煮原料的煎煮室,所述煎煮设备的侧面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煎煮室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用于排放煎煮液的挡板,所述煎煮室的下部设置有集液室;S2、然后取绞股蓝、普洱,一同放置在煎煮容器中继续煎煮;S3、待S2中的原料煎煮完成之后,利用过滤工具,对煎煮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并自然放凉;
S4、取夏枯草,另取一个煎煮容器对夏枯草进行煎煮;S5、S4中的原料煎煮一端时间之后,取研磨后的决明子原料、车前草、山楂和莲子心放置在S4中的煎煮容器中进行煎煮,同时加入蜂蜜,对车前草和莲子心的味道进行调和;S6、待S5中的原料煎煮完成之后,利用过滤工具,对煎煮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并自然放凉;S7、另取一个煎煮容器,将S3和S6中过滤之后的煎煮液混合在一起,并取干菊花加入到混合液中,利用煎煮容器继续对混合液进行煎煮;S8、待S7中的原料煎煮完成之后,利用过滤工具,对煎煮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将过滤之后的液体自然放凉;S9、在S8自然放凉的过程中,液体中未过滤完成的杂质会自然沉淀,放凉之后,将液体中沉淀的杂质过滤掉,然后将液体进行装罐保存即可。
[0009]进一步的,所述S1中前期荷叶与薏苡仁一起煎煮的温度为90

100
°
,煎煮时间为10

15min,后期在S2中加入绞股蓝、普洱后,煎煮的温度为90

100
°
,煎煮时间为30

45min。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料筒采用方形管设计,进料管与料筒的内部相通,过滤管位于料筒与煎煮室对应的侧表面,压板的上表面设计有驱动杆,放料板有两个,呈对称分布,两个放料板相适配,同时与料筒的内表面相适配,煎煮室的下表面开设有槽口,与挡板相适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S4中夏枯草煎煮的温度为85

100
°
,煎煮时间为10

15min,后期在S5中加入取研磨后的决明子原料、车前草、山楂和莲子心后,煎煮的温度为95

100
°
,煎煮时间为30

45min。
[0012]进一步的,所述S3、S6和S8中过滤之后的煎煮液,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下放凉。
[0013]进一步的,所述S7中混合煎煮液有两个煎煮阶段,前阶段煎煮温度为90

100
°
,煎煮时间为10

15min中,后阶段煎煮温度为85

95
°
,煎煮时间为25

35min。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通过新鲜荷叶、绞股蓝叶脉和龙须与薏苡仁的配合使用,可使菊花茶的内部含有促进脂肪代谢的物质,普洱的加入可增加菊花茶的饮用口感,决明子、车前草、山楂和莲子心的配合使用,可有利于降低血压,蜂蜜的使用,可缓解车前草、莲子心等原料中的苦涩,菊花茶的最后煎煮,可保障菊花茶的口感。
[0015]2、该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通过进料管与料筒的配合使用,便于将原料添加到煎煮设备中,过滤管与料筒的配合使用,便于对原料进行煎煮,同时可通过压板将原料排出,原料清理操作方便,煎煮室和集液室与挡板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煎煮好的液体进行收集,有利于提高原料煎煮的效率,方便对煎煮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洁处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煎煮设备;2、料筒;3、进料管;4、过滤管;5、压板;6、放料板;7、排料管;8、煎煮室;9、加热器;10、挡板;11、集液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该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加工工艺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一种减脂减压菊花茶,包括以下重量成分的原料:菊花25份、菊花采用干菊花为原料,荷叶15份、荷叶采用新鲜绿叶荷叶为原料,绞股蓝15份、绞股蓝的原料取材于绞股蓝叶脉部位的内芽和龙须,薏苡仁12份、薏苡仁在使用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脂减压菊花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成分的原料:菊花25

35份、荷叶15

20份、绞股蓝15

18份、薏苡仁12

18份、普洱5

8份、蜂蜜3

5份、决明子12

15份、夏枯草12

15份、车前草10

13份、山楂10

15份、莲子心8

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减压菊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菊花采用干菊花为原料,荷叶采用新鲜绿叶荷叶为原料,绞股蓝的原料取材于绞股蓝叶脉部位的内芽和龙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减压菊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薏苡仁在使用之前,需要去除其表面的谷壳,决明子以研磨后的决明子粉为原料,夏枯草采用其干燥的果穗为原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减压菊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草采用风干的车前草幼嫩苗为原料,山楂采用晒干的山楂为原料,莲子心采用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为原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减压菊花茶,现提出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新鲜的荷叶,并切成颗粒状,与薏苡仁一起放置在煎煮容器中煎煮,所述煎煮容器包括煎煮设备(1),所述煎煮设备(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原料的料筒(2),所述料筒(2)的侧表面设置有用于投放原料的进料管(3),所述料筒(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过滤原料的过滤管(4),所述料筒(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用于排料的压板(5),所述料筒(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间歇排料的放料板(6),所述料筒(2)的下部设置有排料管(7),所述煎煮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煎煮原料的煎煮室(8),所述煎煮设备(1)的侧面设置有加热器(9),所述煎煮室(8)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用于排放煎煮液的挡板(10),所述煎煮室(8)的下部设置有集液室(11);S2、然后取绞股蓝、普洱,一同放置在煎煮容器中继续煎煮;S3、待S2中的原料煎煮完成之后,利用过滤工具,对煎煮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并自然放凉;S4、取夏枯草,另取一个煎煮容器对夏枯草进行煎煮;S5、S4中的原料煎煮一端时间之后,取研磨后的决明子原料、车前草、山楂和莲子心放置在S4中的煎煮容器中进行煎煮,同时加入蜂蜜,对车前草和莲子心的味道进行调和;S6、待S5中的原料煎煮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梅范翠玲王瑞朱林斑文洁朱金龙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冀展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