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与咖啡混合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03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与咖啡混合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该饮料的成分组成包括:RO水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与咖啡混合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与咖啡混合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合饮料制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即饮无糖茶、新茶饮、新式袋泡茶等新品类让“茶”的概念得到了延展,变得更加的饮料化、年轻化、休闲化。即饮茶饮料绝大多数集中在调味茶饮料和无糖纯茶饮料且茶的种类和属性较为单一,多为红茶、绿茶、乌龙茶,并没有太多的新品且能抓住消费者味蕾的茶品出现,另外国内饮料市场对于茶的功能性呈现不够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与咖啡的搭配的健康功能性饮料,该饮料是一种能够同时满足温和提神不刺激的饮品,在带给消费者新味觉口感的同时,又帮助其提供温和高效的提神、充能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注力。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与咖啡混合的饮料,其中,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该饮料的成分组成包括:RO水5

30%、茶汤50

80%、物料料液15

20%;各成分组成的含量之和为100%;
[0005]该饮料的茶多酚含量为150

700ppm,咖啡因含量为80

240ppm,茶叶茶氨酸含量为160

400ppm。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上述饮料中,咖啡因与L

茶氨酸的含量之比为1:1

1:2,其中,L

茶氨酸在茶叶茶氨酸中的含量一般为20wt%以上,在饮料中,L

茶氨酸的含量不超过400ppm。通过将咖啡因和茶叶茶氨酸中的L

茶氨酸的比例控制在上述范围,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提神诉求,而且是借助茶叶提供茶叶茶氨酸、借助咖啡豆提供咖啡因这种方式提供相应的提神功能,而不是依靠外源单独添加咖啡因。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上述饮料中,所述茶汤是采用RO水对茶叶进行浸提得到的,浸提时间优选为5

15分钟,更优选为10

15分钟。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优选选择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基于乌龙茶的滋味和口感,能够使所得到的饮料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更优选地,所述茶叶为中度焙火乌龙茶或重度焙火乌龙茶。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所述重度焙火乌龙茶是经过100

115℃、90

100min的初焙和135

150℃、110

125min的复焙得到的。采用上述方式得到的重度焙火乌龙茶能够带来良好的烤香和焙火香,并且无极强的苦涩味,适合饮料的风味、口感,便于消费者接受。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所述中度焙火乌龙茶是经过初焙和复焙制成的,其中,初焙是100

110℃焙烘10

12min至6

7成干,然后摊凉5

6h;复焙是用碳焙,温度100

130℃,共进行3

4轮碳焙。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所述茶叶为大红袍乌龙茶叶。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浸提过程中,以所述RO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茶叶的质量为1.0

1.80%。茶汤得率可以达到92
±
2%。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上述饮料中,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物料料液的原料组成包括:RO水5

20%、咖啡原料、复配甜味剂2.5

3.5%、茶叶茶氨酸0.02

0.04%、麦芽糖醇液5.5

8.0%、磷酸氢二钾0.02

0.1%;
[0014]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咖啡原料为咖啡浓缩液0.5

1.0%、或者咖啡粉0.05

0.1%、或者冷萃咖啡液0.8

1.5%。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所述咖啡原料所采用的咖啡豆为阿拉比卡咖啡豆。所采用的咖啡粉、咖啡浓缩液、冷萃咖啡液可以是使用阿拉比卡咖啡豆作为原豆经加工制成的。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咖啡原料的总体滋气味带有中度甚至重度烤香或焦香,具有适度的酸味,偏向轻微果酸,口感醇厚浓郁。当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咖啡原料复配时,能够在成品中呈现出更好的协调性及饱满度。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上述饮料中,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物料料液的原料组成还包括抗氧化剂0.01

0.03%和/或香精0.01

0.15%;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C、D

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上述饮料中,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该饮料还含有0.01

0.03%的酸度调节剂;更优选地,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上述饮料中,所述复配甜味剂包括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在上述饮料中,所述RO水的电导率≤20μs/cm、硬度≤3.5mg/L。通过采用满足上述电导率、硬度要求的RO水,能够提高饮料终产品在货架期内的稳定性。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饮料中还可以添加膳食纤维,在提供提神功能前提下,也能够带来一定的能量并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茶与咖啡混合的饮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2]制备茶汤:将RO水与茶叶混合,在适当温度下对茶叶进行浸提,对浸提液进行处理、冷却、过滤、静置、离心得到茶汤;其中,所述RO水的电导率≤20μs/cm、硬度≤3.5mg/L;
[0023]制备饮料:将茶汤和物料料液过滤之后混合,经过调pH值、定容、过滤、UHT杀菌,得到所述饮料。
[0024]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地,在制备茶汤的过程中,浸提采用的RO水的温度为65

85℃(更优选为75
±
2℃),浸提时间优选控制为5

15分钟(更优选为10

15分钟)。
[0025]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地,在制备茶汤的过程中,冷却后的温度为10

20℃,更优选为1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与咖啡混合的饮料,其中,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该饮料的成分组成包括:RO水5

30%、茶汤50

80%、物料料液15

20%;该饮料的茶多酚含量为150

700ppm,咖啡因含量为80

240ppm,茶叶茶氨酸含量为160

400ppm;优选地,咖啡因与茶叶茶氨酸中的L

茶氨酸的含量之比为1:1

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其中,所述茶汤是采用RO水对茶叶进行浸提得到的,浸提时间优选为5

15分钟,所述茶叶为中度焙火乌龙茶或重度焙火乌龙茶;优选地,所述茶叶为大红袍乌龙茶叶;优选地,在浸提过程中,以所述RO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茶叶的质量为1.0

1.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其中,所述重度焙火乌龙茶是经过100

115℃、90

100min的初焙和135

150℃、110

125min的复焙得到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其中,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物料料液的原料组成包括:RO水5

20%、咖啡原料、复配甜味剂0.5

2.0%、茶叶茶氨酸0.02

0.04%、麦芽糖醇液5.5

8.0%、磷酸氢二钾0.02

0.1%;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咖啡原料为咖啡浓缩液0.5

1.0%、或者咖啡粉0.05

0.1%、或者冷萃咖啡液0.8

1.5%;优选地,所述咖啡原料所采用的咖啡豆为阿拉比卡咖啡豆;优选地,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物料料液的原料组成还包括抗氧化剂0.01

0.03%和/或香精0.01

0.15%;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C、D

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其中,以该饮料的总质量为100%计,该饮料还含有0.01

0.03%的酸度调节剂;优选地,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张江花黄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