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29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包括管体和减振结构,管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密封的衬套,减振结构包括用于轴向减振的第一减振结构和用于径向减振的第二减振结构,第二减振结构包括支架、支撑板和减振器,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通过减振器与车身连接,管体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架旋转的凸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实现用于增压发动机汽车的中冷管路具有多重减振使得振动传递衰减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设备
,尤其是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

技术介绍

[0002]增压发动机汽车是指搭载增压发动机的汽油、柴油及混合动力汽车等。搭载增压发动机车型即意味着存在增压后给空气冷却的中冷系统,其含中冷器总成及中冷热端管路,伴随着中冷管路有安装在车身的相关布置,而中冷管路直接安装在车身易导致发动机的振动通过管路传递至车身,引起车身振动,导致车辆使用者或者乘坐者感到不舒适,因此,为满足驾驶与乘坐舒适性,急需解决中冷管路振动传递的衰减问题。
[0003]目前一般中冷管路安装于车身时仅通过T型衬套及橡胶减震垫进行单级减振,对于橡胶减震垫的要求较高,对橡胶的刚度及结构相关,减振效果差;一些增压发动机汽车用中冷管路的减震形式通过T型衬套加橡胶减震垫来实现,存在减振效果差,减振不彻底等问题。这些传统无减振中冷管路或者单一减振结构中冷管路存在无减振效果或者减振效果差,NVH问题突出等缺点,易使发振动传递至车身,引起客户不适或者抱怨。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中冷管路”,其公告号CN103697258B,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体、金属管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材质均为耐热橡胶,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内部均设置有金属丝支撑体。通过选用耐热橡胶作为中冷管路的材质,能够使中冷管路长期用作高温空气的输送通道,且不发生变形。由于耐热橡胶具有高弹性,使得中冷管路能够有效缓冲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对振动进行衰减来保护中冷器,通过在第一和第二管体的管壁内部设置金属丝支撑体,对中冷管路进行增强,提高了中冷管路的耐负压性能,避免了高温空气输送的过程中,中冷管路易吸瘪的现象,缺点是减振效果差,NVH问题突出,不能实现通过中冷管路将振动传递衰减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振动通过管路传递至车身,引起车身振动,导致车辆使用者或者乘坐者感到不舒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实现用于增压发动机汽车的中冷管路具有多重减振使得振动传递衰减的功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包括管体和减振结构,所述管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密封的衬套,所述减振结构包括用于轴向减振的第一减振结构和用于径向减振的第二减振结构,所述第二减振结构包括支架、支撑板和减振器,所述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减振器与车身连接,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架旋转的凸块。衬套位于管体两端的连接处的内壁上,用于支撑管口,防止管口受力变形或损坏,还用于密封,防止高压空气逸散,第一减振结构位于支架与管体的连接处,用于轴向减振,在支架与管体的连接处还设有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的袋装密封包,密封包内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聚氨酯等聚合材料
只能透过空气,不能透过液体,遇水膨胀止水条是一种独特的橡胶新产品,是有遇水膨胀性能的腻子型止水条和制品型止水条的统称,该种橡胶在遇水后产生2

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防止渗漏。当高压空气在支架与管体的连接处部分泄漏时,高压空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密封包与遇水膨胀止水条反应,密封包膨胀,使得密封包与支架与管体的连接处形成过盈配合,彻底防止渗漏,管体与车身通过减振器连接,减振器用于径向减振,管体上设有凸块,防止支架旋转。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包括橡胶减振垫和橡胶减振垫向两端延展形成的橡胶减振垫延展结构,橡胶减振垫包括由抗冲击材料组成的防振层和与支架接触的胶层。橡胶减振垫形态结构进行改造,由原先片状改造成立体状,橡胶减振垫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向两端延展,且在橡胶减振垫与管体接触部分设置胶层,这样可以增加橡胶减振垫的接触面积以及起到橡胶减振垫固定的作用,在胶层内设置防震层,提高抗振动和抗冲击的性能。
[0008]作为优选,所述胶层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齿状结构,所述防振层与胶层胶接。胶层与管体接触处设有齿状结构,增大表面摩擦力,使得不容易出现橡胶减振垫脱落的情况;胶接是利用胶粘剂在连接面上产生的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胶接件联接起来的工艺方法,胶接不仅适用于同种材料,也适用于异种材料,胶接工艺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胶接操作不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而胶接件不易产生变形,接头应力分布均匀,在通常情况下,胶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呈T型。支撑板呈T型便于第二减振结构的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减振器包括活塞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筒的端口滑动连接。当管体产生纵向振动时,带动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从而减小纵向振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筒内设有油液。当活塞上下移动时,油液流动,此时活塞筒内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的内摩擦便对上下移动的活塞形成阻尼力,使得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通过活塞筒外侧壁上的导热板,将热量散发。
[0012]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上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油液的通孔。当活塞上下移动时,活塞筒内的油液要经过活塞上的通孔,向活塞的另一侧来回流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减振器上设有用于减振降噪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活塞筒外。弹性体套设在活塞筒外,当活塞上下移动时,弹性体也进行压缩或拉伸,进一步进行减振。
[0014]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呈L型,所述管体的一端与发动机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管体呈L型,用于适配发动机与车身的相对位置,管体与发动机和车身均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
[0015]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摩擦减振的摩擦片,所述车身上设有若干固定板,所述摩擦片与固定板适配,所述摩擦片与固定板接触处设有弹性垫片。管体的底部的若干摩擦片与车身上的若干固定板适配,起到摩擦减振的作用,摩擦片与固定板接触处设有弹性垫片,防止摩擦片与固定板磨损,且进一步增强了减振降噪效果。
[0016]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流道结构的管路为用于隔振的波纹吹塑管路。波纹吹塑管路作为管路自带的隔振结构,无其他多余的减震结构,结构简单,节省空间。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具有多重减振使得振动传递衰减的功能,既能轴向减振,又能径向减振;(2)减振器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3)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减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实例四的示意图。
[0020]图中:衬套1,管体2,减振结构3,第一减振结构3.1,橡胶减振垫3.1.1,橡胶减振垫延展结构3.1.2,第二减振结构3.2,支架4,凸块5,支撑板6,减振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包括管体(2)和减振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两端设有用于密封的衬套(1),所述减振结构(3)包括用于轴向减振的第一减振结构(3.1)和用于径向减振的第二减振结构(3.2),所述第二减振结构(3.2)包括支架(4)、支撑板(6)和减振器(7),所述支架(4)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通过减振器(7)与车身连接,所述管体(2)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架(4)旋转的凸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结构(3.1)包括橡胶减振垫(3.1.1)和橡胶减振垫(3.1.1)向两端延展形成的橡胶减振垫延展结构(3.1.2),橡胶减振垫(3.1.1)包括由抗冲击材料组成的防振层(8)和与支架(4)接触的胶层(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9)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齿状结构(10),所述防振层(8)与胶层(9)胶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减振中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7)包括活塞筒(11)、活塞(12)和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的一端连接活塞(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辉王超杨于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