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956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天用喷管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取裁片、配置胶粘剂、裁片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固定倒锥体壳体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放入模具、加热固化和气密检测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解决了固定倒锥体壳体形变量大,使固定倒锥体绝热层因脱粘而产生气密性差的问题,且避免了被挤压产生的破损问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用喷管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是通过能量装换装置——喷管,将燃烧室中推进剂燃烧产生的燃气热能转换为燃气流动动能,从而获得预期推力的过程。在形成强推力过程中,喷管固定倒锥体绝热层承受着高温、高速离子冲刷和固定倒锥体壳体承受着高压的严酷环境。
[0003]某型号喷管在U型结构的固定倒锥体壳体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配合面之间预制有间隙很小的类L型槽,并需在类L型槽中填充一种耐高温、抗冲刷和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当发动机工作时,U型结构的固定倒锥体壳体形变量较大,填充在类L型槽的弹性材料通过自身的弹塑性行为,缓解这种变形,以保证固定倒锥体绝热层不脱粘、不被挤压破环。因类L型槽位置处在燃烧室内,因此还需要填充物具有耐高温、冲刷、抗烧蚀的特性,且在填充物形变过程中粘接性能好,以保证较好的密封性,高温燃气流不会从类L型槽处泄露出去,从而破坏固定倒锥体壳体结构,致使喷管工作失效。因此,对使用弹性材料填充和密封类L型槽的要求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解决了固定倒锥体壳体形变量大,使固定倒锥体绝热层因脱粘而产生气密性差的问题,且避免了被挤压产生的破损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A)制取裁片:通过计算类L型槽展开后的外形尺寸,将未硫化的丁腈橡胶裁剪为竖直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水平段裁片三部分;
[0007]B)配置胶粘剂:配置双组分730胶粘剂,所述730胶粘剂由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混合而成,其中,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的质量混合比例为(4~3):1,混合过程沿壁加入,顺时针搅拌20~30分钟,静置至混合液中无气泡;
[0008]C)裁片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将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竖直段裁片依次粘接到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粘接时,先在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竖直段裁片和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均单向涂刷2~3次步骤B)配置的双组分730胶粘剂,每次均在上一次胶液晾干后进行,再将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竖直段裁片依次粘接到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
[0009]D)固定倒锥体壳体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在固定倒锥体壳体和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均单向涂刷2~3次步骤B)配置的双组分730胶粘剂,每次均在上一次
胶液晾干后进行,再将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到固定倒锥体壳体上;
[0010]E)放入模具:将粘接完成的固定倒锥体壳体放入热塑模中;
[0011]F)加热固化:先匀速升温至60~70℃,最少升温时间为60~70min,然后保温30~40min后,继续升温到120~130℃,最少升温时间为40~50min,然后保温120~130min,最后随炉冷却,最高出炉温度为50~60℃;
[0012]G)气密检测:对出炉的固定倒锥体壳体进行超声波检测及气密试验,对装配面粘接面积测量以及组件的气密性进行验证。
[0013]优选的,步骤A)中,竖直段裁片和斜坡段裁片的厚度为1.8~2.2mm,水平段裁片的厚度为1.2~1.3mm。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F)中,先匀速升温至65℃,最少升温时间为65min,然后保温35min后,继续升温到125℃,最少升温时间为45min,然后保温125min,最后随炉冷却,最高出炉温度为55℃。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1、解决了固定倒锥体壳体形变量大,使固定倒锥体绝热层因脱粘而产生气密性差的问题;
[0017]2、避免了被挤压产生的破损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A)制取裁片:通过计算类L型槽展开后的外形尺寸,将未硫化的丁腈橡胶裁剪为竖直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水平段裁片三部分,所述竖直段裁片和斜坡段裁片的厚度为1.8mm,所述水平段裁片的厚度为1.2mm;
[0022]B)配置胶粘剂:配置双组分730胶粘剂,730胶粘剂由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混合而成,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均为市场上常见型号,其中,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的质量混合比例为4:1,混合过程沿壁加入,顺时针搅拌20分钟,静置至混合液中无气泡;
[0023]C)裁片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将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竖直段裁片依次粘接到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粘接时,先在所述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竖直段裁片和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均单向涂刷2次所述步骤B)配置的双组分730胶粘剂,每次均在上一次胶液晾干后进行,再将所述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竖直段裁片依次粘接到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
[0024]D)固定倒锥体壳体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在所述固定倒锥体壳体和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均单向涂刷2次所述步骤B)配置的双组分730胶粘剂,每次均在上一次胶液晾干后进行,再将所述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到固定倒锥体壳体上;
[0025]E)放入模具:将粘接完成的所述固定倒锥体壳体放入热塑模中;
[0026]F)加热固化:先匀速升温至60℃,最少升温时间为60min,然后保温30min后,继续升温到120℃,最少升温时间为40min,然后保温120min,最后随炉冷却,最高出炉温度为50
℃;
[0027]G)气密检测:对出炉的固定倒锥体壳体进行超声波检测及气密试验,对装配面粘接面积测量以及组件的气密性进行验证。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A)制取裁片:通过计算类L型槽展开后的外形尺寸,将未硫化的丁腈橡胶裁剪为竖直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水平段裁片三部分,所述竖直段裁片和斜坡段裁片的厚度为2.2mm,所述水平段裁片的厚度为1.3mm;
[0031]B)配置胶粘剂:配置双组分730胶粘剂,730胶粘剂由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混合而成,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均为市场上常见型号,其中,730

1胶粘剂和730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弹性体填充与密封类L型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制取裁片:通过计算类L型槽展开后的外形尺寸,将未硫化的丁腈橡胶裁剪为竖直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水平段裁片三部分;B)配置胶粘剂:配置双组分730胶粘剂,所述730胶粘剂由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混合而成,其中,730

1胶粘剂和730

2胶粘剂的质量混合比例为(4~3):1,混合过程沿壁加入,顺时针搅拌20~30分钟,静置至混合液中无气泡;C)裁片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将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竖直段裁片依次粘接到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粘接时,先在所述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竖直段裁片和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均单向涂刷2~3次所述步骤B)配置的双组分730胶粘剂,每次均在上一次胶液晾干后进行,再将所述水平段裁片、斜坡段裁片和竖直段裁片依次粘接到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D)固定倒锥体壳体与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粘接:在所述固定倒锥体壳体和固定倒锥体绝热层装配面上均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小裕陈祥李俊曹帆常飞虎舒威曾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