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569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属于移印胶头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玻璃表盖刻度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包括底板、均具有弹性的本体和缓冲部,本体的一端与底板相固连,缓冲部固连在本体另一端的端面上,缓冲部远离本体的端面为外凸面,缓冲部与本体的周向连接处呈弧形平滑过渡形成一圈移印弧面。本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具有加工成本低的优点。低的优点。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


[0001]本技术属于移印胶头
,涉及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表盖等也从传统的2D延伸到2.5D和3D,目前3D结构表盖的刻度是通过正面镭雕实现。
[0003]现有的镭雕刻度技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手表3D玻璃表盖刻度的镭雕方法[申请号:201911354848.3;授权公告号:CN111007708B],其包括将3D玻璃表盖放到打标机治具;打标所需标记的表盖刻度图案导入到软件系统内,进行填充并设定参数;通过CCD相机抓拍进行位置和距离判断对位成功后,打标处理使在3D玻璃表盖的正面表面对应位置上形成相应的刻度;取出3D玻璃表盖转入到油墨填充系统在每个雕刻的刻度内填充油墨,填充完后,再清洁,烘烤。
[0004]该种3D玻璃表盖刻度的镭雕方法,通过高清相机抓拍和距离判断对位,能够实现精确打标,且形成刻度的线条轮廓清晰、分明。但是通过该种镭雕方法加工3D玻璃表盖的刻度,需要投入镭雕设备以及相关的辅助设备,成本高投资大并且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3D表盖加工刻度的成本。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具有弹性的本体和缓冲部,所述本体的一端与底板相固连,所述缓冲部固连在本体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缓冲部远离本体的端面为外凸面,所述缓冲部与本体的周向连接处呈弧形平滑过渡形成一圈移印弧面。
[0007]本胶头通过底板与移印机相固连,使用时,将带3D凹槽的表盖固定在治具中,3D凹槽朝上,通过移印弧面沾取油墨,然后使胶头对准3D凹槽下移,本体和缓冲部均具有弹性,缓冲部接触3D凹槽的槽底并发生形变,使缓冲部的外凸面贴靠在整个槽底上变成平面,本体靠近缓冲部的一端也发生一定的形变,使移印弧面外凸将油墨印在3D凹槽的转角处形成刻度,通过胶头移印即可在带3D凹槽的表盖上形成刻度,且印在表盖的背面即内部,成本低。缓冲部远离本体的端面为外凸面,缓冲部的外凸面贴平后配合本体向外挤出移印弧面,使移印弧面可以更好的将油墨印在表盖上形成刻度。
[000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中,所述缓冲部远离本体的端面由中心向四周辐射逐渐靠近本体。缓冲部形变后对移印弧面挤压的力更加的平均,使3D凹槽的表盖上可以更好的形成刻度,提高移印质量。
[0009]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中,所述本体和缓冲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和缓冲部均由硅胶材料制。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加工方便。
[0010]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中,所述移印弧面呈圆环形。配合刻度呈圆环状布置,提高移印质量。
[0011]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中,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本体沿底板朝向缓冲部方向的外径逐渐减小。
[0012]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中,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本体沿底板朝向缓冲部方向的外径先逐渐减小再相持平。
[0013]作为第三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中,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本体沿底板朝向缓冲部方向的外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是由硅胶材料制成的,通过胶头移印即可在带3D凹槽的表盖上形成刻度,成本低,且印出的刻度在表盖的背面。
[0016]2、本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的缓冲部和移印弧面的位置相配合可以使油墨更好的印在表盖上形成刻度,提高移印质量。
[0017]3、本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本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凹槽不同的深度以及刻度线不同的倾斜度进行选择,使刻度可以更好的印在表盖上,提高移印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胶头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胶头实施例一工作时的状态图。
[0020]图3是本胶头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21]图4是本胶头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0022]图中,1、底板;2、本体;3、缓冲部;4、移印弧面;5、表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包括底板1、本体2和缓冲部3。底板1由塑料材料制成,本体2和缓冲部3为一体式结构,本体2和缓冲部3均由硅胶材料制,本体2和缓冲部3均具有弹性。
[0026]本体2的一端与底板1相固连,本体2的横截面呈圆形,本体2沿底板1朝向缓冲部3方向的外径逐渐减小。缓冲部3固连在本体2另一端的端面上,缓冲部3远离本体2的端面为外凸面,缓冲部3远离本体2的端面由中心向四周辐射逐渐靠近本体2。缓冲部3与本体2的周向连接处呈弧形平滑过渡形成一圈移印弧面4,移印弧面4呈圆环形。
[0027]底板1与移印机相固连,工作时,将带3D凹槽的表盖5固定在治具中,3D凹槽朝上,移印机带动胶头移动,通过移印弧面4沾取油墨,然后使胶头对准3D凹槽下移,缓冲部3接触3D凹槽的槽底并发生形变,缓冲部3的外凸面贴靠在整个槽底上变成平面,移印弧面4略微向外膨胀将油墨印在3D凹槽的转角处形成刻度,然后移印机带动胶头上移完成一个表盖5
的刻度移印。
[0028]实施例二
[002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的横截面呈圆形,本体2沿底板1朝向缓冲部3方向的外径先逐渐减小再相持平。
[0030]实施例三
[003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的横截面呈圆形,本体2沿底板1朝向缓冲部3方向的外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00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板1、本体2、缓冲部3、移印弧面4、表盖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具有弹性的本体(2)和缓冲部(3),所述本体(2)的一端与底板(1)相固连,所述缓冲部(3)固连在本体(2)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缓冲部(3)远离本体(2)的端面为外凸面,所述缓冲部(3)与本体(2)的周向连接处呈弧形平滑过渡形成一圈移印弧面(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远离本体(2)的端面由中心向四周辐射逐渐靠近本体(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带3D凹槽表盖刻度移印的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和缓冲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2)和缓冲部(3)均由硅胶材料制。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均红夏永光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星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