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穿戴手表表盖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穿戴手表表盖的加工方法,属于玻璃表面处理
技术介绍
[0002]随子电子产品的发展,智能手表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而作为手表的视窗可视区域的表盖部分的加工和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从以前的平面表盖慢慢发展现立体形成曲面或双曲面的3D表盖结构,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表盖结构。但是,现有的对于上述3D手表表盖的抛光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加工平面玻璃表盖时所采用的毛刷抛光的方式进行加工,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表盖背面向内凹的凹槽内R角位置的抛光很难接触,从而容易导致产品内R角无法抛光,存在毛边或裂纹导致产品无法满足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3D立体结构的曲面玻璃或双曲面玻璃的加工,通常也是采用热弯加工形成弯曲的曲面,相当于是先将玻璃高温加热到软化后进行热弯形成曲面的结构,但是,这种方式容易破坏玻璃的内部结构而影响产品的强度等性能。如现有的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822444A)公开的一种曲面玻璃的加工方法,将大块玻璃板材切割成预设尺寸的玻璃板,磨边后,进行热弯成型,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穿戴手表表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切割:根据手表表盖尺寸的要求,将板状的大块玻璃切割成预留抛光尺寸的手表表盖原片,且在所述手表表盖原片的背面开设出预留抛光尺寸的凹槽;B、正面抛光:对所述手表表盖原片的正面采用CNC抛光机的砂轮棒进行抛光处理一,从所述手表表盖原片的中部向外进行抛光磨除多余的材料,使正面形成向上凸起的弧面,且使所述手表表盖原片的正面与外周周向侧壁之间的夹角形成圆弧倒角;C、背面凹槽抛光:对手表表盖原片背面的凹槽的槽底和周向采用所述砂轮棒进行抛光处理二,且所述砂轮棒的磨头R角半径为0.7mm~0.9mm,经过抛光处理二后,使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槽底之间的夹角形成内R角,且使槽底呈弧面,所述槽底的弧面突向手表表盖原片的正面方向,所述砂轮棒R角的半径与所述内R角的半径相同,得到相应的3D穿戴手表表盖半成品;D、扫光:再采用毛刷对3D穿戴手表表盖半成品进行扫光处理,得到相应的成品3D穿戴手表表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穿戴手表表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处理一中所述砂轮棒的走线速度为1500转/min~2000转/min;所述抛光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海平,聂均红,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星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