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86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打毛磨头驱动装置、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置以及打毛工装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工进电机、抬刀电机和磨头电机驱动薄壁绝热层回转、打毛磨头自转以及打毛磨头沿薄壁绝热层轴线往复运动,实现了薄壁绝热层内壁的自动打毛处理,改变了原有人工手动的现状,提高了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打毛处理质量一致性,提高了打毛效率,降低了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打毛作业强度。层内表面打毛作业强度。层内表面打毛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固体发动机绝热层内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固体发动机绝热层内表面处理的目的主要为了实现绝热层和固体推进剂的有效粘接,最终保证固体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实现推进剂燃烧过程可控,保证固体发动机外壳结构完整。针对固体发动机所涉及的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处理工艺,国内大多采用打磨棒手工打毛的方式来处理,该处理方式质量一致性难以保证,且作业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能够实现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自动处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强度,优化打毛处理质量一致性。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打毛磨头驱动装置、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置以及打毛工装支撑装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打毛磨头驱动装置、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置以及打毛工装支撑装置驱动薄壁绝热层回转、打毛磨头自转以及打毛磨头沿薄壁绝热层轴线往复运动,实现了薄壁绝热层内壁的自动打毛处理,改变了原有人工手动的现状,提高了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打毛处理质量一致性,提高了打毛效率,降低了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打毛作业强度。
[0007]较佳的,所述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杆底座、丝杆和工进电机,所述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设备底座左端的上表面,所述丝杆与所述工进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座的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的圆周上,所述支撑杆底座的下方对称焊接有两组滑块,所述设备底座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导轨,两组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实现支撑杆在细筒薄壁绝热层内部进行工进打毛动作。
[0009]较佳的,所述设备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组轴承套,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轴承套转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丝杆转动的稳定性。
[0011]较佳的,所述打毛磨头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杆、抬刀电机、抬刀钢丝、磨头电机、软轴以及打毛磨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座上,所述抬刀电机和所述磨头电机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左端,所述抬刀钢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抬刀电机和所述打毛磨头连接,所述软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磨头电机和所述打毛磨头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毛磨头驱动装置来实现打毛磨头的抬刀、放刀动作以及磨头回旋动作。
[0013]较佳的,所述打毛磨头包括手柄、手柄抱爪以及带柄百叶轮。
[0014]较佳的,所述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卡盘电机、齿轮箱、卡盘和打毛工装,所述卡盘电机安装在所述设备底座的右端,所述齿轮箱输入输出轴分别连接所述卡盘电机和所述卡盘,所述卡盘的三爪夹具夹持所述打毛工装,所述打毛工装内设置有薄壁绝热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置实现打毛工装带动薄壁绝热层沿卡盘轴线回转。
[0016]较佳的,所述打毛工装支撑装置包括滑轨、支撑轮底座、锁紧轮以及支撑轮,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支撑轮底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锁紧轮和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轮底座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轮底座可在滑轨上沿打毛工装轴向对称滑动,保证支撑轮在支撑打毛工装过程中不影响打毛工装和卡盘的同轴度,支撑轮在完成对打毛工装的有效支撑后,通过锁紧轮来实现支撑轮底座的位置锁紧。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采取工进电机、抬刀电机和磨头电机驱动薄壁绝热层回转、打毛磨头自转以及打毛磨头沿薄壁绝热层轴线往复运动,实现了薄壁绝热层内壁的自动打毛处理,改变了原有人工手动的现状,提高了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打毛处理质量一致性,提高了打毛效率,降低了细筒薄壁绝热层内表面打毛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之二;
[0022]图3是本实用新中打毛工装支撑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中打毛磨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设备底座;2、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21、支撑杆底座;22、丝杆;23、工进电机;24、滑块;25、导轨;26、轴承套;3、打毛磨头驱动装置;31、支撑杆;32、抬刀电机;33、抬刀钢丝;34、磨头电机;35、软轴;36、打毛磨头;361、手柄;362、手柄抱爪;363、带柄百叶轮;4、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置;41、卡盘电机;42、齿轮箱;43、卡盘;44、打毛工装;45、薄壁绝热层;5、打毛工装支撑装置;51、滑轨;52、支撑轮底座;53、锁紧轮;54、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参考图1

4,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包括设备底座1,设备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2、打毛磨头驱动装置3、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
置4以及打毛工装支撑装置5。
[0028]参考图2,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2包括支撑杆底座21、丝杆22和工进电机23,工进电机23设置在设备底座1左端的上表面,丝杆22与工进电机2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支撑杆底座21的底部螺纹连接在丝杆22的圆周上,支撑杆底座21的下方对称焊接有两组滑块24,设备底座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导轨25,两组滑块24与导轨25滑动连接,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2实现支撑杆31在细筒薄壁绝热层45内部进行工进打毛动作;工进电机23选用伺服电机,实现工进速度的灵活调节和监控,丝杆22选用为常州飞彩传动有限公司生产的梯形不锈钢丝杆,规格为M40,导轨25选用上银生产的不锈钢直线导轨,规格为HGR45,宽度45mm,滑块24为直线导轨25配套规格,配套型号HGH45CA,支撑杆底座21为非标定制,工进电机23选择为西门子生产的V90系列伺服电机,功率为0.75Kw。
[0029]参考图2,为了增加丝杆22转动的稳定性,设备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组轴承套26,丝杆2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轴承套26转动连接。
[0030]参考图2和图4,打毛磨头驱动装置3包括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包括设备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2)、打毛磨头驱动装置(3)、打毛工装旋转驱动装置(4)以及打毛工装支撑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往复驱动装置(2)包括支撑杆底座(21)、丝杆(22)和工进电机(23),所述工进电机(23)设置在所述设备底座(1)左端的上表面,所述丝杆(22)与所述工进电机(2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座(21)的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22)的圆周上,所述支撑杆底座(21)的下方对称焊接有两组滑块(24),所述设备底座(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导轨(25),两组所述滑块(24)与所述导轨(25)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组轴承套(26),所述丝杆(2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轴承套(26)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固体发动机细筒薄壁绝热层的内表面打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毛磨头驱动装置(3)包括支撑杆(31)、抬刀电机(32)、抬刀钢丝(33)、磨头电机(34)、软轴(35)以及打毛磨头(36),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欢李辉祁伟吴国柱王奕凯王心军夏小峰吴少杰孙慷韩空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瑞赛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