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832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楼板渗水排除效率较低的问题,排水系统包括单立管,单立管的管身上开设排水孔,还包括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积水排除器和排水管,其中,积水排除器用于汇集、引导楼板层内的渗水进入排水管,排水管引导积水排除器输送的渗水经排水孔进入单立管,如上设置,通过积水排除器不仅能增大接收渗水的面积,其汇集作用还能加快渗水排放的速度,有效避免了积水长时间停留在楼板层中,并为提升排水系统的效率,对单立管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单立管设置的环形加固盘以及对整流器增设的支撑环等都可以在提升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小噪声、提升排水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中,由于排水时管道内流体的流动会导致管内气压变化,因此通常情况下,排水的方式为双立管排水形式,一根用于排放污水,一根用来通气以稳定排水管管内气压,但因为通气管道与排水管道之间接口有限,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排水时,流量小,排水噪音大,另外,当卫生间降板内的排水管道中有水渗漏或者卫生间内防水层未做好,室内的水将渗透到降板层中,若废水长时间停留在降板层中,十分容易滋生细菌,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采取的措施是在管道上设置排水预留孔,在发生渗水时,开挖楼板层,钻通预留孔进行排水,该手段不仅麻烦,排水的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楼板渗水排除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包括单立管,单立管的管身上开设排水孔,还包括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积水排除器和排水管,其中,
[0006]积水排除器用于汇集、引导楼板层内的渗水进入排水管;
[0007]排水管引导积水排除器输送的渗水经排水孔进入单立管。
[0008]优选的,单立管包括旋流三通和整流器,其中,
[0009]旋流三通包括开设在顶端的第一进水口和开设在管身的第二进水口,排水孔位于第二进水口的正下方;
[0010]整流器套接在旋流三通下端,整流器的管径自上而下减小。
[0011]优选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轴线相交处设置挡板。
[0012]优选的,单立管的中部管身设置多个支撑脚,多个支撑脚绕单立管的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3]优选的,单立管的中部管身设置一圈环形加固盘。
[0014]优选的,整流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外径相同的支撑环,多个支撑环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5]优选的,整流器的底部连接立管。
[0016]优选的,整流器的内壁上螺旋设置三个引流板,多个引流板相对整流器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积水排除器不仅能增大接收渗水的面积,其汇集作用还能加快渗水排放的速度,有效避免了积水长时间停留在楼板层中。
[0019]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轴线交汇处设置挡板,使得从横向的第二进水口进入的废水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向进入单立管中,阻挡第一进水口进入的废水反向进入第二进水口中,保证了废水的旋向一致,避免两股废水在交汇处形成水塞。
[0020]3、本技术提升了排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为下部的整流器加设了支撑环,并在单立管的管身上设置环形加固盘增加稳定性,支撑脚的设置,一方面起到了稳定结构的左右,另一方面在单立管不预埋时,还能够通过支撑脚与固定件配合将单立管固定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的右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俯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中整流器的俯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中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标号说明:
[0028]1‑
单立管,11

旋流三通,111

第一进水口,112

第二进水口,113

环形加固盘,114

支撑脚,115

挡板,12

整流器,121

支撑环,122

立管,123

引流板,
[0029]2‑
排水组件,21

积水排除器,211

渗水孔,22

排水管,
[0030]3‑
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附图1

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包括单立管1,单立管1的管身上开设排水孔3,还包括排水组件2,排水组件2包括积水排除器21和排水管22,其中,
[0034]积水排除器21用于汇集、引导楼板层内的渗水进入排水管22,积水排除器21可以是呈喇叭状的具有向上扩口的结构,大径端设置带渗水孔211的渗水板,也可以是本技术中示出的结构,一个具备倾斜延长面的腔体,该倾斜面即为渗水板并且板面朝上;
[0035]排水管22引导积水排除器21输送的渗水经排水孔3进入单立管1,进一步的还可设置排水管22的进水端向出水端倾斜向下,加快排除渗水的速度;
[0036]积水排除器21的作用均是利用扩口或倾斜面来增大接收渗水的面积,并且在汇集渗水之后,能够更好地集中引导渗水由排水管22排至单立管1中,加快了排放渗水的效率。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单立管1做预埋与不预埋处理均可,但积水排除器21需要通过排水管22延伸并预埋至楼板层中,才能起到排水作用,并且设置在楼板层的底部为最佳,楼板层的底部在施工时可以略作倾斜,让积水排除器21位于最低点,增加排水的
效率;为防止渗水孔211在预埋中被完全堵死,还可以为渗水孔211设置滤网阻挡,或者填充一些可降解材料,在施工时就填充好,在完成预埋后到投入使用前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是可以保证材料降解完成,渗水孔211重新疏通。
[0038]进一步的,对本技术中示出的积水排除器21的结构再做进一步说明,积水排除器21的顶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这种锥状的设置能够在预埋层中对压力进行良好的分散,渗水用的斜板上开设的渗水孔211呈矩阵分布,有利于均匀、大面积排水,该斜板与底面形成的夹角为45度,在保证斜面长度足够长、斜板面积足够大的同时保证了积水排除器21自身有足够的承载受力能力。
[0039]参照附图1、6,为提升单利管1的走水性能,对单立管1的结构做优化设置,具体来说,单立管1包括旋流三通11和整流器12,旋流三通11用于引导水流,整流器12用于稳定水流,其中,
[0040]旋流三通11包括开设在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包括单立管(1),所述单立管(1)的管身上开设排水孔(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组件(2),所述排水组件(2)包括积水排除器(21)和排水管(22),其中,所述积水排除器(21)用于汇集、引导楼板层内的渗水进入所述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引导积水排除器(21)输送的渗水经排水孔(3)进入单立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立管(1)包括旋流三通(11)和整流器(12),其中,所述旋流三通(11)包括开设在顶端的第一进水口(111)和开设在管身的第二进水口(112),所述排水孔(3)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112)的正下方;所述整流器(12)套接在所述旋流三通(11)下端,所述整流器(12)的管径自上而下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排积水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11)和第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术友杨明龙何谦罗强
申请(专利权)人: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