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5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包括床体结构、护栏结构和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床体结构等分成床体一、床体二和床体三,使每个床体独立进行调整,可调整呈不同的角度位置,使患者可处于不同的体位,并且在床体结构两侧各设置一组护栏结构,可防止患者坠床,保证安全,在床体结构底部还设置了支撑结构,该三个支撑脚可分别升降床体结构的三个部分,使床体结构可调整为椅子,并且三个支撑脚的高度也可调节,使床体结构可根据患者高矮调整高低,便于医生进行神经阻滞治疗,节省医生体力,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


[0001]本技术涉及治疗床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

技术介绍

[0002]在疼痛患者的脑、脊神经或内脏神经的节、根、干、丛或末梢等处的神经内或神经附近注入局部麻醉药或以物理方法阻断神经传导功能,以达到镇痛、治痛效果的治疗技术,称为神经阻滞。将治疗药物注射至病变部位或相应神经节,达到治疗效果,但有神经阻滞并发症的发生,故操作时必须熟悉局部解剖,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上、眶下、坐骨、指(趾)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以及星状神经节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等。
[0003]目前,在对患者进行不同部位的神经阻滞治疗时,需调整为相应的体位,由于现有的治疗床无法调整角度位置,因此,需要人工协助患者调整体位,非常麻烦,费时费力,并且现有的治疗床无法调整床体结构状态,也不便于根据患者高矮进行调节高低,不利于医生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该装置包括床体结构、护栏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床体结构包括床体一、床体二和床体三,所述床体一、床体二和床体三相互拼接成一体,所述床体结构侧边设置有护栏结构,所述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一、护栏二和护栏三,所述床体结构底部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一、支撑脚二和支撑脚三。r/>[0006]优选的,所述床体一、床体三均为相同结构,并且床体一和床体三均为床体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一,床体二为床体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三。
[0007]优选的,所述床体一上设置有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护栏结构设置有两组,在床体结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
[0009]优选的,所述护栏一和护栏三均为相同结构,并且护栏一和护栏三均为护栏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一,护栏二为护栏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三,所述护栏一、护栏二、护栏三分别与床体一、床体二和床体三侧边一一对应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脚一、支撑脚二和支撑脚三均为相同结构,并与床体一、床体二和床体三底部一一对应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护栏一、护栏二和护栏三为可收放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脚一、支撑脚二和支撑脚三为可升降调节结构。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4]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通过将床体结构等分成床体一、床体二和床体三,使每个床体独立进行调整,可调整呈不同的角度位置,使患者可处于不同的体位。
[0015]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在床体结构两侧各设置一组护栏结构,并且该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一、护栏二、护栏三,可独立拉起或放下,如进行头面颈肩部神经阻滞时,放下护栏一或护栏一、护栏二,拉起护栏二、护栏三或护栏三。如进行腰腿下肢神经阻滞时,放下护栏二、护栏三或护栏一、护栏二、护栏三,拉起护栏二、护栏三或护栏三,从而可防止患者坠床,保证安全。
[0016]优点3: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在床体结构底部设置了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一、支撑脚二、支撑脚三,三个支撑脚可分别升降床体结构的三个部分,使床体结构可调整为椅子,并且三个支撑脚的高度也可调节,使床体结构可根据患者高矮调整高低,便于医生操作,节省医生体力,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床体一

1、床体二

2、床体三

3、护栏一

4、护栏二

5、护栏三

6、支撑脚一

7、支撑脚二

8、支撑脚三

9、通孔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包括床体结构、护栏结构和支撑结构,床体结构包括床体一1、床体二2和床体三3,床体一1、床体二2和床体三3相互拼接成一体,床体结构侧边设置有护栏结构,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一4、护栏二5和护栏三6,床体结构底部安装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一7、支撑脚二8和支撑脚三9。
[0022]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一1、床体三3均为相同结构,并且床体一1和床体三3均为床体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一,床体二2为床体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三,方便进行调节。
[0023]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一1上设置有通孔10,方便患者俯卧位治疗时,可进行头部的放置。
[0024]进一步的,所述护栏结构设置有两组,在床体结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防止患者坠床。
[0025]进一步的,所述护栏一4和护栏三6均为相同结构,并且护栏一4和护栏三6均为护栏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一,护栏二5为护栏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三,护栏一4、护栏二5、护栏三6分别与床体一1、床体二2和床体三3侧边一一对应安装,可单独一个拉起或放下,使用便捷,更为实用。
[002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一7、支撑脚二8和支撑脚三9均为相同结构,并与床体一1、床体二2和床体三3底部一一对应安装,三个支撑脚可分别升降床体结构的三部分。
[0027]进一步的,所述护栏一4、护栏二5和护栏三6为可收放结构,使用时可拉起,防止患者坠床,不使用时,可收放下,不占用空间。
[002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一7、支撑脚二8和支撑脚三9为可升降调节结构为可升降调节结构,可根据患者高矮,便于医生操作,节省医生体力,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0029]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其工作原理如下;
[0030]第一,将床体结构等分成床体一1、床体二2、床体三3,使每个床体独立进行调整,可调整呈不同的角度位置,使患者可处于不同的体位,并且在床体一1上还设置有通孔10,方便患者俯卧位治疗时,可进行头部的放置;
[0031]第二,在床体结构两侧各设置一组护栏结构,该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一4、护栏二5、护栏三6,并且护栏一4和护栏三6均为相同结构,并且护栏一4和护栏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结构、护栏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床体结构包括床体一(1)、床体二(2)和床体三(3),所述床体一(1)、床体二(2)和床体三(3)相互拼接成一体,所述床体结构侧边设置有护栏结构,所述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一(4)、护栏二(5)和护栏三(6),所述床体结构底部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一(7)、支撑脚二(8)和支撑脚三(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一(1)、床体三(3)均为相同结构,并且床体一(1)和床体三(3)均为床体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一,床体二(2)为床体结构整体面积的五分之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一(1)上设置有通孔(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神经阻滞体位摆放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结构设置有两组,在床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杨晓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