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84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包括主体、机架、支撑底板、开槽主传动轴、弹簧、升降机构、打磨装置、夹持装置、电机、顶板,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开槽主传动轴,所述开槽主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可以使铜辊内面在进行开槽时,同时也能对其内表面进行有效打磨,使所开沟槽内表面比较光滑,可以使铜辊在被开槽时不会轻易滑落,能够精准开槽,通过将铜辊一侧插入圆形缺口模具的槽口内,将其牢牢卡住,因槽口的大小高度与铜辊一侧的大小刚刚好,所以能将其固定,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更好的使用前景。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
,具体为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是一种用于铜辊内部开槽的装置,目前铜辊应用于水泥厂或矿山设备,可以对陶瓷等矿料粉碎,还可以石头等常见物料,其是辊压机的关键零部件,为了提高铜辊的强度与硬度,一般采用在铜辊内壁设置沟槽,一般采用焊接沟槽。
[0003]现有的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0004]1.现有的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所开沟槽不够平整,容易使铜辊内面凹凸不平。
[0005]2.现有的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在开槽过程中铜辊极易滑落,导致开槽不便。
[0006]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以上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具备打磨,夹持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包括主体、机架、支撑底板、开槽主传动轴、弹簧、升降机构、打磨装置、夹持装置、电机、顶板,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开槽主传动轴,所述开槽主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开槽主传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打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夹持装置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
[0011]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配重块、螺纹槽、旋转轴、同心圆弧板、减震圈,所述螺纹槽位于配重块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旋转轴位于螺纹槽的一侧,所述同心圆弧板位于旋转轴的四周外表面,所述减震圈位于同心圆弧板的内侧。
[0012]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板、圆形缺口模具、固定孔、铜辊,所述圆形缺口模具位于固定板的上端,所述铜辊位于圆形缺口模具的一侧,所述固定孔位于铜辊的上方。
[0013]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螺纹槽,所述配重块的一侧通过螺纹槽与旋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减震圈与同心圆弧板之间设置有强力胶,所述减震圈的一侧通过强力胶与同心圆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圆形缺口模具之间设置有焊接块,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通过焊接块与圆形缺口模具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缺口模具与铜辊之间设置有槽口,所述圆形缺口模具的一侧通过槽口与铜辊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机架与开槽主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机架的上端通过凹槽与开槽主传动轴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与打磨装置之间设置有接口,所述弹簧的上端通过接口与打磨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通过设置的打磨装置,可以使铜辊内面在进行开槽时,同时也能对其内表面进行有效打磨,使所开沟槽内表面比较光滑,提高开槽的质量,通过旋转轴不停的在螺纹槽表面转动,从而带动同心圆弧板与铜辊内面所接触,并且打磨其内表面,通过提高转速将铜辊内面打磨光滑,而配重块与减震圈则是为了防止在打磨过程中装置发生震动或者晃动从而影响打磨效果,安全性能较高。
[0019]2、该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通过设置的夹持装置,可以使铜辊在被开槽时不会轻易滑落,能够精准开槽,通过将铜辊一侧插入圆形缺口模具的槽口内,将其牢牢卡住,因槽口的大小高度与铜辊一侧的大小刚刚好,所以能将其固定,而固定孔则是方便夹持装置与主体能够稳定连接,便于拆装,固定板则起到圆形缺口模具底板的稳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的打磨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的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的支撑底板的示意图。
[0024]图中:1、主体;2、机架;3、支撑底板;4、开槽主传动轴;5、弹簧;6、升降机构;7、打磨装置;701、配重块;702、螺纹槽;703、旋转轴;704、同心圆弧板;705、减震圈;8、夹持装置;801、固定板;802、圆形缺口模具;803、固定孔;804、铜辊;9、电机;10、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具体实施例一:
[0029]如图1

3所示,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包括主体1、机架2、支撑底板3、开槽主传动轴4、弹簧5、升降机构6、打磨装置7、夹持装置8、电机9、顶板10,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夹持装置8,夹持装置8的下方设置有开槽主传动轴4,开槽主传动轴4的下端设置有机架2,机架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3,开槽主传动轴4的一侧设置有打磨装置7,打磨装置7的下端设置有弹簧5,打磨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6,夹持装置8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0,顶板10的下方设置有电机9,机架2与开槽主传动轴4之间设置有凹槽,机架2的上端通过凹槽与开槽主传动轴4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弹簧5与打磨装置7之间设置有接口,弹簧5的上端通过接口与打磨装置7的下端固定连接。
[0030]具体实施例二:
[003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打磨装置7包括配重块701、螺纹槽702、旋转轴703、同心圆弧板704、减震圈705,螺纹槽702位于配重块701的一侧外表面,旋转轴703位于螺纹槽702的一侧,同心圆弧板704位于旋转轴703的四周外表面,减震圈705位于同心圆弧板704的内侧,配重块701与旋转轴703之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包括主体(1)、机架(2)、支撑底板(3)、开槽主传动轴(4)、弹簧(5)、升降机构(6)、打磨装置(7)、夹持装置(8)、电机(9)、顶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夹持装置(8),所述夹持装置(8)的下方设置有开槽主传动轴(4),所述开槽主传动轴(4)的下端设置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3),所述开槽主传动轴(4)的一侧设置有打磨装置(7),所述打磨装置(7)的下端设置有弹簧(5),所述打磨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6),所述夹持装置(8)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下方设置有电机(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7)包括配重块(701)、螺纹槽(702)、旋转轴(703)、同心圆弧板(704)、减震圈(705),所述螺纹槽(702)位于配重块(701)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旋转轴(703)位于螺纹槽(702)的一侧,所述同心圆弧板(704)位于旋转轴(703)的四周外表面,所述减震圈(705)位于同心圆弧板(704)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辊内面用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8)包括固定板(801)、圆形缺口模具(802)、固定孔(803)、铜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吉林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迈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