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梁吊具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37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桁梁吊具工装。钢桁梁吊具工装包括:吊装部,吊装部具有吊装侧、连接侧、边侧以及开口侧,吊装侧、边侧以及连接侧相互连接,吊装侧与连接侧相对分布,吊装侧与开口侧相邻分布,开口侧形成有第一矩形开口,吊装侧设置有吊环;以及支撑部,支撑部形成有第二矩形开口,支撑部与吊装侧和连接侧可拆卸地连接;当支撑部与吊装侧和连接侧连接时,第一矩形开口和第二矩形开口共同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钢桁梁,吊装侧、连接侧、边侧以及支撑部的壁面共同抵接于钢桁梁。的壁面共同抵接于钢桁梁。的壁面共同抵接于钢桁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桁梁吊具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吊装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桁梁吊具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需要对钢桁梁进行起吊时,一般会在钢桁梁上焊接吊耳,使得吊耳与吊具配合,才能对钢桁梁进行吊装。吊耳在厂内焊接,吊装完毕并安装完成后,吊耳又需要工人敲掉,敲掉后打磨,打磨后又要补漆,因此操作繁琐,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桁梁吊具工装,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桁梁吊具工装,钢桁梁吊具工装包括:
[0006]吊装部,所述吊装部具有吊装侧、连接侧、边侧以及开口侧,所述吊装侧、边侧以及连接侧相互连接,所述吊装侧与所述连接侧相对分布,所述吊装侧与所述开口侧相邻分布,所述开口侧形成有第一矩形开口,所述吊装侧设置有吊环;以及
[0007]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有第二矩形开口,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吊装侧和所述连接侧可拆卸地连接;
[0008]当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吊装侧和所述连接侧连接时,所述第一矩形开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开口共同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钢桁梁,所述吊装侧、所述连接侧、所述边侧以及支撑部的壁面共同抵接于所述钢桁梁。
[0009]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在未使用钢桁梁吊具工装时,吊装部和支撑部可分离放置;当需要使用钢桁梁吊具工装时,将吊装部的第一矩形开口由钢桁梁的一侧插入于钢桁梁中,将支撑部的第二矩形开口由钢桁梁的一侧插入于钢桁梁中,并将支撑部与所述吊装侧和所述连接侧连接,从而使得吊装部和支撑部能够稳定地支撑并固定钢桁梁,利用吊环与吊机配合,从而实现钢桁梁的吊装;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吊装部与支撑部之间可拆卸,故在完成吊装后,可将吊装部与支撑部拆卸,保证钢桁梁的外观整洁,上述方案较现有的通过在钢桁梁上焊接吊耳的方式而言,节省了焊接吊耳以及消吊耳的时间,通过由于吊装部与支撑部之间可拆卸,故可重复利用,能够有效地取消了因焊接和消吊耳造成的额外成本。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三连接件共同形成第二矩形开口;
[0011]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吊装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侧可拆卸地连接;
[0012]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吊装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侧地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边侧分别位于所述钢桁梁相对的两侧并分别抵接所述钢桁梁。
[0013]可选地,所述吊装侧形成有第一穿孔,所述连接侧形成有第二穿孔;
[0014]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形成有第四穿孔;
[0015]所述支撑部配置有螺栓和螺母;
[0016]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三穿孔对应,且所述吊装侧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0017]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四穿孔对应,且所述连接侧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的数量分别为三,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两组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穿过任意两个第三穿孔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吊装侧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0019]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的数量分别为三,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两组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穿过任意两个第四穿孔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连接侧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0020]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钢桁梁吊具工装可支撑固定尺寸不同的钢桁梁;示例性地,现在有两种尺寸的钢桁梁,其尺寸一大一小,若需要对较大尺寸的钢桁梁进行固定时,选取靠近第一矩形开口的两个第一穿孔和两个第二穿孔,靠近第二矩形开口的两个第三穿孔和两个第四穿孔,并通过螺栓和螺母一一连接;若需要对较小尺寸的钢桁梁进行固定时,选取远离第一矩形开口的两个第一穿孔和两个第二穿孔,远离第二矩形开口的两个第三穿孔和两个第四穿孔,并通过螺栓和螺母一一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连接侧配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三连接件配置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和所述第二橡胶垫用于支撑钢桁梁的底面。
[0022]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在吊装钢桁梁时,由于第一橡胶垫和所述第二橡胶垫的存在,故能够避免钢桁梁的底面与连接侧和第三连接件刚性接触,导致钢桁梁表面破损。
[0023]可选地,所述边侧配置有第三橡胶垫,所述第二连接件配置有第四橡胶垫,所述第三橡胶垫和所述第四橡胶垫用于支撑钢桁梁的侧面。
[0024]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在吊装钢桁梁时,由于第三橡胶垫和所述第四橡胶垫的存在,故能够避免钢桁梁的侧面与边侧和第二连接件刚性接触,导致钢桁梁表面破损;同时,第三橡胶垫和所述第四橡胶垫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提高钢桁梁吊具工装对钢桁梁的支撑作用,使得钢桁梁稳定地处于容纳腔中,避免钢桁梁在吊装过程中偏移。
[0025]可选地,所述连接侧配置有引导槽,所述第三连接件配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引导槽滑动配合。
[0026]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三连接件通过将定位块定位于引导槽中,并通过定位槽在引导槽中滑动,能够快速地将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与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对应,有效地提高支撑部与吊装部的连接效率。
[0027]可选地,所述吊装侧形成有第一螺杆,所述连接侧形成有第二螺杆;
[0028]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形成有第二螺孔;
[0029]所述支撑部配置有螺母,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本实施例中吊装部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施例中支撑部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实施例中吊装部和支撑部相互连接时的示意图。
[0034]图标:10

吊装部;11

吊装侧;12

连接侧;13

边侧;14

开口侧;15

吊环;16

第一穿孔;17

第二穿孔;18

第一橡胶垫;19

第三橡胶垫;20

引导槽;
[0035]30

支撑部;31

第一连接件;32

第二连接件;33

第三连接件;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桁梁吊具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部,所述吊装部具有吊装侧、连接侧、边侧以及开口侧,所述吊装侧、边侧以及连接侧相互连接,所述吊装侧与所述连接侧相对分布,所述吊装侧与所述开口侧相邻分布,所述开口侧形成有第一矩形开口,所述吊装侧设置有吊环;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有第二矩形开口,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吊装侧和所述连接侧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吊装侧和所述连接侧连接时,所述第一矩形开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开口共同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钢桁梁,所述吊装侧、所述连接侧、所述边侧以及支撑部的壁面共同抵接于所述钢桁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桁梁吊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三连接件共同形成第二矩形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吊装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侧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吊装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侧地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边侧分别位于所述钢桁梁相对的两侧并分别抵接所述钢桁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桁梁吊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侧形成有第一穿孔,所述连接侧形成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形成有第四穿孔;所述支撑部配置有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三穿孔对应,且所述吊装侧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宇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