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32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以及包覆在所述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外的碳包覆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获得的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正极材料具有良好且连续的电子导电层和离子传输路径,同时拥有稳定的高电压放电平台和大功率放电能力。该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正极材料有望在小型高电压热电池领域实现推广应用。电池领域实现推广应用。电池领域实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电池正极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电池是一种利用电池自身的加热系统将常温下不导电的固态电解质熔融成离子导体而工作的热激活一次储备电池。热电池具有激活时间短、脉冲放电能力强、储存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结构紧凑、不需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
[0003]热电池正极材料对电池容量、安全性、贮存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制约高比能长寿命热电池发展的瓶颈。目前,成熟的热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过渡金属硫化物(如FeS2、CoS2、NiS2),但是,由于单体电池实际放电电压低于2V的限制,过渡金属硫化物热电池的能量密度等关键性能的提升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电极电位在2V以上的高电位正极材料成为了热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部分金属氧化物因具有较高电极电位和良好热稳定性而成为热电池高电位正极材料的重点研究对象,但是由于其在传统电解质中与电解质发生相互反应,导致氧化物的实际放电容量往往偏低。
[0004]磷酸铁锂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杰出代表,具有热稳定性突出,安全性能高的优点,与传统热电池正极材料相比,其放电电压平台更高,有利于提升热电池体积比能量,因此该材料在热电池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磷酸铁锂在传统的熔盐电解质中以小电流密度进行放电时,表现出平稳的高电压平台和较高的放电容量。但是,由于磷酸铁锂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较低,大功率放电容量衰减严重,最终还是难以适应热电池的应用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的解决磷酸铁锂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较低,大功率放电容量衰减严重,难以适应热电池的应用条件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以及包覆在所述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外的碳包覆层。
[0007]优选地,所述氧化物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与所述碳包覆层形成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铁锂和所述二硫化铁的质量比为8:1~1:8。
[0008]优选地,所述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中包覆的碳层厚度为1nm~20nm。
[0009]优选地,所述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颗粒尺寸范围为2μm~20μm。
[0010]一种制备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1]分别将磷酸铁锂和二硫化铁粉末与碳源原料按照一定质量比称重;
[0012]将称取好的所述磷酸铁锂和所述二硫化铁粉末分别分散在Tris缓冲溶剂中,形成磷酸铁锂分散液和二硫化铁分散液,然后调节两种所述分散液的pH值,使其形成两种均匀的固

液悬浮体;
[0013]向两种所述固

液悬浮体中缓慢加入所述碳源原料,搅拌、离心分离,分别得到两种沉淀物;
[0014]将两种所述沉淀物进行烘干,加入LiF

LiCl

LiBr共晶盐在煅烧设备中进行煅烧,获得所述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
[0015]优选地,所述碳源原料为聚多巴胺;所述磷酸铁锂和所述二硫化铁粉末与所述碳源原料质量比为100:10

100:40。
[0016]优选地,所述Tris缓冲溶剂与所述磷酸铁锂或所述二硫化铁粉末的体积比为20:1~70:1;然后对两种所述分散液pH值进行调节,pH值范围为7

9。
[0017]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所述二硫化铁粉末和所述LiF

LiCl

LiBr共晶盐的质量比为1:8:1~8:1:1。
[0018]优选地,将两种所述沉淀物进行烘干的步骤中,烘干温度为50~80℃。
[0019]优选地,加入LiF

LiCl

LiBr共晶盐在煅烧设备中进行煅烧的步骤中,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2~8h;煅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的一种。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磷酸铁锂与二硫化铁进行复合碳包覆技术处理,能够大幅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及大功率放电能力;在小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具有可观的容量,解决磷酸铁锂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较低,大功率放电容量衰减严重,难以适应热电池的应用条件的问题。新型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正极材料在小型高电压热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电性能测试曲线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电性能测试曲线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电性能测试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以及包覆在所述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外的碳包覆层。
[0030]具体的,氧化物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与碳包覆层形成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其中,磷酸铁锂和二硫化铁的质量比为8:1~1:8;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中包覆的碳层厚度为1nm~20nm;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
合材料颗粒尺寸范围为2μm~20μm。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能够大幅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及大功率放电能力,解决磷酸铁锂电子电导率较低的问题。
[0031]一种制备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
[0032]S1:称取物料备用:分别将磷酸铁锂和二硫化铁粉末与碳源原料按照一定质量比称重;其中,碳源原料为聚多巴胺;磷酸铁锂和二硫化铁的质量比为8:1~1:8;磷酸铁锂和二硫化铁粉末与聚多巴胺质量比为100:10

100:40。
[0033]S2:分散物料:将称取好的磷酸铁锂和二硫化铁粉末分别分散在Tris缓冲溶剂中,形成磷酸铁锂分散液和二硫化铁分散液,然后调节两种分散液的pH值,将磷酸铁锂分散液和二硫化铁分散液的pH值调整至7

9的范围内,使其形成两种均匀的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以及包覆在所述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外的碳包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与所述碳包覆层形成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铁锂和所述二硫化铁的质量比为8:1~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中包覆的碳层厚度为1nm~2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磷酸铁锂/二硫化铁复合材料颗粒尺寸范围为2μm~20μm。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高电压热电池用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磷酸铁锂和二硫化铁粉末与碳源原料按照一定质量比称重;将称取好的所述磷酸铁锂和所述二硫化铁粉末分别分散在Tris缓冲溶剂中,形成磷酸铁锂分散液和二硫化铁分散液,然后调节两种所述分散液的pH值,使其形成两种均匀的固

液悬浮体;向两种所述固

液悬浮体中缓慢加入所述碳源原料,搅拌、离心分离,分别得到两种沉淀物;将两种所述沉淀物进行烘干,加入LiF

LiCl

LiBr共晶盐在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馨张梦起王贺伟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