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93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灯烤管的钢带传输装置。它由一对由轴连接的主动轮、一对由轴连接的被动轮、一对固定有传输片的平行钢带、三条平面导轨组成,主、被动轮上设有凸头,钢带上设有能与凸头啮合的孔,平面导轨略高于钢带,两条钢带分别设在三条平面导轨之间,整个装置与水平面有一倾斜角,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调试简便,保温性能好以及灯管不易破损等优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荧光灯烤管机的钢带传输装置,尤其是由带轮、钢带、传输片及平面导轨组成的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现在使用的传输装置为主要包含一系列转轴的传输器,它使工件(即灯管)一个工位一个工位地向前移动,在每一个工位上的工件在转轴摩擦力的作用下自转,工件在工位之间的移动则利用重力下推或设在转轴上的缺口的作用步进,上述一系列转轴往往为50~60根以上的细长转轴,且需一套传动装置,故其结构复杂,调试繁琐,加热区中的轴承存在不易润滑,加热区热量易散失,以及工件在移动过程中易撞击破损等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调试简便的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它可提高工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完好率。为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由周面上设有凸头的主动轮和被动轮、固定了传输片的钢带、设在高于钢带而低于传输片顶部的平面导轨组成的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在钢带上设有与主、被动轮的凸头啮合的凸头孔。为了更好地保证荧光粉的烘烤质量,本技术可采用一对平行钢带传动,三条平面导轨分别将一对平行钢带夹在其间,且平面导轨高于钢带而低于传输片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采用了钢带传输,省去了现在使用的烤管传输机构的一系列细长转轴和一套传动装置,故具有结构简单,调试简便、保温效果好等优点。由于本装置中的固定有传输片的钢带以及平面导轨的作用,使灯管能够平稳地通过加热炉区,它既避免了受撞击,提高了灯管在烘烤中的完好率,又保证了灯管能在高温区内有足够的预热,保温、退火时间。另外,若因应力而导致灯管自行裂损,也可自动输送出来,具有易清除裂损灯管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采用一对平行的不锈钢带(3)和(4)传动,在其上设有能与带轮相啮合的孔,并在其上点焊一系列传热片(5),传输片间距为1.5~2倍灯管直径,主动轮(1)和被动轮(2)分别采用轴(12)和轴(13)连接的一对带轮,在带轮的周面上均布12个球头短销(14),三条由不锈钢或铸铁制成的长条形平面导轨(7)、(8)和(9)略高于钢带(3)和(4),使灯管在传输片之间且只与平面导轨(7)、(8)和(9)接触,上述的一对钢带(3)和(4)分别安置在三条平面导轨(7)、(8)和(9)之间。为有利于灯管的自转,整个装置(即主、被动轮所在的中心平面)与水平面倾斜3°~5°,并使平面导轨(7)、(8)和(9)贯穿加热炉区,在该装置的一侧设有上料板(10),另一侧设有下板(11)。这样,当灯管(6)由上料板(10)进入传输片(5)之间时,在传输片(10)和平面导轨(7)、(8)和(9)的共同作用下,使灯管(6)发生自转及向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荧光灯烤管机的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包括上、下料板,其特征在于它由主动轮、被动轮、钢带、传输片和平面导轨组成,主动轮及被动轮的周面上设有凸头,钢带上有与凸头啮合的凸头孔,钢带上还固定了传输片,平面导轨高于钢带而低于传输片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荧光灯烤管机的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包括上、下料板,其特征在于它由主动轮、被动轮、钢带、传输片和平面导轨组成,主动轮及被动轮的周面上设有凸头,钢带上有与凸头啮合的凸头孔,钢带上还固定了传输片,平面导轨高于钢带而低于传输片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烤管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采用一对平行钢带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有为朱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