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节流阀、双电机冷却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181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节流阀、双电机冷却系统以及车辆,该所述温控节流阀的阀体为热胀冷缩材料制成的套筒,所述套筒的贯通孔构成用于冷却液流通的流通孔,且所述流通孔的横截面面积S1为S1>S2,其中,S2为所述套筒的筒壁的横截面面积。由于温控节流阀的轴线位于所述流通孔中,在初始状态下温控节流阀处于连通状态,工作工况下,温控节流阀受热膨胀后,流通孔连通定位孔的部分的开度也必然增大,且受热膨胀后连通关系不会受影响,该温控节流阀根据材料的热胀冷缩原理调节流通孔的大小即阀口的开度,从而改变可通过的流量,实现流量调节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节流阀、双电机冷却系统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电机冷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温控节流阀、双电机冷却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驱动电机与发电机所构成的双电机冷却系统中,由于驱动电机和发电机产热不同导致驱动电机和发动机在同一时刻的冷却需求不同,需要冷却液进行流量分配,目前的冷却系统通常有两种冷却液分配形式:一种的流量分配比是由固定油道直径的决定的,且不可改变,在任何模式下,两个电机的冷却油量分配比始终相同,难以覆盖所有工况,造成冷却资源的浪费,增大系统的负担。一种通过配置多个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器件,通过传感器感应电机温度需求,经过控制单元判断,发送指令至控制两个电机油道开度的电磁阀,改变电磁阀开度,进而实现可变流量比的分配,但该系统需要额外增加温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电磁阀、线束等原件,因此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零部件的制造难度,增加成本、增加电信号传递问题的质量风险。
[000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流量控制调节方案配合控制系统的电信号进行实施,存在系统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控节流阀、双电机冷却系统以及车辆,。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控节流阀,所述温控节流阀的阀体为热胀冷缩材料制成的套筒,所述套筒的贯通孔构成用于冷却液流通的流通孔,且所述流通孔的横截面面积S1为S1>S2,其中,S2为所述套筒的筒壁的横截面面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流通孔和所述阀体共轴线。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为圆柱套筒,且所述流通孔为圆孔,所述流通孔的孔径为D,且D/d≥1,其中d为所述阀体的壁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流通孔的孔径D为所述阀体的壁厚d的1至3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热胀冷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PR、尼龙。
[0010]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冷却系统,所述双电机包括驱动电机和发电机,所述双电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上述的温控节流阀,所述冷却组件的输入口和输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发电机连通,所述温控节流阀用于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或所述发电机的壳体的冷却液入口通道中,且所述温控阀的流通孔与所述冷却组件的输出口连通。
[0011]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驱动电机、发电机和上述的双电机冷却系统,所述双电机冷却系统用于对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发电机进行冷却。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和/或所述发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冷却组
件的输出口的接头,冷却液入口通道设置于所述接头中,所述接头中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入口通道连通的定位孔,所述温控节流阀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孔中,且所述温控节流阀的流通孔与所述冷却液入口通道至少部分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温控节流阀共轴线,且所述流通孔的轴线位于所述冷却液入口通道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流通孔和所述冷却液入口通道均为圆孔,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冷却液入口通道共轴线设置,所述流通孔的孔径D<D1,其中,D1为所述冷却液入口通道的孔径。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温控节流阀,温控节流阀的阀体为热胀冷缩材料制成的套筒,套筒的中心贯通孔构成用于冷却液流通的流通孔,温控节流阀的阀体为热胀冷缩材料制成的套筒,套筒上开设有贯通的流通孔,套筒的轴线位于流通孔中,只要初始状态下温控节流阀处于连通状态,工作工况下,温控节流阀受热膨胀后,流通孔的开度也必然增大,且受热膨胀后连通状态不会受影响,保证温控节流阀所在的位置始终保持连通,该温控节流阀根据材料的热胀冷缩原理调节流通孔的大小即阀口的开度,从而改变可通过的流量,实现流量调节的功能;且流通孔的横截面面积S1为S1>S2,其中,S2 为所述套筒的筒壁的横截面面积,以保证阀体的自身强度。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电机冷却系统,双电机包括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双电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上述的温控节流阀,冷却组件的输入口和输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驱动电机和发电机连通,用于输入输出冷却液。温控节流阀用于安装在驱动电机和/或发电机的壳体的冷却液入口通道中,且温控阀的流通孔与冷却组件的输出口连通,通过将温控节流阀直接至于电机的壳体中,阀体与壳体直接进行热量传递,温控节流阀实时感知所在电机的温度变化,并根据材料的热胀冷缩原理相应地热胀冷缩改变流通孔的孔径,以调节温控节流阀的开度,从而改变两个电机的冷却液流量配比,具体的:温控节流阀所在电机的温度升高,温控节流阀开度增大,冷却组件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该处流阻减小,流量分配增加;反之,温度降低,温控节流阀缩小,减小流量的分配。本专利技术的双电机冷却系统,通过温控节流阀的热胀冷缩自动适配冷却需求,在冷却泵功率一定时,可以优化冷却油的分布。
[0017]相比于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元件等实现温度感知调节开度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温控节流阀直接感知温度变化进行热胀冷缩以根据不同时刻的冷却需求自适应调节开度,无需额外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元件,双电机冷却系统设计简单、且零部件的制造难度低,无需信号传递,避免电信号传递问题导致的质量风险,该双电机冷却系统成本低,且根据电机的发热量和冷却需求自调节油路分配,覆盖所有工况,降低了系统的负担,避免了冷却资源的浪费。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驱动电机、发电机和上述的双电机冷却系统,双电机冷却系统用于对驱动电机和发电机进行冷却。由于该车辆配置上述的双电机冷却系统,可以通过温控节流阀实现双电机的冷却液分配调节,自然具备上述所有有益效果,无需额外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元件,避免增加双电机冷却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零部件的制造难度,通过温控节流阀的热胀冷缩自动适配冷却需求,无需信号传递,避免电信号传递问题导致的质量风险,该双电机冷却系统成本低,且根据电机的发热量和冷却需求自调节油路分配,覆盖所有工况,降低了系统的负担,避免了冷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温控节流阀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双电机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车辆中温控节流阀非工作工况下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的温控节流阀受热膨胀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施例3提供车辆中接头与冷却液入口通道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

温控节流阀,11

阀体,12

流通孔;2

驱动电机,21

驱动电机壳体; 3

发电机,31

发电机壳体;4

冷却组件,41

冷却泵,42

散热器;5

定位孔;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节流阀的阀体为热胀冷缩材料制成的套筒,所述套筒的贯通孔构成用于冷却液流通的流通孔,且所述流通孔的横截面面积S1为S1>S2,其中,S2为所述套筒的筒壁的横截面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孔和所述阀体共轴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圆柱套筒,且所述流通孔为圆孔,所述流通孔的孔径为D,且D/d≥1,其中d为所述阀体的壁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孔的孔径D为所述阀体的壁厚d的1至5倍。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控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胀冷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PR、尼龙。6.一种双电机冷却系统,所述双电机包括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控节流阀,所述冷却组件的输入口和输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发电机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柯孟龙余秋石郭振戈余家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