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恒温混水阀及地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227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恒温混水阀及地暖系统,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调节阀芯、温感阀芯、顶杆、过载弹簧和复位弹簧,当通入所述温感阀芯处的水温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温感阀芯受热膨胀且推动所述顶杆上移,所述过载弹簧的弹力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以使所述过载弹簧推动所述顶杆,并带动所述调节阀芯下移,进而打开所述回水阀口,使来自地暖的低温回水通过所述回水阀口,并通过所述混合通道且与热水混合,再通过所述混水出口排出并引入地暖,进而实现恒温混水,保证地暖的整体舒适性和节能性,避免热水温度过高而影响地暖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恒温混水阀及地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恒温混水阀及地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0003]地暖一般是通过分集水器与热源直接连接,即热源所提供的高温热水直接通过人集水器进入地暖盘管进行循环供热,当热源的温度不可调节或温度不稳定时,会出现热源提供的高温热水的温度高于地暖要求的最高温度,进而影响地暖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温度不可调节也使地暖的整体舒适性和节能性都有所降低。另外现有的地暖系统只存在一种安装方式,无法根据各种环境进行施工调整,降低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温度自动调节,且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自动恒温混水阀及地暖系统,其中所述地暖系统可根据现场不同的环境进行施工调整,有效提升使用效率。
[0005]一种自动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调节阀芯、温感阀芯、顶杆、过载弹簧和复位弹簧,所述调节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部,且所述调节阀芯上部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可启闭的回水阀口,所述调节阀芯下部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可启闭的进水阀口,所述调节阀芯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调节阀芯上下部的混合通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高温进水口、混水出口、回水进口和回水出口,所述高温进水口和所述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进水阀口相对,所述回水进口和所述回水出口分别与所述回水阀口相对,所述温感阀芯连接于所述调节阀芯的下部,所述温感阀芯上连接所述顶杆,所述顶杆穿设所述调节阀芯,且与位于所述调节阀芯上部的所述过载弹簧相对,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调节阀芯的下部,且为所述温感阀芯提供复位力,当通入所述温感阀芯处的水温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温感阀芯受热膨胀且推动所述顶杆上移,所述过载弹簧的弹力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以使所述过载弹簧推动所述顶杆,并带动所述调节阀芯下移,进而打开所述回水阀口。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台阶部,所述调节阀芯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且所述调节阀芯下部和所述台阶部之间形成可启闭的进水阀口,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封闭,且所述温感阀芯和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内。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环形的阻隔部,所述阻隔部抵接在所述调节阀芯的外壁上,所述回水进口和所述回水出口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且所述回水进口和所述回水出口位于所述阻隔部的上部,所述高温进水口和所述混水出口位于所述阻隔部的下部。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温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混水出口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管道远离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开口,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过载弹簧位于所述密封组件内。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阀杆、固定座和活塞,所述固定座套接于所述阀杆外部,且所述固定座螺接于所述开口,所述阀杆朝向所述第一管道的一侧开设有容纳部,所述过载弹簧和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容纳部内,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过载弹簧和所述顶杆之间。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阀芯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形成可启闭的回水阀口。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固定于所述阀杆上。
[0013]一种地暖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自动恒温混水阀,还包括水泵和多通管件,所述混水出口连通所述水泵,所述水泵远离所述混水出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多通管件。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万向弯头,所述万向弯头分别与所述高温进水口、所述回水进口或所述回水出口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6]当引入地暖的热水温度过高时,利用所述温感阀芯的膨胀性能,以及所述过载弹簧的弹力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要素,以使所述调节阀芯下移,来打开所述回水阀口和调小所述进水阀口开度,进而来降低温度。另外,当热水温度继续升温,所述温感阀芯的膨胀行程可使所述调节阀芯关闭所述进水阀口,以阻隔热水进入地暖中,而造成热水温度过高而影响地暖的使用寿命。而当温度过低时,所述调节阀芯上移,来调小所述回水阀口和增大所述进水阀口开度,进而来提高温度,甚至关闭所述回水阀口来提高引入地暖的热水温度。自动化程度高,利用所述温感阀芯根据温度及时调节所述回水阀口和所述进水阀口的启闭,进而实现恒温混水,保证地暖的整体舒适性和节能性,避免热水温度过高而影响地暖的使用寿命。
[00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的左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1中沿A

A向剖视图;
[0022]图5为图2中沿B

B向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所述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所述地暖系统的轴测图;
[0025]图8为本技术所述地暖系统的主视图;
[0026]图9为本技术所述地暖系统的左视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所述万向弯头和堵头安装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所述万向弯头和堵头安装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所述万向弯头和堵头安装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技术所述万向弯头和堵头安装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0自动恒温混水阀、110阀体、111第一管道、112第二管道、113台阶部、114阻隔部、1101高温进水口、1102混水出口、1103回水进口、1104回水出口、120调节阀芯、121混合通道、122固定板、1221通孔、1201回水阀口、1202进水阀口、130温感阀芯、140顶杆、150过载弹簧、160复位弹簧、170密封组件、171阀杆、1711容纳部、172固定座、173活塞、174调节旋钮、200水泵、300多通管件、400万向弯头、510堵帽、520温压一体表、530高温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3]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恒温混水阀(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10)、调节阀芯(120)、温感阀芯(130)、顶杆(140)、过载弹簧(150)和复位弹簧(160),所述调节阀芯(120)位于所述阀体(110)内部,且所述调节阀芯(120)上部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可启闭的回水阀口(1201),所述调节阀芯(120)下部与所述阀体(110)之间形成可启闭的进水阀口(1202),所述调节阀芯(120)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调节阀芯(120)上下部的混合通道(121),所述阀体(110)上开设有高温进水口(1101)、混水出口(1102)、回水进口(1103)和回水出口(1104),所述高温进水口(1101)和所述混水出口(1102)分别与所述进水阀口(1202)相对,所述回水进口(1103)和所述回水出口(1104)分别与所述回水阀口(1201)相对,所述温感阀芯(130)连接于所述调节阀芯(120)的下部,所述温感阀芯(130)上连接所述顶杆(140),所述顶杆(140)穿设所述调节阀芯(120),且与位于所述调节阀芯(120)上部的所述过载弹簧(150)相对,所述复位弹簧(160)位于所述调节阀芯(120)的下部,且为所述温感阀芯(130)提供复位力,当通入所述温感阀芯(130)处的水温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温感阀芯(130)受热膨胀且推动所述顶杆(140)上移,所述过载弹簧(150)的弹力大于所述复位弹簧(160)的弹力,以使所述过载弹簧(150)推动所述顶杆(140),并带动所述调节阀芯(120)下移,进而打开所述回水阀口(12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恒温混水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10)包括第一管道(111)、第二管道(11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111)和所述第二管道(112)之间的台阶部(113),所述调节阀芯(120)位于所述第一管道(111)内,且所述调节阀芯(120)下部和所述台阶部(113)之间形成可启闭的进水阀口(1202),所述第二管道(112)远离所述第一管道(111)的一端封闭,且所述温感阀芯(130)和所述复位弹簧(160)位于所述第二管道(112)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恒温混水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11)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环形的阻隔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超丰王江李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斯耐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