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膜UV哑光油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61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膜UV哑光油墨,该手机膜UV哑光油墨包括:有机硅杂化树脂、改性四官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膜UV哑光油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油墨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膜UV哑光油墨。

技术介绍

[0002]手机膜又称手机美容膜、手机保护膜,是可用于装裱手机机身表面、屏幕及其他有形物体的一种冷裱膜,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手机屏幕保护膜、手机机身保护膜;功能由最初的单纯防刮保护膜到推出功能型保护膜系列可分为:防窥膜、镜子膜、AR膜、磨砂膜、高清膜、防刮保护膜、3D膜、手机机身防刮花保护膜、钻石膜、钢化膜等。而在手机膜加工工艺中,手机膜的印刷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目前的手机膜加工中,经过印刷后的手机膜依据实际需求需要进行烫金以及喷码加工。
[0003]然而,现有的手机膜印刷工艺中,印刷固化后的油墨层硬度不足,导致手机膜表面的耐磨性能下降,并且影响后续的烫金以及喷码工序的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手机膜油墨固化后,油墨层硬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机膜UV哑光油墨。
[0005]一种手机膜UV哑光油墨,该手机膜UV哑光油墨包括有机硅杂化树脂、改性四官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滑石粉、硅油、PE蜡粉、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184以及510阻聚剂;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0~20份的有机杂化树脂;35~45份的改性四官聚酯;3~13份的环氧树脂;3~13份的聚氨酯;5~1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8份的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9份的滑石粉;1~5份的硅油;2~7份的PE蜡粉;0.8~1.5份的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4~9份的184;0.1~0.6份的510阻聚剂。
[0006]其中,有机杂化树脂是在光敏有机硅树脂PSUA中引入正硅酸乙酯、乙醇以及去离子水进行反应,再滴加硅偶联剂制得硅溶胶后,加入TPGDA以及光引发剂1173充分混合而制得。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0~15份
的有机杂化树脂;35~40份的改性四官聚酯;3~8份的环氧树脂;3~8份的聚氨酯;5~10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5份的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6份的滑石粉;1~3份的硅油;2~4份的PE蜡粉;0.8~1.1份的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4~6份的184;0.1~0.4份的510阻聚剂。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5~20份的有机杂化树脂;40~45份的改性四官聚酯;8~13份的环氧树脂;8~13份的聚氨酯;10~1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5~8份的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6~9份的滑石粉;3~5份的硅油;4~7份的PE蜡粉;1.1~1.5份的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6~9份的184;0.4~0.6份的510阻聚剂。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0~12.5份的有机杂化树脂;35~37.5份的改性四官聚酯;3~5.5份的环氧树脂;3~5.5份的聚氨酯;5~7.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4份的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5份的滑石粉;1~2份的硅油;2~3份的PE蜡粉;0.8~1.0份的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4~5份的184;0.1~0.2份的510阻聚剂。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7.5~20份的有机杂化树脂;42.5~45份的改性四官聚酯;10~13份的环氧树脂;10~13份的聚氨酯;12.5~1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7~8份的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7~9份的滑石粉;4~5份的硅油;5~7份的PE蜡粉;1.2~1.5份的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7~9份的184;0.5~0.6份的510阻聚剂。
[0011]上述的手机膜UV哑光油墨引入了有机硅杂化改性树脂,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手机膜UV哑光油墨印刷于手机膜表层时,能够有效增强手机膜的柔韧性、耐化学性、耐刮耐磨性能以及硬度,从而使得油墨在附着于手机膜表面时同时满足耐刮、可烫金以及可喷码的性能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3]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手机膜UV哑光油墨,该手机膜UV哑光油墨包括:有机硅杂化树脂、改性四官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滑石粉、硅油、PE蜡粉、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184以及510阻聚剂;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0~20份的有机杂化树脂;35~45份的改性四官聚酯;3~13份的环氧树脂;3~13份的聚氨酯;5~1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8份的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4~9份的滑石粉;1~5份的硅油;2~7份的PE蜡粉;0.8~1.5份的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4~9份的184;0.1~0.6份的510阻聚剂。
[0014]其中,有机杂化树脂是在光敏有机硅树脂PSUA中引入正硅酸乙酯、乙醇以及去离子水进行反应,再滴加硅偶联剂制得硅溶胶后,加入TPGDA以及光引发剂1173充分混合而制得。
[0015]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本专利技术的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5份的有机杂化树脂;在本实施例中,该有机杂化树脂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化学性以及耐刮耐磨性能,并且硬度高,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手机膜UV哑光油墨印刷于手机膜表层时,能够有效增强手机膜的柔韧性、耐化学性、耐刮耐磨性能以及硬度,从而使得油墨在附着于手机膜表面时同时满足耐刮、可烫金以及可喷码的性能需求。
[0016]40份的改性四官聚酯;在本实施例中,该改性四官聚酯为UV树脂,其具有优秀的流平性能,并且丰满度好以及表面固化块,从而能够改善哑光油墨的固化效率,减少油墨表层氧阻聚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手机膜印刷的良率。
[0017]8份的环氧树脂;在本实施例中,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其添加到本专利技术的油墨中能够有效提升油墨的耐化学性能,尤其耐碱性更加优秀,并且其能够提升油墨层在手机膜基层表面的附着力,从而提高油墨层的耐刮性能。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膜UV哑光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硅杂化树脂、改性四官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滑石粉、硅油、PE蜡粉、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184以及510阻聚剂;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0~20份的所述有机杂化树脂;35~45份的所述改性四官聚酯;3~13份的所述环氧树脂;3~13份的所述聚氨酯;5~15份的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8份的所述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9份的所述滑石粉;1~5份的所述硅油;2~7份的所述PE蜡粉;0.8~1.5份的所述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4~9份的所述184;0.1~0.6份的所述510阻聚剂;其中,所述有机杂化树脂是在光敏有机硅树脂PSUA中引入正硅酸乙酯、乙醇以及去离子水进行反应,再滴加硅偶联剂制得硅溶胶后,加入TPGDA以及光引发剂1173充分混合而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膜UV哑光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组分包括:10~15份的所述有机杂化树脂;35~40份的所述改性四官聚酯;3~8份的所述环氧树脂;3~8份的所述聚氨酯;5~10份的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5份的所述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6份的所述滑石粉;1~3份的所述硅油;2~4份的所述PE蜡粉;0.8~1.1份的所述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4~6份的所述184;0.1~0.4份的所述510阻聚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膜UV哑光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手机膜UV哑光油墨的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光姚加圣滕志淼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巨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