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油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1508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米油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加热的步骤;晶种生成的步骤,在晶种诱导物质的存在下,使所述原料稻米油降温至25℃以上以生成晶种;晶体形成的步骤,将含有所述晶种的原料稻米油再降温至不高于5℃,以形成平均粒径大于30μm的晶体;固液分离的步骤,以得到处理后的稻米油。以得到处理后的稻米油。以得到处理后的稻米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米油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植物油的处理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稻米油的处理或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米糠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保健功能,被誉为“天然营养宝库”。稻米油属于米糠深加工产品,其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最为接近人类的膳食推荐标准,且含有丰富的VE、角鲨烯、谷甾醇和阿魏酸等成分,是国际上公认天然绿色的健康油脂。有资料显示,长期食用稻米油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因此,稻米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0003]稻米毛油色泽深、酸值高、杂质多、成分复杂,因此精炼工艺比较复杂,尤其是稻米油中固脂含量较高,例如,含有较高含量的硬脂酸以及棕榈酸等,在低温下容易出现固体析出而使得体系变浑浊。目前,米糠油精炼工艺一般采用传统化学精炼或物理精炼方法,主要包括脱胶、碱炼或物理脱酸、脱色、脱蜡、脱脂和脱臭六个工序。另外国标GB19112

2003中只对一级米糠油规定了“0℃条件下储藏5.5小时仍保持澄清透明”的要求。
[0004]进一步为了满足上述技术要求,即在冷冻保藏时避免凝固或者固体析出,并提高稻米油的冷冻时间,通常采用的方法主是增加精练工艺以对稻米油进行脱脂处理。典型的方法包括采用2~3次的脱脂处理,或者在常规脱色的基础上增加一道高温脱色等处理方法。
[0005]引用文献1公开了一种米糠油精制方法,其包括:脱臭工艺,脱酸脱色工艺,第一精制工艺,脱饱和酯工艺,经过冬化脱脂工艺以得到最终的精制米糠油。其在脱色工艺后至少进行一次额外的高温脱色处理。在脱脂工艺中,升温至32~35℃,然后进入结晶阶段,以1.5~2℃/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12℃~15℃,然后以0.3~0.5℃/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3℃,进入养晶阶段,并于3℃恒温养晶14h,之后进入冬化过滤机过滤,过滤压力≤0.2Mpa,冬化脱脂完毕即制得精制的米糠油。
[0006]引用文献2公开了对米糠油进行脱脂的方法,对于一级米糠油,精炼后,酸值(KOH)在1~3mg/g,冷却到30℃,泵入脱脂结晶罐,经24h缓慢均匀冷却到0~2℃,保温养晶48h。在养晶过程中采用慢速搅拌。养晶过程中容许温度略回升2~5℃,然后用硅藻土预涂过的过滤机过滤,预涂层的滤压在0.06MPa左右,过滤温度设定在25℃。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使用两次结晶过滤的方式进行脱脂。另外,对于三、四级米糠油,可以在脱蜡脱色处理中对于固脂进行去除。
[0007]如上所述,目前存在的处理过程或脱脂过程不仅需要增加设备和人工投入,同时生产效率明显降低,产能下降。因此,仍然需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经济的脱脂方法。
[0008]引用文献:
[0009]引用文献1:CN103805337A
[0010]引用文献2:“植物油冬化脱蜡脱脂”,左青等,《中国油脂》,2016年第6期,41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2]尽管目前为了满足各种标准的规定,在稻米油的制备或者精炼过程中,采用了各种脱蜡、脱脂的手段,一方面,为了满足冷冻测试的需要,尽量的脱除低温凝固的固体成分,因此,采用了多次或多种分离手段,或者是延长养晶的时间(通常高于48h),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以及人工投入,另一方面,在结晶后的固液分离中,由于晶体形貌而造成了在固液分离时,例如对过滤操作造成不便或困难而可能明显降低了生产效率。
[001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米油的处理方法,尤其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涉及对稻米油中在冷藏(例如5℃以下,或0℃以下)条件容易凝固或结晶的成分的分离、去除方法。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同时能够以合适的固体物质晶体形貌进而能够高效率的将这些晶体从稻米油中进行分离。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根据专利技术人长期研究发现,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6][1].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稻米油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7]加热的步骤,以溶解原料稻米油中的固体组分;
[0018]晶种生成的步骤,在晶种诱导物质的存在下,使所述原料稻米油降温至25℃以上以生成晶种;
[0019]晶体形成的步骤,将含有所述晶种的原料稻米油降温至不高于5℃,以形成平均粒径大于30μm的晶体;
[0020]固液分离的步骤,以得到处理后的稻米油。
[0021][2].根据[1]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的步骤中的所述晶种诱导物质在所述加热的步骤之前、之中或之后的任意的一个或多个时机加入到所述原料稻米油中。
[0022][3].根据[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晶种诱导物质包括一种或多种甘油三酯,优选地,其脂肪酸组成满足棕榈酸C16:0或硬脂酸C18:0不低于60%;或者,所述晶种诱导物质的熔点为50~80℃。
[0023][4].根据[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晶种生成的步骤中,所述晶种诱导物质的用量,以晶种诱导物质和原料稻米油的总量计为0.5~3质量%。
[0024][5].根据[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晶种生成的步骤中降温包括以下程序:
[0025]i)在晶种诱导物质最高关键温度点T
s
+5℃以上的温度范围,以3℃/h以上的降温速率降温;
[0026]ii)在晶种诱导物质最高关键温度点T
s
+5℃至T
s

5℃的温度范围,以不高于5℃/h的降温速率降温。
[0027][6].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T
s
±
5℃温度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温度点恒温1h以上。
[0028][7].根据[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晶体形成的步骤中降温包括以下程序:
[0029]i

)在原料稻米油的最高关键温度点T
c
+5℃以上的温度范围,以2~5℃/h的降温速率降温;
[0030]ii

)在原料稻米油的最高关键温度点T
c
+5℃至T
c

5℃的温度范围,以1~2℃/h的降温速率降温。
[0031][8].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T
c
±
5℃的温度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温度点恒温2h以上。
[0032][9].根据[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晶种生成的步骤以及晶体形成的步骤的总处理时间为不超过34h。
[0033][10].此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根据以上[1]~[19]任一项所述方法得到的稻米油,其中,所述的稻米油依据GB/T 17756标准而得到的冷冻测试时间大于50min。
[003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如下的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米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加热的步骤,以溶解原料稻米油中的固体组分;晶种生成的步骤,在晶种诱导物质的存在下,使所述原料稻米油降温至25℃以上以生成晶种;晶体形成的步骤,将含有所述晶种的原料稻米油降温至不高于5℃,以形成平均粒径大于30μm的晶体;固液分离的步骤,以得到处理后的稻米油。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步骤中的所述晶种诱导物质在所述加热的步骤之前、之中或之后的任意的一个或多个时机加入到所述原料稻米油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种诱导物质包括一种或多种甘油三酯,优选地,其脂肪酸组成满足棕榈酸C16:0或硬脂酸C18:0不低于60%;或者,所述晶种诱导物质的熔点为50~8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种生成的步骤中,所述晶种诱导物质的用量,以晶种诱导物质和原料稻米油的总量计为0.5~3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种生成的步骤中降温包括以下程序:i)在晶种诱导物质最高关键温度点T
s
+5℃以上的温度范围,以3℃/h以上的降温速率降温;ii)在晶种诱导物质最高关键温度点T
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孙悦王勇朱振南姜元荣
申请(专利权)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