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部件及电极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7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部件及电极球囊导管,所述电极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收容结构;所述收容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收容结构内,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一者为正电极,另一者为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一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电连接。如此设置,使得电极部件为单层排布,降低了电极球囊导管的通过尺寸,使得电极球囊导管的通过尺寸更细,更接近预扩球囊的尺寸,防止电极球囊导管介入时,发生难以通过甚至组件折断的现象。发生难以通过甚至组件折断的现象。发生难以通过甚至组件折断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部件及电极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电极部件及电极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血管成形术是采用机械方法使得狭窄的血管腔恢复原有尺寸的手术方法,传统的血管成形术常采用球囊导管物理性的扩张狭窄病变,使血管重新畅通。但是在球囊扩张时容易造成血管外膜撕裂损伤。利用液电效应间接地粉碎尿路或胆道中的钙化沉积物或“结石”的方法可用于破坏病变血管壁上附着的钙化灶结构,即可以将液电碎石技术应用在血管成形术中。液电碎石技术的原理是液体在高压强电场下迅速汽化形成蒸汽泡并向外膨胀,气泡破裂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并作用于液体周围环境。基于液电效应破坏钙化灶的结构的原理,在球囊内安置电极部件,电极部件通过导管内部铺设的电线等与外部的脉冲电源连接,当球囊被放置在血管的钙化区域附近时,在电极部件上施加高压脉冲形成冲击波,冲击波通过球囊内部的导电液体的传播,冲击球囊壁和钙化区域。反复的脉冲可以破坏钙化灶的结构,扩张狭窄血管,而不损伤周围的软组织,可以避免传统血管成形术中球囊扩张而造成血管壁损伤的问题。
[0003]目前,由于电极球囊导管的电极为多层排布,使得导管外径增加,通过性差。当电极球囊导管介入人体后,其遇到血管狭窄区域易发生难以通过的情况,若多次尝试介入则可能会致使近端与远端连接处的海波管发生折断。
[0004]因此,开发出一种电极部件,电极部件设置于电极球囊导管,使得电极球囊导管的通过尺寸更细、通过尺寸更接近预扩球囊的尺寸,防止电极球囊导管介入时,发生难以通过甚至组件折断的现象,已成为电极部件或者电极球囊导管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部件及电极球囊导管,使得电极球囊导管的通过尺寸更细、通过尺寸更接近预扩球囊的尺寸,以解决电极球囊导管在介入时发生难以通过甚至组件折断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极部件,用于电极球囊导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收容结构;所述收容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收容结构内,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一者为正电极,另一者为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一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电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的形状匹配所述收容结构的形状。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呈环形的结构,围绕所述电极球囊导管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呈片状设置。
[0009]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收容结构,每个所述收容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匹配设置。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采用粘贴、印刷、电镀、3D打印或者气相沉积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电极球囊导管上。
[0011]可选的,所述电极部件还包括绝缘连接件,所述绝缘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相对位置。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绝缘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绝缘连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绝缘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均同层布置于所述电极球囊导管上。
[0013]可选的,所述绝缘连接件铺设于所述收容结构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接件上。
[0014]可选的,所述收容结构贯通所述第一电极设置,或者,所述收容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具有微米级的尖端,所述尖端呈群峰状。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极部件,用于电极球囊导管,包括:第一电极及复数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复数个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分别嵌入所述复数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一者为正电极,另一者为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一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电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为环形结构,套设于所述电极球囊导管,所述第二电极为圆形片状,所述复数个第二电极沿所述第一电极的周向均匀布置。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绝缘连接件固定相互位置。
[0019]可选的,所述绝缘连接件铺设于所述收容空间,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连接件上。
[00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极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内导管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极部件;所述球囊套设于所述内导管外,所述球囊在充盈液的充盈和抽取下沿径向扩张或收缩;所述电极部件设置于所述内导管上,且位于所述球囊的内部,用于与一高压发生处理装置连接。
[0021]可选的,所述电极球囊导管还包括柔性电路层,所述柔性电路层设置于所述内导管上;所述柔性电路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柔性电路层与所述高压发生处理装置连接。
[0022]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极部件及电极球囊导管中,所述电极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收容结构;所述收容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收容结构内,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一者为正电极,另一者为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一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电连接。如此设置,使得电极部件为单层排布,降低了电极球囊导管的通过尺寸,使得电极球囊导管的通过尺寸更细,更接近预扩球囊的尺寸,防止电极球囊导管介入时,发生难以通过甚至组件折断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3]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极球囊导管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内导管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的电路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高压发生单元的简化等效电路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极球囊导管及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的流程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极球囊导管及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的安全运行流程图。
[0030]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电极部件的示意图。
[0031]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电极部件的另一示意图。
[0032]图8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电极部件的示意图。
[0033]图8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电极部件的另一示意图。
[003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极部件的第一电极的尖端的示意图。
[0035]附图中:
[0036]100

球囊,1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部件,用于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收容结构;所述收容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收容结构内,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一者为正电极,另一者为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一高压发生处理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的形状匹配所述收容结构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呈环形的结构,围绕所述电极球囊导管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呈片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收容结构,每个所述收容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匹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采用粘贴、印刷、电镀、3D打印或者气相沉积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电极球囊导管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件还包括绝缘连接件,所述绝缘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相对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绝缘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绝缘连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绝缘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均同层布置于所述电极球囊导管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铺设于所述收容结构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接件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结构贯通所述第一电极设置,或者,所述收容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德常兆华岳斌季晓飞迟天玺李恺姚映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旋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