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能导丝系统与能量导丝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634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能导丝系统与能量导丝,能量导丝包括推送段以及显影段。推送段的第一端用于与主机或手柄相连,推送段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显影段包括芯轴以及设于芯轴外部的包覆层,芯轴与包覆层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端为一体化结构,另一个采用金属显影材料制作,推送段的弹性模量大于显影段的弹性模量。在工作时,显影段在推送段的驱动下进入到病变部位,并能将推送段的能量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其中,由于芯轴与包覆层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端相连并与推送段为一体化结构,即通过连续的无焊接一体式结构减少了产品的整体机械结构应力集中点。避免产品在应力集中点快速失效,从而保证了能量导丝能够安全稳定地传递机械声能。地传递机械声能。地传递机械声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能导丝系统与能量导丝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声能导丝系统与能量导丝。

技术介绍

[0002]慢性病完全闭塞病变种类较多,本文将具体以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简称CTO)为例进行展开介绍,它是当前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证实大多数CTO病变都存在前向或逆向侧支循环,使闭塞血管段远端保持一定的血液供应,但即使侧支循环建立充分,功能上也仅相当于90%狭窄血管的血供,仅能勉强维持静息状况下的心肌存活及冬眠心肌的血供,而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患者便产生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运动耐量降低等表。成功开通CTO病变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左室功能,稳定心肌的电活动,进而增强患者对未来冠脉事件的耐受力。CTO病变在所有冠脉病变中大约占30%左右,与一般的复杂病变相比,CTO病变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如何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是大家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0003]随着介入器械的改进、经验的积累及对CTO病变理论的新认识,近年来CTO成功率有所提升,许多大的国际介入中心CTO的成功率大于90%,但总体成功率尚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分析CTO失败的因素,导丝不能通过(占63%

92%)高居第一,包括不能穿透闭塞近端/远端纤维帽,进入假腔,或穿孔;其次是球囊不能通过(10%),最后为不能扩张病变(5%)。因此,CTO病变的成功开通与导丝的成功选择、应用密不可分。此外,CTO血管内介入开通治疗一般手术时间长、造影剂用量多、X线曝光量大,可能增加患者造影剂肾病、放射性皮肤损害、脑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同时对长期从事CTO血管内介入开通治疗的术者健康亦有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技术改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和x线曝光量。
[0004]传统地,使用冲击波、超声波等有源类能量协助导丝通过的方式逐渐成熟,通常的开通CTO病变的技术包括前向导丝开通技术与逆向导丝开通技术,通常情况下,开通CTO病变首选前向导丝技术,因为通常相对安全,而逆向导丝技术只应用于前向导丝技术失败后的次要选择,因为手术操作时间长,射线暴露大,应用对比剂多且易出现并发症。然而,目前的导丝都是通过材料和结构实现直径细,远端硬等特性来通过钙化严重,纤维帽坚硬的CTO病变,对操作要求较高,并且目前的导丝不能满足各种慢性病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声能导丝系统与能量导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能量导丝,所述能量导丝包括:
[0007]推送段,所述推送段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主机或手柄相连,所述推送段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以及
[0008]显影段,所述显影段包括芯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芯轴外部的包覆层,所述芯轴与所述包覆层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端为一体化结构,另一个采用金属显影材料制作,所述
推送段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显影段的弹性模量。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显影材料包括金、铂、钨、铱、锇、铼、钯、钽、铂金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和铂镍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推送段的材质选自于镍钛合金、镍钛基合金、铁基合金、不锈钢或钴基合金。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轴与所述推送段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包覆层采用金属显影材料制作,并通过电镀或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设于所述芯轴的外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轴包括变径段与平直段,所述变径段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推送段的第二端与所述平直段;所述变径段的外径在沿着远离于所述推送段的方向上呈减小趋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径段的外壁面与其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a,a为15
°
~40
°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的外壁上形成有螺旋结构。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远离于所述推送段的所述芯轴的端部外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部,所述凸部环绕所述芯轴的一端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凸部沿着所述芯轴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凸部的间隙大小为0.8mm~1.2mm。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导丝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主机或手柄相连的接口,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推送段的第一端相连。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在靠近于所述推送段的方向上呈减小趋势;和/或,靠近于所述推送段的所述连接段一端端面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段的外壁面上设有连通所述插孔与所述连接段外部的注胶孔,所述推送段的第一端插入到所述插孔内部并与所述连接段粘接相连。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段的长度为6cm~40cm;所述显影段的直径为0.2mm~0.8mm;所述显影段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推送段的直径。
[0019]一种声能导丝系统,所述声能导丝系统包括所述的能量导丝,还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第一端相连。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能导丝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手柄,所述主机通过导线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端相连。
[0021]上述的声能导丝系统与能量导丝,在工作时,显影段在推送段的驱动下进入到病变部位,并能将推送段的能量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其中,由于芯轴与包覆层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端相连并与推送段为一体化结构,即通过连续的无焊接一体式结构减少了产品的整体机械结构应力集中点。避免产品在应力集中点快速失效,从而保证了能量导丝能够安全稳定地传递机械声能。进而,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通过将能量导丝的远端区域(即能量导丝远离于手柄的部位)直径缩小来辅助进入迂曲病变段而导致刺穿血管的不良现象,即本实施例中的能量导丝相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此外,显影段采用了金属显影材料,该金属材料的柔韧性较好,能使得推送段的弹性模量小于显影段的弹性模量,从而能有利于显影段到达迂曲病变部位,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金属显影材料具有良好的X

ray不透明度,在手术过程中帮助术者精确定位能量导丝位置。其次,显影性的金属材料的密度相对较大,所以相比于同体积尺寸的传统能量导丝,能量导丝在远端区域更重,进而
对于同样的波源在传至远端区域后,纵波的振幅会减小,帮助能量导丝稳定运作。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导丝包括:推送段,所述推送段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主机或手柄相连,所述推送段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以及显影段,所述显影段包括芯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芯轴外部的包覆层,所述芯轴与所述包覆层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端为一体化结构,另一个采用金属显影材料制作,所述推送段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显影段的弹性模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显影材料包括金、铂、钨、铱、锇、铼、钯、钽、铂金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或铂镍合金;和/或,所述推送段的材质选自于镍钛合金、镍钛基合金、铁基合金、不锈钢或钴基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与所述推送段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包覆层采用金属显影材料制作,并通过电镀或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设于所述芯轴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包括变径段与平直段,所述变径段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推送段的第二端与所述平直段;所述变径段的外径在沿着远离于所述推送段的方向上呈减小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段的外壁面与其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a,a为15
°
~40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外壁上形成有螺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若衡刘沛丰岳斌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旋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