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74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其可以在车辆停止时抑制辐射热对于排气传感器的影响,并且可以在车辆行驶时使排气传感器冷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在安装至车辆的排气管上的排气传感器的安装部,设有阻隔来自排气系统的热的隔热板,隔热板具有在周向方向包围排气传感器的壁部,壁部的高度具有在车辆行驶时吹至排气传感器的行驶风的流向的上游侧低于下游侧的构造。侧低于下游侧的构造。侧低于下游侧的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具备内燃机的车辆,在排气管具有排气传感器,用来检测来自内燃机的排气气体中的氧浓度、NO
x
浓度、及温度等各种排气气体的状态。排气传感器,以如下方式安装于排气管:传感器部贯通排气管的管壁,配置于排气管的内部,且传感器主体配置于排气管的外部。
[0003]排气传感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车辆停止时来自排气系统的高温辐射热的影响,设于导线与传感器主体之间的橡胶部分等老化。因此,以往,为了阻隔车辆停止后来自排气系统的辐射热,而实施一种技术:在针对排气管的排气传感器的安装部,安装一种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具有包围整个传感器主体的壁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先行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999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8]但是,在以往的隔热板结构中,由于包囲排气传感器的整个传感器主体的壁部,导致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也被遮挡。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行驶风未吹至传感器主体,导致传感器主体冷却不充分,在车辆停止后因为热传递,热量传递至橡胶部分,从而耐热性降低。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可以在车辆停止时抑制辐射热对于排气传感器的影响,且可以在车辆行驶时使排气传感器冷却。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1](1)、本技术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在安装至车辆的排气管(例如,后述的排气管3)上的排气传感器(例如,后述的排气传感器1)的安装部(例如,后述的安装部13),设有阻隔来自排气系统的热的隔热板(例如,后述的隔热板2),并且,前述隔热板具有在周向方向包围前述排气传感器的壁部(例如,后述的壁部22),前述壁部的高度具有在前述车辆行驶时,吹至前述排气传感器的行驶风的流向的上游侧低于下游侧的构造。
[0012]根据上述(1),利用壁部来阻隔在车辆停止时对排气传感器产生影响的辐射热,藉此可以抑制辐射热对于排气传感器的影响,并且可以在车辆行驶时,使行驶风自壁部高度较低的上游侧吹向排气传感器,因此可以使排气传感器冷却。
[0013](2)、在(1)所述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中,可在前述壁部的上端设置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例如,后述的凸缘部23)。
[0014]根据上述(2),可藉由凸缘部,将在车辆停止时传向排气传感器的辐射热导离排气
传感器,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热对排气传感器的影响。
[0015](3)、在(2)所述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中,前述凸缘部可具有缺口部(例如,后述的缺口部24),所述缺口部用以决定前述隔热板相对于前述排气传感器的轴周围的位置。
[0016]根据上述(3),在将排气传感器安装于排气管时,可利用缺口部来决定隔热板的位置,从而可防止隔热板一起旋转,而容易将壁部高度较低侧配置于行驶风的上游侧。
[0017](4)、在(3)所述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中,前述缺口部可设于前述凸缘部中的离前述排气传感器最远的部位。
[0018]根据上述(4),在利用缺口部决定隔热板的位置时,不易受到由力矩所带来的负荷,从而能够以较小的力来决定隔热板的位置。
[0019](5)、在(3)或(4)所述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中,前述缺口部,可具有自前述壁部的周缘朝向内侧的一对直线部(例如,后述的直线部24a)、及将前述一对直线部彼此连接为圆弧状的R部(例如,后述的R部24b)。
[0020]根据上述(5),能够以直线部来承受决定隔热板的位置时的负荷,因此能够稳定地决定位置,并且连接直线部彼此的部分形成R部,藉此,避免应力集中,抑制决定位置时的隔热板变形的效果也得以提高。
[0021](技术的效果)
[0022]根据本技术,可提供一种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其可以抑制在车辆停止时辐射热对排气传感器的影响,并且可以在车辆行驶时使排气传感器冷却。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出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隔热板安装于排气传感器的状态的正视图。
[0024]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隔热板的立体图。
[0025]图3是在图2中以虚线圈出的X部的放大图。
[0026]图4是示出应用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的车辆行驶时的图。
[0027]图5是示出应用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的车辆停止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将隔热板安装于排气传感器的状态的正视图。排气传感器1例如为氧传感器等,所述氧传感器安装于车辆的排气管3(参照图4及图5)。排气传感器1,具有圆柱轴状的传感器主体11、及设于传感器主体11的前端的传感器部12。传感器部12配置于排气管3的内部。排气传感器1,在传感器主体11与传感器部12之间,具有对应排气管3的安装部13。在该安装部13安装有阻隔来自排气系统的热的隔热板2。
[0029]如图1及图2所示,隔热板2具有:座板部21,其以包围排气传感器1的安装部13的方式配置;壁部22,其自座板部21的外周缘竖起;及,凸缘部23,其自壁部22的上端向外侧延
伸。
[0030]座板部21,与排气传感器1的传感器主体11为同轴状,形成为在与传感器主体11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圆板状。在座板部21的中央设有供传感器主体11插通的开口部21a。
[0031]壁部22,设为遍及座板部21的整个外周缘,在周向方向包围排气传感器1的传感器主体11。壁部22以自座板部21的外周缘向外侧展开的方式,以倾斜状竖起。即,壁部22,以高度越高越远离传感器主体11的方式倾斜。
[0032]在图1及图2中,以箭头表示的方向D1、D2,示出在车辆行驶时朝向排气传感器1的行驶风的方向。D1方向(图1中的右侧)表示行驶风的上游侧。D2方向(图1中的左侧)表示行驶风的下游侧。壁部22沿着该行驶风的流向具有不对称形状。具体而言,壁部22的距离座板部21的高度,形成为行驶风的流向的上游侧(D1方向侧)低于下游侧(D2方向侧)。藉此,隔热板2的壁部22,朝向行驶风的上游侧,使排气传感器1的传感器主体11大范围暴露。
[0033]壁部22的高度,以自行驶风的流向的上游侧至前述下游侧连续变高的方式变化。即,壁部22具有自行驶风的下游侧向上游侧倾斜地切断的形状。
[0034]凸缘部23设置于壁部22的上端,向外侧延伸。具体而言,凸缘部23,自壁部22的上端的周缘部,遍及壁部22的整个周边,朝向排气传感器1的径向的外侧以特定宽度突出。
[0035]如图2所示,在凸缘部23的一部分设有缺口部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其在安装至车辆的排气管上的排气传感器的安装部,设有阻隔来自排气系统的热的隔热板,并且,前述隔热板具有在周向方向包围前述排气传感器的壁部,前述壁部的高度为,在前述车辆行驶时吹至前述排气传感器的行驶风的流向的上游侧低于下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其中,在前述壁部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传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