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36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属于海洋装备领域。包括支撑柱,支撑柱顶部通过旋转支撑单元安装有横梁架单元,横梁架单元包括横梁主轴、主横梁和配重横梁;主横梁上安装有起吊机构、液压缸和旋转吊臂单元,配重横梁上安装有主配重、控制柜和旋转配重单元;旋转吊臂单元包括旋转吊臂轴,旋转吊臂轴中部安装有链轮一,底部安装有旋转吊臂;旋转配重单元包括副配重轴,副配重轴顶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液压马达,中部安装有链轮二,底部通过水平连接管连接副配重;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液压缸固定端铰接于主横梁上,输出端铰接于链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固定投放装置能够稳定定向投放、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要认识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就要进行海洋调查。高新技术的海洋装备是海洋调查的重要保障。海洋自然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与生物、地质、化学要素以及物理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固有光学特性与物理环境的关系尤其密切,获取海洋水体的固有光学量意义重大。为发现海洋新现象、验证海洋新理论和满足海洋科学发展需求,在研究海域获取稳定、可靠的海洋固有光学量数据(主要包括:吸收系数、衰减系数、散射系数、体散射函数)至关重要。
[0003]现有技术在进行海洋固有光学量剖面投放时,主要是采用单臂吊和龙门吊。单臂吊的稳定性差,易摆动,而龙门吊体积庞大且定位差,难以保证光学设备的定位、定向投放的要求。且在极端海况下,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难以保证航次观测时的要求。设计一套专业的投放设备来保障固有光学测量系统投放的定位、定向并且实现小型、简便、廉价的要求,对于海洋光学现场观测有重要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以达到稳定定向投放、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力的目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通过旋转支撑单元安装有横梁架单元,所述横梁架单元包括与旋转支撑单元连接的横梁主轴,以及固定于横梁主轴上的主横梁和配重横梁,所述主横梁和配重横梁呈180
°
安装,所述旋转支撑单元上安装有液压刹车;所述主横梁上安装有起吊机构、液压缸和旋转吊臂单元,所述配重横梁上安装有主配重、控制柜和旋转配重单元;所述旋转吊臂单元包括竖直安装于主横梁末端的旋转吊臂轴,所述旋转吊臂轴中部安装有链轮一,底部水平安装有旋转吊臂;所述旋转配重单元包括竖直安装于配重横梁上的副配重轴,所述副配重轴顶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液压马达,中部安装有链轮二,底部通过水平连接管连接副配重,所述副配重与旋转吊臂的旋转方向相同,但与主横梁在平面方向上的夹角相反;所述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液压缸固定端铰接于主横梁上,输出端铰接于所述链条上。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支撑单元包括旋转支撑轴和设置于旋转支撑轴外部的中间支撑体,所述旋转支撑轴上端通过螺栓和螺母一与横梁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轴下端位于支撑柱顶部的凹槽内,所述中间支撑体底部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轴和中间支撑体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推力球轴承一、隔离套、深沟球轴承一、套筒一和深沟球轴承二,所述旋转支撑轴下端固定有双螺母。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起吊机构包括绞车、主定滑轮、副定滑轮、绳索和吊钩,所述绞车和主定滑轮安装于主横梁上,所述副定滑轮安装于旋转吊臂末端,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绞车上,另一端绕过主定滑轮、穿过旋转吊臂轴的中心孔,再绕过副定滑轮与吊钩连接。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吊臂轴外设置套筒二,所述套筒二固定于主横梁的端部,所述旋转吊臂轴上部设置螺母二,所述旋转吊臂轴与套筒二之间设置推力球轴承二和深沟球轴承三。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副配重轴外设置套筒三,所述套筒三固定于配重横梁上,所述副配重轴上部设置螺母三,所述副配重轴与套筒三之间设置推力球轴承三和深沟球轴承四。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横梁上设置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与控制柜之间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与液压缸之间通过液压管路连接。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压刹车安装于旋转支撑轴的轴肩上。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柜通过绞车控制线连接绞车。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压马达带动链轮、链条旋转,从而旋转吊臂实现360
°
旋转,而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获得船体表面与海洋表面位置的交换;(2)液压缸一端与主横梁铰接,另一端与链条铰接,通过液压缸的支撑作用缓冲由于海风或船体颠簸导致的旋转吊臂晃动引起的整个装置的振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3)旋转配重单元上的副配重块与旋转吊臂的旋转方向相同但与主横梁在平面方向上的夹角相反,从而实现主横梁的平衡;(4)通过液压刹车实现横梁架单元与船体航向的夹角的固定与变换,从而变更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投放位置;(5)传感器支架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且每根钢管都钻有通孔,防止钢管在海洋深处由于海水压力而发生变形;每一根不锈钢管和传感器夹具表面都涂装为黑色,避免对传感器的测量造成影响;传感器支架上布置多处铅块以配重。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横梁架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旋转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液压刹车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旋转吊臂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旋转吊臂轴部分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旋转配重单元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液压缸的限位开关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撑柱;2、横梁架单元;3、旋转支撑单元;4、旋转吊臂单元;5、旋转配重单元;6、起吊机构;7、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8、横梁主轴;9、主横梁;10、配重横梁;11、斜拉杆;12、三通电磁阀;13、液压缸;14、主配重;15、控制柜;16、控制线;17、液压管路;18、旋转支撑轴;19、中间支撑体;20、螺栓;21、螺母一;22、推力球轴承一;23、隔离套;24、深沟球轴承一;25、套筒一;26、深沟球轴承二;27、双螺母;28、液压刹车;29、刹车片;30、制动器本体;31、活塞;32、液压油;33、旋转吊臂轴;34、链轮一;35、旋转吊臂;36、套筒二;37、螺母二;38、推力球轴承二;39、深沟球轴承三;40、副配重轴;41、联轴器;42、液压马达;43、键;44、链轮二;45、水平连接管;46、副配重;47、链条;48、套筒三;49、螺母三;50、推力球轴承三;51、深沟球轴承四;52、绞车;53、主定滑轮;54、副定滑轮;55、绳索;56、吊钩;57、绞车控制线;58、同轴缆;59、传感器支架;60、传感器夹具;61、铅块;62、传感器;63、固定杆;64、限位开关;65、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7的固定投放装置,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通过旋转支撑单元安装有横梁架单元,所述横梁架单元包括与旋转支撑单元连接的横梁主轴,以及固定于横梁主轴上的主横梁和配重横梁,所述主横梁和配重横梁呈180
°
安装,所述旋转支撑单元上安装有液压刹车;所述主横梁上安装有起吊机构、液压缸和旋转吊臂单元,所述配重横梁上安装有主配重、控制柜和旋转配重单元;所述旋转吊臂单元包括竖直安装于主横梁末端的旋转吊臂轴,所述旋转吊臂轴中部安装有链轮一,底部水平安装有旋转吊臂;所述旋转配重单元包括竖直安装于配重横梁上的副配重轴,所述副配重轴顶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液压马达,中部安装有链轮二,底部通过水平连接管连接副配重,所述副配重与旋转吊臂的旋转方向相同,但与主横梁在平面方向上的夹角相反;所述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液压缸固定端铰接于主横梁上,输出端铰接于所述链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固有光学量测量系统的固定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单元包括旋转支撑轴和设置于旋转支撑轴外部的中间支撑体,所述旋转支撑轴上端通过螺栓和螺母一与横梁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轴下端位于支撑柱顶部的凹槽内,所述中间支撑体底部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轴和中间支撑体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推力球轴承一、隔离套、深沟球轴承一、套筒一和深沟球轴承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富陈磊赵宇佳孟俊敏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