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84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清水池、清洗池、沉淀池、电解池和消毒池,所述清水池内部设置水泵,且水泵顶部设置输水管,所述清洗池设置在清水池右侧,且清洗池内部设置过滤筛,所述沉淀池设置在清洗池右侧,且沉淀池顶部设置沉淀剂盛放筒,所述电解池设置在沉淀池右侧,且沉淀池顶部设置电解器,所述消毒池设置在沉淀池右侧,且消毒池底部设置排放管,所述消毒池顶部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底部设置输气管。该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处理程度高,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废料收集方便。同时废料收集方便。同时废料收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相关
,具体为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沟污泥,亦称排水管道污泥,是指排水管道养护中疏通清捞上来的沉积物,管道内的沉积物既有随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入管道输送系统的颗粒物和杂质,也有道路降尘、垃圾以及一些建设工地排放的泥浆等。目前,我国城市对通沟污泥进行处理的处理系统通常在中转场地设置一个储泥池,将通沟污泥集中统一收集及储存于储泥池中,当储泥池中的通沟污泥量达到一定量时,再通过抓斗从储泥池中抓取污泥输送至下一步进行后续处理。
[0003]但是,在对通沟污泥进行处理时,处理程度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废料收集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对通沟污泥进行处理时,处理程度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废料收集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清水池、清洗池、沉淀池、电解池和消毒池,所述清水池内部设置水泵,且水泵顶部设置输水管,所述清洗池设置在清水池右侧,且清洗池内部设置过滤筛,所述沉淀池设置在清洗池右侧,且沉淀池顶部设置沉淀剂盛放筒,所述电解池设置在沉淀池右侧,且电解池顶部设置电解器,所述消毒池设置在电解池右侧,且消毒池底部设置排放管,所述消毒池顶部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底部设置输气管。
[0006]优选的,所述水泵设置在清水池底部右侧中央位置,且水泵顶部的输水管的出水口与清洗池左侧顶部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清洗池底部呈漏斗形结构,且清洗池底部设置排泥泵,且过滤筛为不锈钢矩形框架内置不锈钢丝网结构,且过滤筛的尺寸与清洗池的内部尺寸一致,且过滤筛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L形板挂在清洗池的左右侧壁顶部,且清洗池右侧壁设置有溢流口,并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
[0008]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且漏斗形结构底部设置排泥泵,且沉淀池左侧开有与清洗池连通的溢流口,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且沉淀剂盛放筒底部的输剂管与沉淀池顶部连通,且沉淀池右侧设置溢流口,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
[0009]优选的,所述电解池左侧与沉淀池右侧重合,且电解器的左侧下方设置阳极板,且电解器右侧下方设置阴极板,且电解池底部为漏斗形结构,且漏斗形结构底部设置排泥泵,且电解池右侧开有溢流口,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
[0010]优选的,所述消毒池左侧与电解池右侧重合,且臭氧发生器底部输气管的左右两侧设置喷头,并且排放管上设置阀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处理程度高,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废料收集方便;
[0012]1、污泥首先在清洗池内进行冲洗,冲洗过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池顶部的沉淀剂盛放筒将沉淀剂输送至沉淀池内,污水中的悬浮物经过沉淀剂的作用而发生絮凝沉淀,经过沉淀的污水通过溢水口进入电解池,污水中的金属杂质在阴极板附近析出,经过电解的污水进入消毒池,臭氧发生器将臭氧通过输气管输入水中进行消毒,处理程度高,避免二次污染;
[0013]2、污泥在清洗池进行清洗时,污泥中的大块砂石、生活垃圾一级大颗粒杂质会被过滤筛阻拦,而小颗粒的杂质则通过过滤筛落入清洗池底部,通过排泥泵排走,通过将过滤筛吊起移出清洗池进行废料的集中处理,废料收集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是
[0017]图中:1、清水池;2、水泵;21、输水管;3、清洗池;4、过滤筛;5、沉淀剂盛放筒;6、沉淀池;7、电解器;8、电解池;9、臭氧发生器;10、输气管;11、消毒池;12、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清水池1、水泵2、输水管21、清洗池3、过滤筛4、沉淀剂盛放筒5、沉淀池6、电解器7、电解池8、臭氧发生器9、输气管10、消毒池11和排放管12,清水池1内部设置水泵2,且水泵2顶部设置输水管21,清洗池3设置在清水池1右侧,水泵2设置在清水池1底部右侧中央位置,且水泵2顶部的输水管21的出水口与清洗池3左侧顶部连通,清洗池3内部设置过滤筛4,清洗池3底部呈漏斗形结构,且清洗池3底部设置排泥泵,且过滤筛4为不锈钢矩形框架内置不锈钢丝网结构,且过滤筛4的尺寸与清洗池3的内部尺寸一致,且过滤筛4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L形板挂在清洗池3的左右侧壁顶部,且清洗池3右侧壁设置有溢流口,并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沉淀池6设置在清洗池3右侧,且沉淀池6顶部设置沉淀剂盛放筒5,沉淀池6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且漏斗形结构底部设置排泥泵,且沉淀池6左侧开有与清洗池3连通的溢流口,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且沉淀剂盛放筒5底部的输剂管与沉淀池6顶部连通,且沉淀池6右侧设置溢流口,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电解池8设置在沉淀池6右侧,且电解池8顶部设置电解器7,电解池8左侧与沉淀池6右侧重合,且电解器7的左侧下方设置阳极板,且电解器7右侧下方设置阴极板,且电解池6底部为漏斗形结构,且漏斗形结构底部设置排泥泵,且电解池6右侧开有溢流口,且溢流口内设置过滤网,消毒池11设置在电解池8右侧,且消毒池11底部设置排放管12,所述消毒池11顶部设置臭氧发生器9,臭氧发生器9底部设置输气管10,消
毒池11左侧与电解池8右侧重合,且臭氧发生器9底部输气管10的左右两侧设置喷头,并且排放管12上设置阀门。
[0020]如图1、和图2中,污泥首先在清洗池3内进行冲洗,冲洗过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6,沉淀池6顶部的沉淀剂盛放筒5将沉淀剂输送至沉淀池6内,污水中的悬浮物经过沉淀剂的作用而发生絮凝沉淀,经过沉淀的污水通过溢水口进入电解池8,污水中的金属杂质在阴极板附近析出,经过电解的污水进入消毒池11,臭氧发生器9将臭氧通过输气管10输入水中进行消毒,经过消毒后的污水通过排放管12进行排放,处理程度高,避免二次污染。
[0021]如图1和图3中,污泥在清洗池3进行清洗时,污泥中的的大块砂石、生活垃圾一级大颗粒杂质会被过滤筛4阻拦,而小颗粒的杂质则通过过滤筛4落入清洗池3底部,通过排泥泵排走,通过将过滤筛4吊起移出清洗池3进行废料的集中处理,废料收集方便。
[002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通沟污泥处理装置时,将污泥置于清洗池3内的过滤筛4顶部,清水池1内的水泵2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清水池(1)、清洗池(3)、沉淀池(6)、电解池(8)和消毒池(1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1)内部设置水泵(2),且水泵(2)顶部设置输水管(21),所述清洗池(3)设置在清水池(1)右侧,且清洗池(3)内部设置过滤筛(4),所述沉淀池(6)设置在清洗池(3)右侧,且沉淀池(6)顶部设置沉淀剂盛放筒(5),所述电解池(8)设置在沉淀池(6)右侧,且电解池(8)顶部设置电解器(7),所述消毒池(11)设置在电解池(8)右侧,且消毒池(11)底部设置排放管(12),所述消毒池(11)顶部设置臭氧发生器(9),臭氧发生器(9)底部设置输气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设置在清水池(1)底部右侧中央位置,且水泵(2)顶部的输水管(21)的出水口与清洗池(3)左侧顶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沟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池(3)底部呈漏斗形结构,且清洗池(3)底部设置排泥泵,且过滤筛(4)为不锈钢矩形框架内置不锈钢丝网结构,且过滤筛(4)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少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