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线加固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既有铁路下穿隧道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铁路线加固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既有铁路线下方施作隧道时,需要对铁路线进行加固,确保铁路线能正常运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目前,在铁路线下方施作隧道包括:明挖隧道、顶进框架等方式,对于顶进框架的方式,需要在铁路线的两侧设置竖向支撑桩,并在支撑桩上设置便梁,将铁路线架空后便于在铁路线下方进行顶进框架施工,可以确保铁路线不中断运营,且变形控制较好。但是对于长距离下穿铁路站场的隧道而言,需要较大的顶进力,而且顶进方向较难控制,顶进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0003]明挖隧道具有不受长度限制、风险小、工期短、投资小等优点,更适用于长距离下穿铁路站场的隧道建设。但是对于明挖隧道的方式,由于铁路线与下穿隧道斜交,增大了铁路线路的加固长度,而便梁的跨度受限,导致了便梁+支撑桩的加固体系布置较为困难。另外,在大范围基坑开挖的情况下,支撑桩露出地面的部分较长,数量较多,支撑桩失去土体约束较多,再加上上方频繁运行列车的影响,铁路轨道存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对至少两条铁路线进行加固,所述加固系统包括:支撑桩,沿竖向设置在每条铁路线两侧的土层中;每条铁路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桩;位于铁路线两侧相对的两个支撑桩连线与铁路线方向呈第一角度;便梁,与铁路线延伸方向相同,设置在各支撑桩的顶部,用于支撑铁路线轨道;系梁,延伸方向与铁路线方向呈第一角度;系梁分别与铁路线两侧的支撑桩相连;所述系梁位于支撑桩顶部向下预设距离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沿铁路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系梁组,每个系梁组包括至少两个系梁;每个系梁组中的系梁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沿铁路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系梁组时,在位于中间的系梁组的下方的支撑桩基底处还设置有系梁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梁横跨相邻的两个铁路线,与两个铁路线两侧的各支撑桩相连;所述第一角度为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超出支撑桩第一预设长度值;所述系梁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超出支撑桩第二预设宽度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的横截面为圆形,系梁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系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临近支撑桩的距离相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裕杰,秦丁伊,郭庆昊,罗章波,孙元国,丁祥,魏士杰,石鹏飞,李金鹏,霍建凯,李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