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843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白车身的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点和所述第二支撑点对白车身进行固定支撑。对白车身的中间区域施加预定荷载的负荷,使白车身弯曲变形,并获取白车身前轴和后轴的下降位移。根据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并根据弯曲刚度公式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刚度。本方法能解决现有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结果不精准的问题,能提高车身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车身设计及试验提供可靠数据。对于车身设计及试验提供可靠数据。对于车身设计及试验提供可靠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测试的
,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设计生产过程中,车身刚度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整车车身结构的基础,决定着汽车的品质和性能,与整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操控、可靠性、碰撞安全等密切相关。白车身作为整车的载体,刚度不足会直接降低车辆的NVH性能,产生共振、动态密封、低频轰鸣等振动噪声问题;同时在行驶中车身产生较大形变,出现转向问题或行走线路达不到预期等情况,主观感到车辆松散,从而降低车辆的操控性能。
[0003]现有白车身的弯曲刚度测试是在试验中利用伺服电机加载机构,对车身施加载荷F,使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底架最大位移来计算弯曲刚度。但这种方式未考虑到试验加载过程中由于车身前后轴支撑点的局部变形导致的车身整体下降位移,而车身的实际挠度是小于传感器测出的最大位移的,从而导致车身弯曲刚度结果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结果不精准的问题,能提高车身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车身设计及试验提供可靠数据。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包括:
[0007]在白车身的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点和所述第二支撑点对白车身进行固定支撑;
[0008]对白车身的中间区域施加预定荷载的负荷,使白车身弯曲变形,并获取白车身前轴和后轴的下降位移;
[0009]根据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并根据弯曲刚度公式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刚度。
[0010]优选的,所述根据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包括:
[0011]获取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并得到所述负荷受力位置与前轴位置或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
[0012]获取前轴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前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和后轴位置Z向的下移位移;
[0013]根据白车身的负荷受力位置、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构建位移三角形,以根据位移三角形计算得到负荷受力位置对应的Z向计算位移量;
[0014]根据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的Z向最大位移量、Z向计算位移量、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
[0015]优选的,还包括:
[0016]如果前轴下降位移大于后轴下降位移,则根据公式得到Z向计算位移量

d,并根据公式d=d
max

d2‑
Δd,计算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d,其中,d1是前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d2是后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x是前轴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x1是负荷受力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d
max
是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的Z向最大位移量。
[0017]优选的,还包括:
[0018]如果后轴下降位移大于前轴下降位移,则根据公式得到Z向计算位移量

d,并根据公式d=d
max

d1‑
Δd,计算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d。
[0019]优选的,所述根据弯曲刚度公式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刚度,包括:
[0020]根据公式计算白车身弯曲刚度K,其中,F为对白车身的加载负荷。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系统,包括:第一凸起支撑、第二凸起支撑、负荷加载装置、位移传感器和计算单元;
[0022]所述第一凸起支撑用于在白车身的前轴位置设置第一支撑点;
[0023]所述第二凸起支撑用于在白车身的后轴位置设置第二支撑点;
[0024]所述负荷加载装置用于对白车身的中间区域施加预定荷载的负荷,使白车身弯曲变形;
[0025]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白车身前轴和后轴的下降位移;
[0026]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并根据弯曲刚度公式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刚度。
[0027]优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0028]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白车身的负荷受力位置与前轴位置或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
[0029]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前轴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前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和后轴位置Z向的下移位移;
[0030]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白车身的负荷受力位置、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构建位移三角形,以根据位移三角形计算得到负荷受力位置对应的Z向计算位移量;
[0031]第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的Z向最大位移量、Z向计算位移量、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
[0032]第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计算白车身弯曲刚度K,其中,F为对白车身的加载负荷。
[0033]优选的,还包括:
[0034]第一修正单元,用于在前轴下降位移大于后轴下降位移时,根据公式,得到Z向计算位移量

d,并根据公式,计算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d,其中,d1是前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d2是后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x是前轴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x1是负荷受力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d
max
是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的Z向最大位移量。
[0035]优选的,还包括:
[0036]第二修正单元,用于在后轴下降位移大于前轴下降位移时,根据公式得到Z向计算位移量

d,并根据公式d=d
max

d1‑
Δd,计算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d。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白车身的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设置支撑点进行固定支撑,并在白车身的中间区域设置荷载使白车身弯曲变形,进而根据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计算得到白车身的弯曲刚度。解决现有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结果不精准的问题,能提高车身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车身设计及试验提供可靠数据。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0040]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轴下降位移大于后轴的计算示意图。
[0041]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后轴下降位移大于前轴的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3]针对前汽车的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白车身的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设置支撑点进行固定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白车身的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点和所述第二支撑点对白车身进行固定支撑;对白车身的中间区域施加预定荷载的负荷,使白车身弯曲变形,并获取白车身前轴和后轴的下降位移;根据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并根据弯曲刚度公式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包括:获取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并得到所述负荷受力位置与前轴位置或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获取前轴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前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和后轴位置Z向的下移位移;根据白车身的负荷受力位置、前轴位置和后轴位置构建位移三角形,以根据位移三角形计算得到负荷受力位置对应的Z向计算位移量;根据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的Z向最大位移量、Z向计算位移量、前轴下降位移和后轴下降位移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前轴下降位移大于后轴下降位移,则根据公式得到Z向计算位移量

d,并根据公式d=d
max

d2‑
Δd,计算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d,其中,d1是前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d2是后轴位置Z向的下降位移,x是前轴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x1是负荷受力位置与后轴位置的X轴向距离,d
max
是白车身负荷受力位置的Z向最大位移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后轴下降位移大于前轴下降位移,则根据公式得到Z向计算位移量

d,并根据公式d=d
max

d1‑
Δd,计算得到修正的实际位移量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弯曲刚度公式计算得到白车身弯曲刚度,包括:根据公式计算白车身弯曲刚度K,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帆郏超原孝菊温敏怀自力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