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30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阴极射线管的锥体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吸气剂膜,同时用一加热装置对阴极射线管的导电体加热。通过这种加热,使由除吸气剂膜之外的阴极射线管内部导电体物理吸附的气体释放出来,然后再次被吸气剂膜化学吸附,从而可提高阴极射线管内的真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系统,在吸气剂蒸散之后,可提高阴极射线管内的真空度。在包括公开号为No.Sho.57-67260的日本尚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在内的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封接一个顶管可保持阴极射线管内部的真空,所述顶管连接到阴极射线管内的电子枪上,并在一排气加热炉内使之熔融,将其封接。然后,为了在阴极射线管内形成一层以化学方式吸收残余气体分子的吸气剂薄膜以提高阴极射线管内的真空度,利用高频加热阴极射线管内的吸气剂进行吸气剂蒸散,将其蒸发到阴极射线管的内表面上。然后,当残余气体分子减少时,分解阴极并进行老化以便激化电子枪的氧化物阴极。此外,作为一种改善阴极射线管内真空度的技术,在公开号为No.Sho.63-248034的日本尚未审查的专利申请中,提出一种方法,使电子枪加热器加热以便将仍然残留在阴极射线管内的残余气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分,由吸气剂薄膜将它们吸收。同时,在公开号为No.Hei.5-28907中,如附图说明图11所示,作为一种激活阴极的方法,在老化步骤之前,进行将高频电介质加热到电子枪部分上的电子枪加热。在相关技术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中,当把吸气剂装到锥体中时,由于在第一个封接步骤中阴极射线管是被加热的,所以吸气剂被氧化并吸收了大量的气体。而当吸气剂蒸散时,在吸气剂即将挥发之前会放出这些气体,所以这些气体会被阴极射线管内的材料重新吸附,而在老化步骤中或在以后的操作过程中会再度放气,对阴极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从而降低阴极的电子发射特性。换句话说,降低了阴极射线管的发射寿命特性。同时,在吸气剂蒸散之前放出的气体由于范德瓦尔斯(van derWaals)力等被物理吸附在阴极射线管的内部结构中,而这种气体在吸气剂蒸散之后不能被吸气剂薄膜吸收,仍然保留在阴极射线管的内部结构中。因此,被物理吸附的气体会在老化步骤中或阴极射线管的操作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步地释放出来,对阴极产生有害影响。从而降低阴极射线管的发射寿命特性。此外,如果仅通过在吸气剂蒸散之后把电子枪安装结构加热到200℃或更高来进行阴极的热分解,则阴极射线管内部结构的温升不大,从而被物理吸附的气体的去气量不大。特别是,由于利用作为内部导电体内涂在锥体部分内表面上的石墨物理吸附的气体,在阴极射线的制造过程中不能被释放出来,因此电子枪安装结构的这种加热对于改进器发射寿命特性仅起很小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其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使吸气剂蒸散之后被阴极射线管的内部结构吸附的气体,在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步骤中释放到阴极射线管的内部,然后使吸气剂膜将这些气体以化学方式吸收,使这些气体在老化步骤中或者在阴极射线管的操作过程中不再释放到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该系统可使由在阴极射线管内部结构物理吸附的气体释放到阴极射线管内部,然后使吸气剂膜将这些气体以化学的方式吸收。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个排气步骤以便除去阴极射线管内部的空气和残留气体;一个吸气剂蒸散步骤以便除去残余气体;一个加热步骤,用于加热阴极射线管的锥体部分;一个老化步骤用于激活阴极。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包括一个移动板,用于一面固定阴极射线管,一面与阴极射线管的锥体部分的表面平行地移动阴极射线管;一个红外线加热装置,与移动板的输送方向平行地设置在一个高于沿阴极射线管的锥体部分的移动板的底端的高度上;一个用于支撑移动板和红外线加热装置的支撑台,其中,移动板具有一个辅助镜面,用于将红外线反射到输送方向侧的锥体部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案,提供了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包括一个移动板,在一面固定阴极射线管的同时一面移动阴极射线管;一个红外线加热装置,与移动板沿锥体部分的输送方向平行地设置;以及一个壳体,用于支撑红外线加热装置并将阴极射线管罩起来。图1是一个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的步骤图。图2是一个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的阴极射线管内部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一个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的步骤图。图4是一个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的步骤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六的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的透视图。图6(a)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七的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的透视图。图6(b)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七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的前视图。图6(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七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八的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的透视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九的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的顶视图。图9(a)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十的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的顶视图。图9(b)是表示在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中辅助镜面的图示。图10(a)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十的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的顶视图。图10(b)是表示在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中辅助镜面的图示。图11是表示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的步骤图。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的步骤图。经过预定步骤的阴极射线管被加热并排气,然后借助顶管封接阴极射线管,再借助于高频加热吸气剂环,使吸气剂蒸散将吸气剂蒸发,在阴极射线管锥体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吸气剂膜,然后利用一加热装置加热阴极射线管锥体部分的内部导电体。通过这种加热,将除吸气剂膜之外的阴极射线管内部导电体上物理吸附的气体释放出来,并通过吸气剂膜以化学的方式吸收这些气体而提高阴极射线管内的真空度。然后通过老化步骤激活阴极,在老化步骤中,将一预定的电压加到电子枪上。图2是一个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阴极射线管的内部状态的示意图。在图2中,标号1表示阴极射线管;2是阴极射线管1的屏板部分;3是阴极射线管1的锥体部分;4是阴极射线管1的管颈部分;5是安装在管颈部分4内的电子枪;6是一个用于保护电子枪5的导电端子不被弯折的管座;7是用于将电子枪的端子绝缘固定管座6的管座硅;8是一电孤屏蔽罩;9是用于形成电弧屏蔽8的电弧屏蔽线;10是形成于锥体部分3内部上的内部石墨涂层,用作内部导电体;11是通过吸气剂蒸散蒸发成的吸气剂薄膜;12是一个用于颜色选择的栅极;13是一个金属板护罩用于防止外部磁场进入阴极射线管内部;33是在排气步骤之后残留在阴极射线管1内的气体分子;34是一个安装在电子枪5上由玻璃管制成的顶管,用于对阴极射线管1的内部进行排气。在这种阴极射线管1中,在吸气剂蒸散过程之后,气体分子33飘浮在阴极射线管1的内部。同时,在阴极射线管1的内部,有被吸气剂膜11化学吸附的气体分子33以及被除吸气剂膜11之外的内部石墨涂层10、栅极12、金属屏蔽板13等物理吸附的气体分子33。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气体分子33被内部石墨涂层10物理吸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中,阴极射线管1的内部导电体在上述状态下被加热。从而,在图2中示意地表示地在A部分中,被除吸气剂膜11之外的部分物理吸附的气体分子33被释放到阴极射线管1内,然后被吸气剂膜11化学吸附,所述吸气剂膜的气体吸附率因温度上升而提高。这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包括:一个排气步骤,除去阴极射线管内部的空气和残余气体;一个吸气剂蒸散步骤,用于除去残余气体;一个加热步骤,用于加热阴极射线管的锥体部分;以及一个激活步骤,用于激活阴极射线管。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7-21 205976/991.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包括一个排气步骤,除去阴极射线管内部的空气和残余气体;一个吸气剂蒸散步骤,用于除去残余气体;一个加热步骤,用于加热阴极射线管的锥体部分;以及一个激活步骤,用于激活阴极射线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锥体部分的加热步骤中,由红外线加热装置直接加热锥体部分内的内部导电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阴极热分解过程、电弧屏蔽罩加热/沉降、以及电子枪点火过程之一是在加热内部导电体的加热步骤完成之前进行的。4.一种阴极射线管制造系统,包括一个移动板,用于在一边固定住阴极射线管的同时,与阴极射线管的锥体部分的一组表面平行地移动阴极射线管;红外线加热装置,与移动板的输送方向平行地设置,同时沿着阴极射线管的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刚士足立悦志中村亲行今西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