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形轮胎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轮胎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形轮胎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及空间越来越大,对各类车辆在复杂地形与路况下的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车辆驶入山石路段时,现有常见轮胎难以发生大变形从而严重降低了车辆的通过性;另外在山石地形与路况下,现有常见轮胎变形量一旦达到或超过其极限变形量,将严重影响轮胎的服役寿命,甚至导致轮胎爆胎引发车辆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形轮胎及其控制方法,利用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智能材料,使轮胎结构在通过山石路段时基于热刺激原位驱动转变成为另外一种结构形式从而可以增大轮胎变形量,使车辆顺利通过山石路段,同时减小对轮胎的损伤,待车辆驶离山石路段时,车辆轮胎结构基于热刺激原位驱动恢复原始状态以提高车速与燃油经济性。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面向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形轮胎,包括车轮胎面、辐条和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中部设有通孔段,所述通孔段的孔内穿设有用于加热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外接直流稳压电源,所述辐条和轮毂材质为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树脂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形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胎面和所述辐条及轮毂采用光固化3D打印工艺混合一体成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形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的直径为0.1~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形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中心间距为1~1.2mm,所述通孔直径为0.5~0.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山石路段的自适应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