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装置及其衬垫组件和它们的制法与制造用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38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衬垫组件,具有分别一体地立设于板状的格栅的第1及第2表面上的第1及第2衬垫。第1及第2衬垫,通过下述方法一体地形成于格栅表面上:在将分别具有多个透孔的第1及第2模具紧贴地配置在格栅的第1及第2表面上后,将含有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玻璃糊剂充填在模具透孔内,照射紫外线使玻璃糊剂硬化,再在将模具保持紧贴的状态下,以规定的温度烧固玻璃糊剂。使第1衬垫的纵横比成为2.5-3。(*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具有衬垫组件的平面显示装置、平板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衬垫组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平面显示装置,作为取代阴极射线管(CTR)的显示装置在各种领域被广泛地应用着。但是,液晶显示装置本身不会发光,与CRT相比存在着对于其显示具有视角依赖性等一些需改进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促进了对场发射显示器(FED)及等离子显示器(PDP)等自身发光型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开发。例如,作为FED的一种的表面传导型电子放出显示器(SED),由于是能与CRT匹敌的可确保良好显示特性的器件,故盛行地研究开发着。该SED,具有留有规定间隙而相对配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通过这些面板借助矩形框架的侧壁将周缘部相互接合而构成真空外壳。在前面板的内面形成有3色的荧光体层,在背面板的内面排列着作为激励荧光体的电子放出源,与每个象素对应的许多发射体。各发射体由电子放出部、向该电子放出部施加电压的一对电极等构成。并且,在该两面板之间配设有板状的格栅,在该格栅上,形成有许多相对发射体排列配置的聚束开孔,并配置有许多用于保持面板间间隙的柱状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多个柱状衬垫、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 准备基板和具有许多透孔的模具, 在将上述模具紧贴地配置在上述基板的表面上后,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于模具的透孔内, 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基板表面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模具的紧贴性要高, 在将上述模具紧贴于基板上的状态下烧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在上述基板上形成衬垫, 冷却后,将上述模具剥离于上述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3-23 082849/00;JP 2000-3-23 082850/00;JP 21.一种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多个柱状衬垫、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准备基板和具有许多透孔的模具,在将上述模具紧贴地配置在上述基板的表面上后,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于模具的透孔内,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基板表面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模具的紧贴性要高,在将上述模具紧贴于基板上的状态下烧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在上述基板上形成衬垫,冷却后,将上述模具剥离于上述基板。2.一种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多个柱状衬垫、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准备基板和具有许多透孔的模具,在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于上述模具的透孔内后,将模具紧贴地配置在上述基板的表面上,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基板表面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模具的紧贴性要高,在将上述模具紧贴于基板上的状态下烧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在上述基板上形成衬垫,冷却后,将上述模具剥离于上述基板。3.一种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多个柱状衬垫、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准备具有相对的第1及第2表面与贯通形成的多个开孔的基板和分别具有多个透孔的第1及第2模具,分别将上述第1模具及第2模具紧贴在上述基板的第1表面及第2表面上,且在上述基板的开孔与第1及第2模具的透孔配置成排列的状态后,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于上述基板的开孔、第1及第2模具的透孔内,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基板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第1及第2模具的紧贴性要高,在将上述第1及第2模具紧贴于基板上的状态下烧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在上述基板上分别形成衬垫,冷却后,将上述第1及第2模具剥离于上述基板。4.一种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多个柱状衬垫、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准备具有相对的第1及第2表面的基板和分别具有多个透孔的第1及第2模具,在将上述第1模具紧贴地配置在上述基板的第1表面上后,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于第1模具的透孔内,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基板的第1表面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第1模具的紧贴性要高,在将上述第2模具紧贴于上述基板的第2表面上后,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在第2模具的透孔内,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基板的第2表面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第2模具的紧贴性要高,在照射上述辐射线后,在将上述第1及第2模具紧贴于基板上的状态下烧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在上述基板的第1及第2表面上分别形成衬垫,冷却后,将上述第1和第2模具剥离于上述基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使用至少含有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和玻璃填料的玻璃糊剂,将紫外线作为辐射线进行照射使衬垫形成材料硬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上述衬垫形成材料进行热处理并除去上述粘接剂后,进行正式烧固。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基板,使用在表面形成氧化膜的金属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基板,使用由形成许多聚束开孔且在表面形成氧化膜的金属板构成的格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具被进行相对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具有剥离性和耐氧化性的表面处理。10.一种平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平面显示装置具有在内面形成荧光体层的第1基板;与上述第1基板留有规定间隙地相对配置并设有激励上述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激励装置的第2基板;将上述第1和第2基板的周缘部相互间连接的框架状的侧壁;在上述第1和第2基板之间设成与该两基板相对并具有与上述荧光体激励装置对应位置的许多开孔的板状的格栅;设在上述第1基板与格栅之间的多个柱状的第1衬垫;以及设在上述第2基板与格栅之间的多个柱状的第2衬垫,其特征在于,准备格栅和具有许多透孔的模具,在将上述模具紧贴配置在上述格栅的表面上后,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于模具的透孔内,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格栅表面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模具的紧贴性要高,在将上述模具紧贴在格栅上的状态下烧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在上述格栅上形成许多第1衬垫,冷却后,将上述模具剥离于上述格栅。11.一种平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平面显示装置具有在内面形成荧光体层的第1基板;与上述第1基板留有规定间隙地相对配置并设有激励上述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激励装置的第2基板;将上述第1和第2基板的周缘部相互间连接的框架状的侧壁;在上述第1和第2基板之间与该两基板相对地设置并具有与上述荧光体激励装置对应位置的许多聚束开孔的板状的格栅;设在上述第1基板与格栅之间的多个柱状的第1衬垫;以及设在上述第2基板与格栅之间的多个柱状的第2衬垫,其特征在于,准备具有相对的第1和第2表面且具有多个衬垫开孔的格栅和分别具有多个透孔的第1和第2模具,在上述格栅的第1表面及第2表面上分别紧贴上述第1模具及第2模具,且上述格栅的衬垫开孔与第1及第2模具的透孔配置成排列的状态后,将衬垫形成材料充填于第1及第2模具的透孔内,将辐射线照射在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上使其硬化,使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格栅的第1及第2表面的紧贴性比上述衬垫形成材料相对上述第1及第2模具的紧贴性要高,在将上述第1及第2模具紧贴于格栅上的状态下烧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在上述格栅的第1及第2表面上分别形成第1及第2衬垫,冷却后,将上述第1及第2模具剥离于上述基板。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衬垫形成材料,使用至少含有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和玻璃填料的玻璃糊剂,将紫外线作为辐射线进行照射而使衬垫形成材料硬化。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上述衬垫形成材料进行热处理并除去粘接剂后,正式进行烧固。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格栅,使用在表面形成氧化膜的金属板。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具进行相对上述衬垫形成材料具有剥离性、和具有耐氧化性的表面处理。16.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利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制造。17.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面形成荧光体层的第1基板;与上述第1基板留有间隙地相对配置并设有激励上述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激励装置的第2基板;连接上述第1及第2基板的周缘部相互间的框架状的侧壁;衬垫组件,其具有设在上述第1与第2基板之间并形成与上述荧光体激励装置的对应位置的许多聚束开孔的板状的格栅和设在上述格栅上的多个衬垫,且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垫组件的制造方法而制造。18.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面形成荧光体层的第1基板;与上述第1基板留有间隙地相对配置并设有激励上述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激励装置的第2基板;连接上述第1及第2基板的周缘部相互间的框架状的侧壁;在上述第1与第2基板之间设置成与该两基板相对并具有与上述荧光体激励装置对应位置的许多聚束开孔的板状的格栅;设在上述格栅与第1基板之间的多个柱状的第1衬垫;设在上述格栅与第2基板之间的多个柱状的第2衬垫,上述各第1衬垫的高度形成得比上述各第2衬垫的高度要高。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衬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第1衬垫的与上述第1基板抵接的一端直径比上述格栅侧端的直径要小,上述各第2衬垫的与上述第2基板抵接的一端直径比上述格栅侧端的直径要小。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衬垫的纵横比为2以上,上述第2衬垫的纵横比为0.6以上。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具有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的第1表面和与上述第2基板相对的第2表面,上述第1衬垫一体地立设于上述格栅的第1表面上,上述第2衬垫一体地立设于上述格栅的第2表面上。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分别具有设在上述聚束开孔之间的多个衬垫开孔,各衬垫开孔具有比上述第1及第2衬垫的格栅则端的直径小的直径,上述第1及第2衬垫,被设置成与上述衬垫开孔的一个排列并通过上述衬垫开孔而形成为一体。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具有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的第1表面和与上述第2基板相对的第2表面,上述第1衬垫一体地立设于上述格栅的第1表面上,上述第2衬垫一体地立设于上述第2基板上。24.一种衬垫组件,是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板;一体地立设于基板上的多个柱状的衬垫,各衬垫从上述基板向延伸端层叠并一体地具有直径逐渐变小的多个阶梯部,各阶梯部从基板侧向延伸端侧形成尖细的圆锥状。25.一种衬垫组件,是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相对的第1及第2表面并具有多个聚束开孔的板状的格栅;一体地立设于上述格栅的第1表面上的多个柱状的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中滋男福田久美雄二阶堂胜石川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