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荧光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26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系统,该系统在远离观察者的透明盘(9)和后壁(8)之间具有用于产生象素的单元,具有在发光阶段用于给单元供电的电子电路,和具有在后壁的外部上的两维反馈电极,该电极连接到电子电路并用于承载电子电路和单元之间的反馈电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等离子体荧光屏的系统。现有可得到的具有等离子体荧光屏的电视机需要大量部件以屏蔽电磁场。例如,需要具有涂敷荧光屏正面的金属的固体铝或金属外壳以满足电磁相容性的法定要求。另一方面,这些屏蔽装置将增加设备的成本和重量。EP 0 986 086 A2介绍了一种具有减小电磁辐射的装置的等离子体荧光屏。为此,地电极穿过等离子体荧光屏的背面布置,而且这些电极接地并平行于寻址电极延伸。当电流流过寻址电极时,在地电极中产生叠加在寻址电极的电流上的图象电流,并因此补偿寻址电极的电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用于驱动等离子体荧光屏的电路和馈电装置,因此减少了电磁辐射的发射并且不需要另外的屏蔽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是通过具有等离子体荧光屏的系统实现的,其中在远离观察者的透明盘和后壁之间具有用于产生象素的单元,具有在发光阶段期间用于给单元供电的电子电路,和具有在后壁的外边上的两维反馈电极,该电极连接到电子电路并用于运载电子电路和单元之间的反馈电流。这个系统的优点在于显著地减少了在等离子体荧光屏的发光阶段的电磁辐射发射。由于在发光阶段的电流比例如寻址电极中的较弱电流大很多,因此在发光阶段需要特别注意屏蔽。为了补偿该强电流,在等离子体荧光屏的单个单元发光阶段产生的反向电流由等离子体荧光屏背面上的反馈电极运载到驱动器级(driver stages)的布线板。结果是,流过的反向电流非常接近于等离子体荧光屏的正向电极的电流。由于反向电流和正向电极中的电流之间的小差别,因此在这些电流之间具有良好的磁耦合。结果是,反向电流和正向电流的电磁场很好地互相补偿。从等离子体荧光屏的顶部看到,由于反馈电极和正向电极之间的小距离,还减少了在反馈电极和正向电极之间的辐射表面扩散。此外,在权利要求2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提供的另外的优点在于,位于等离子体荧光屏的顶部和底部边缘的电极的反向电流叠加在正向电极的电流上。通过这种方式,还以最佳方式补偿了在等离子体荧光屏的边缘区域中流动的电流。通过在权利要求3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可以缩短驱动器级布线板和反馈电极之间的电流通路,这进一步减少了电磁辐射的发射。为此,反馈电极的电流接线穿过布线板的整个宽度扩展,因此,在布线板区域中,反向电流在正向电极的电流之后流动,并且不会聚集在任何一个接点。为了使在等离子体荧光屏的顶部和底部边缘中的电流在布线板区域中也适当地被补偿,布线板穿过等离子体荧光屏的整个宽度布置。如果反馈电极直接位于等离子体荧光屏的背面,如权利要求4所述,则从反馈电极和正向电极之间的上面观看,辐射表面最小,结果产生特别低的电磁辐射发射。通过权利要求5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从上面观看,在顶视图中再次相当大地减小了辐射表面,这是由于现在驱动器级的布线板之间的连接从等离子体荧光屏的内部移动到外部。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通向布线板的反向电流的路径,但是辐射表面减小了很多。利用合适形式的反馈电极,即使不横跨等离子体荧光屏的整个宽度布置布线板,也可以保持辐射表面很小。因此,与布线板的柔性连接必须与反馈电极的形式匹配。由于在等离子体荧光屏制造期间可以施加导电膜或涂层而不会有任何问题,因此权利要求6和7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确保了反馈电极的低成本制造。鉴于在最好的情况下覆盖等离子体荧光屏的整个背面的反馈电极的大面积,这种低成本制造是特别重要的。在权利要求8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涉及附加的屏蔽效果。由于反馈电极是导电的并由此具有低电阻,如果施加于等离子体荧光屏的正面,适于屏蔽从等离子体荧光屏前面发射的电磁辐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省去先前需要的但非常昂贵和笨重的屏蔽前面板。当然,反馈电极必须由吸收来自等离子体荧光屏的发光单元的光的最小可能量的透明材料制成。权利要求9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使到正向电极的接线和到反馈电极的接线之间的辐射表面最小化。由于到正向电极和反馈电极的接线可以在单个工作周期中制造,因此到正向电极和反馈电极的这个公共接线还简化了制造工艺。为此,该接线具有例如双面挠曲箔设计,其中一面具有形成到正向电极的接线的印刷导体,另一面连接反馈电极。下面采用实施例和附图的例子更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表示从上面观看的常规等离子体荧光屏的顶视图;图2表示常规等离子体荧光屏的背面,示出了流动的电流;图3表示从上面看到的具有减小辐射表面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荧光屏的顶视图,图4表示具有进一步减小的辐射表面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荧光屏的背面,图5表示从上面看到的具有特别小的辐射表面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荧光屏的顶视图,图6表示具有特别小的辐射表面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荧光屏的背面。正如从图1和2可以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包括上面所有等离子体荧光屏1本身,其中反馈电极3位于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背面8上,并利用驱动器级的布线板2a、2b上的电子电路经过馈送装置11连接等离子体荧光屏1,该驱动器级用于触发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成像元件。为缩短电流通路,该电路可以设置在共享布线板上而不是设置在两个分离的布线板2a、2b上。反馈电极3在横穿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整个宽度和长度的大面积上延伸,如果从产品设计方面考虑,后壁8的条形区域在边缘区域中可以保持露出。这对反馈电极3的屏蔽效果影响很小。布线板2a、2b驱动等离子体荧光屏1并在正面9和后壁8之间产生所希望的单元以起启动。为此,布线板引导来自供给组件7例如开关模式的电源的电流。借助另外的电路4、5选择将要启动的成像元件。此外,存在所谓的缓冲电容器6。当触发成像元件时,成像元件起动,电流流过馈送装置11并穿过正向电极10流到发光单元并经过反馈电极3返回布线板2a、2b。正向电极10在水平方向布置并运载相对强的和上述所有高频电流。而且,从电流承载接线3、10、11辐射电磁波。常规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电流通路以粗黑线示于图1和2中。高电流和相关的反向电流覆盖表面区域,其中大表面区域面临高电磁辐射。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减小了这些区域,因此以最大可能程度补偿了流入电流和流出电流的电磁场。在图3和4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减小了辐射表面,其中反馈电极3直接安装在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背面8上。此外,反馈电极3优选是导电涂层或膜。因此补偿了反馈电极3中的电流和正向电极10中的电流,并减小了由该电流覆盖的区域。在图4B中,布线板2a、2b几乎到达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背面8的顶部和底部边缘。这样,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边缘区域中的反向电流也在正向电极10的电流后面大量流动。此外,驱动器布线板2a、2b尽可能靠近背面8安装并因此处于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反馈电极3的附近。从上面观看,这减小了由该电流覆盖的表面。而不是大的一片区域,反馈电极3也可以设计成覆盖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背面8的条形。从制造设计方面考虑希望这样,并且对在反馈电极3中运载的电流影响很小。在图5和6中,在等离子体荧光屏1侧面的外部边缘上布线板2a、2b被连接到反馈电极3上。这减小了从上面看到的顶视图的辐射面积。这种类型的接触布置保证了从布线板2a、2b到反馈电极3的接线11和从布线板2a、2b到正向电极10的接线直接布置在彼此的上面或相邻设置。已经证实了对于接线11的最好方案是平面电缆形式的印刷导体,其中在一侧上承载到电极10的电流,在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系统,在远离观察者的透明盘和后壁之间具有用于产生象素的单元,具有在发光阶段用于给单元供电的电子电路,和具有在后壁的外部上的两维反馈电极,该电极连接到电子电路并用于承载电子电路和单元之间的反馈电流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1-4-12 10118286.41.一种具有等离子体荧光屏(1)的系统,在远离观察者的透明盘和后壁之间具有用于产生象素的单元,具有在发光阶段用于给单元供电的电子电路,和具有在后壁的外部上的两维反馈电极,该电极连接到电子电路并用于承载电子电路和单元之间的反馈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子电路设置在主要穿过反馈电极(3)的宽度或长度延伸的布线板(2a、2b)上。3.根据权利要求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布线板(2a、2b)与反馈电极(3)的接触布置基本上穿过反馈电极(3)的宽度和长度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反馈电极(3)直接位于后壁(8)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反馈电极(3)通过从等离子体荧光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温德特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