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场致发射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699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极管型场致发射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它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阳极的高压使阴极产生场致电子发射,而条型栅极位于阴极的下方,通过调制其电压阻止阴极产生场致电子发射以控制每一显示单元的电子发射来显示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现有的场致发射显示板而言,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发光亮度,更均匀的显示,更高的成品率,更低的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场致发射显示板,尤其涉及三极管型场致发射显示板。(二)专利技术背景常规的三极管型场致发射显示板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前基板1a、后基板2a对向组装而成,通过支撑体3a阵列来保持固定的距离。前基板1a上制作条形阳极4a、荧光粉5a,后基板2a上依次为与条形阳极4a垂直的条形阴极6a,开口露出部分阴极的介质层7a和与条形阳极4a相对应,垂直与条形阴极4a的条形开口栅极8a。其中阴极上与条形阳极和条形栅极开口的交叉点上制作能产生场致电子发射的材料9a,例如各种导电微尖、金刚石薄膜、石墨或纳米碳管等。阴极产生的场致发射电子穿过栅极开口流向阳极。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在制造过程中栅极与阴极制作比较困难。另一种三极管型场致发射显示板结构如图2所示是将栅极8b埋在阴极6a之下,利用栅极与阴极边缘的强电场,使阴极边缘产生场致电子发射,由于栅极制作在阴极之前,并且不影响阴极的制作,因此解决了上述结构的制作困难问题。但是该结构由于失去了栅极对阳极的屏蔽作用,因此不能提高阳极电压,否则会直接使阴极产生场致电子发射;另一方面由于场致电子发射主要集中在阴极侧沿与栅极交叉处,因此阴极侧沿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场致发射显示板,由前玻璃基板(1)、后玻璃基板(2)对向组装而成;通过支撑体(3)阵列来保持固定的距离;前玻璃基板(1)上依次为阳极(4)、荧光粉(5);后基板玻璃(2)上依次为条形栅极(6),厚度为0.1-50微米的局部或全部覆盖条形栅极(6)的介质层(7),在介质层(7)上制作与条形栅极(6)垂直的条形阴极(8);其特征在于条形阴极(8)的宽度小于其相邻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致发射显示板,由前玻璃基板(1)、后玻璃基板(2)对向组装而成;通过支撑体(3)阵列来保持固定的距离;前玻璃基板(1)上依次为阳极(4)、荧光粉(5);后基板玻璃(2)上依次为条形栅极(6),厚度为0.1-50微米的局部或全部覆盖条形栅极(6)的介质层(7),在介质层(7)上制作与条形栅极(6)垂直的条形阴极(8);其特征在于条形阴极(8)的宽度小于其相邻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板,所述前玻璃基板(1)上也可先为荧光粉(5),后为阳极且该阳极为厚度0.01-1微米的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板,条形阴极(8)本身为能产生场致电子发射的材料,或在其上与条形栅极交叉点处或其全部表面有能产生场致电子发射的材料,包括各种导电微尖、金刚石薄膜、石墨或纳米碳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板,条形阴极(8)上依次为条形电阻层(10)和发射层(9);电阻层(10)能够限制阴极发射电流,以提高整屏发射的一致性;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李青汤勇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