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72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具有: 一个半透明的放电容器,其中封闭着放电气体,该放电容器具有一个第一偶联件; 一个感应线圈;和 一个筒管,该筒管包括一个线圈夹持部和一个容器安装部,构成一个单件,该容器安装部具有一个第二偶联件, 其中该线圈夹持部将该感应线圈夹持在其外表面上,并被安置在该放电容器附近,该第一偶联件与第二偶联件偶联以便将该放电容器安装在该筒管的容器安装部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背景(1)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其放电容器内并不包括电极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2)相关技术近年来没有电极的放电灯的使用已日见增多,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能量转变效率和长期可用的寿命。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可概括地分为两种型式,即没有电极的荧光灯和高强度的放电灯(H.I.D.)。下面以没有电极的荧光灯为例,说明其结构。在一没有电极的荧光灯内,放电容器被放置在一个感应线圈附近,该感应线圈竖立地设在线路底片上。放电容器是半透明的,其内封闭着由稀有气体和汞组成的放电气体。线路底片被存放在底壳内以免在灯被使用时接触人手。在大多数情况下,放电容器和线路底片都被连结到底壳上。特别是,放电容器用一层硅酮介乎其间被连结到底壳上。当灯发光时,由于硅酮层受到来自放电容器的热,用来将放电容器连结到底壳上的硅酮会逐渐变坏。因此,虽然没有电极的荧光灯与在其放电容器内具有电极的传统的荧光灯相比,具有显著比较长的寿命,但没有电极的荧光灯的硅酮层在灯寿命到达最后阶段之前很难在放电容器和底壳之间维持其连结强度。由此有时便会发生放电容器从底壳上脱落的情况。另外,上述没有电极的荧光灯的结构是,放电容器通过结路底片、底壳等被偶联到感应线圈上。按照这个结构,除了单个零件的尺寸变化之外,在将这些零件装配在一起时,还会发生装配的变化。因此有时会发生在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离设计的情况。这时问题便会发生,发光效能将与按照放电容器的面积设计的不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公开专利申请H 09-320541号曾提出一种技术,即在底壳上设一凸部,而在放电容器的对应区域设一相应的凹部,将凸部配装到凹部上,这样来将放电容器偶联到底壳上。就使用上述技术生产的没有电极的荧光灯而言,放电容器在寿命较晚阶段的脱落将可得到防止,并且在放电容器和底壳之间相对位置的偏差也可减为极小。但在将放电容器偶联到底壳上的方法中,为了将凸部配装在凹部上,需要在放电容器和底壳上用力,而放电容器是用玻璃做的,一受力就容易破裂。另外,将放电容器装到底壳上,为了保证强度和准确度,在凹部和凸部之间必需有较小的公差,这会进一步增加放电容器所受到的力。在某些情况下,这会导致放电容器或底壳的破裂。如上所述,使用这种技术生产的没有电极的荧光灯,虽然可以保证在放电容器和底壳之间位置的准确性,但在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之间位置的准确性(在保证整个发光面积上都有均匀的发光效能方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还是得不到保证。这是由于这种没有电极的荧光灯的结构所致,其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是通过中介如线路片和底壳互相连结的,因此,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的定位准确度将受到在生产和装配中介零件时所产生的各种偏差的积累的拖累。考虑到上述各点,可以说这一公开的技术并不切合实际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综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没有电极的荧光灯,其放电容器可防止脱落,并且由于在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之间位置的准确度能够保证,在整个发光面积上能得到均匀的发光效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具有下列特征它有一个半透明的放电容器,其中封闭着放电气体,放电容器具有一个第一偶联件、一个线圈、和一个筒管,筒管为一单件包括一个线圈夹持部和一个容器安装部,容器安装部上有一个第二偶联件,其时线圈夹持部将感应线圈夹持在其外表面上,并被放置在放电容器附近,第一偶联件和第二偶联件偶联在一起,这样来将放电容器装在筒管的容器安装部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没有电极的放电容器被容器安装部的第二偶联件机械地偶联。因此放电容器可在长时间内防止脱落。另外,在上述传统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中,在其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之间很难保持定位的准确度,因为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是用多个插在其间的零件来偶联在一起的。而在本专利技术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中,线圈夹持部和容器安装部被制成一个单件,其时线圈夹持部夹持感应线圈,而容器安装部将放电容器偶联到筒管上。按照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在安装过程中,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之间的定位可高度准确。同时在该灯被使用时,在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的相对位置将不会随着放电容器产生的热而变化。因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可保证在其整个发光面积上得到均匀的发光效能,并将不会受到由于感应线圈与放电容器接触而发生的损害,这种接触例如在灯的运输途中、在灯的装船和放置之间是会发生的。在所说没有电极的放电灯中,最好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第一偶联件和第二偶联件中之一为一突出部,而另一为一槽,其形状为一槽最好能接纳该突出部,以便容易地生产该灯,并且能以高的定位准确度安装放电容器。在所说没有电极的放电灯中,最好将放电容器安装在容器安装部上,使放电容器被夹持在固定位置上,为的是进一步增加在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之间的定位准确度。在所说没有电极的放电灯中还可具有下列结构一个结构是其中槽度和容器安装部中心之间在直径方向的距离逐渐减小,这里所说槽底为在槽下面的底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放电容器的突出部则被沿着槽底转动而在直径方向被导向容器安装部的中心,这样最后就可将放电容器夹持在固定的位置上;还有一个结构是其中槽是沿着内壁制出的而且高度逐渐减小,放电容器的突出部沿着内壁部被转动而在高度方向被导向在容器安装部上制出的槽内,这样最后就可把放电容器夹持在固定位置上。从能在放电容器和感应线圈之间保证定位的准确度来看,这两个结构都是合适的,而且还是有效的因为不需花大力气便可偶联放电容器。当从放电容器观看容器安装部时放电容器可向左手旋转。这个方向与装设灯时使灯向右手旋转的方向相反。一般地说,在寿命的终止阶段要取下这个没有电极的放电灯时可在向左手的方向转动该灯使它松开。考虑到上面这些,可知用向左手旋转的方法来偶联放电容器是有利的,因为这样放电容器将可再固紧到容器安装部上。在上述没有电极的放电灯中,放电容器可被直接偶联到容器安装部上,或使用由树脂材料制成的零件如硅酮和环氧树脂插入其间而将放电容器夹持在固定位置上。优选实施例说明(第一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没有电极的荧光灯1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灯1由一个放电容器10、一个其上固定有散热件30的筒管20、和一个底壳40组成。筒管20包括一个线圈夹持部21和一个容器安装部22,它们被使用树脂材料构成一个单件。线圈夹持部2 1为管状用来夹持感应线圈36,放电容器10被偶联到容器安装部22上。散热件30被固定在容器安装部22的一个表面上,这个表面与线圈夹持部21所从突出的另一表面反对。另外,线圈夹持部21被插入到一个空心部13内(未在图1中示出,见图2),该空心部13设在放电容器10的中央。散热件30由一个管状的铁芯支持件31和一个基件32构成整体,两者都由金属材料制成。散热件30被固定在筒管20上,其铁心支承部31被插置在线圈夹持部21内。当该灯发光时该散热件30用来释放从铁芯35(未在图1中示出)和从感应线圈36出来的热。在基件32的一个与设有突出的铁芯支承件31的表面反对的表面上设有一个线路安装件包括一个高频振荡线路和一个整流器等。所有这些都未在图1中示出。底壳40呈漏斗状并覆盖散热件30使当使用灯时线路安装件不与人手接触。在底壳40的下端固定有一螺纹基41。螺纹基41用来将灯固定在发光设备上,并被用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具有一个半透明的放电容器,其中封闭着放电气体,该放电容器具有一个第一偶联件;一个感应线圈;和一个筒管,该筒管包括一个线圈夹持部和一个容器安装部,构成一个单件,该容器安装部具有一个第二偶联件,其中该线圈夹持部将该感应线圈夹持在其外表面上,并被安置在该放电容器附近,该第一偶联件与第二偶联件偶联以便将该放电容器安装在该筒管的容器安装部上。2.权利要求1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第一偶联件和第二偶联件中之一为一突出部,而另一为一槽,其形状能接纳该突出部。3.权利要求2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该放电容器被偶联到该容器安装部上,因此该放电容器被夹持在一固定位置上。4.权利要求3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安装部为一浅盘并有一底部,该第二偶联件为沿着该浅盘内壁制出的槽。5.权利要求4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构成该槽的壁部被切去一部分,使该放电容器的突出部能够自由地插入到该槽内。6.权利要求5的没有电极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在一槽底和容器安装部中心之间的距离在直径方向上连续地减小,该槽底为在槽下面底部上的一部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板谷贤二荒川刚仓地敏明宫崎光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