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拆解处理方法和元件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59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再利用平板显示器所用玻璃,必须实现例如分离铅成分的处理等有益于全球环境的处理方法。用于具有主要含玻璃的面板和背板通过框架由熔结玻璃气密结合的结构的平板显示器的拆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用熔结玻璃结合的面板和背面的步骤。分离步骤的特征在于,通过切割、溶解或熔化,分离面板和背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2001年2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99810357.8的题为“”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保护全球环境用于使通过利用熔结玻璃用框架将两基板气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平板显示器报废的拆解方法,所说两基板即主要含玻璃的面板(正面玻璃基板)和背板(背面玻璃基板),还涉及再利用平板显示器、分离和回收用于平板显示器的金属元素中的作为有害金属元素的铅、并有效地再利用其它贵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方法,还涉及拆解用熔结玻璃焊接的图像形成装置并回收其面板和背板的方法,还涉及回收和再利用分隔件的方法,从用于通过利用电子束或紫外线辐射涂敷了荧光物质部分发光的平板显示装置或CRT(阴极射线管)回收荧光物质的方法,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适于拆除、拆解和再利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用于检测废料等中所含有害金属量的有害金属量检测装置,用于平板显示屏板中的荧光物质回收方法和装置。通常,多数报废民用装置都被粉碎,例如金属等有价值的物质被回收,其余物质作为工业废物被清除到“最低控制的掩埋点”,在此这种废物仅仅被掩埋在地下挖的洞中。近年来,清除点容量的不足成为严重问题,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也成为严重问题。例如,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使用了大量含铅玻璃。根据环境机构的试验计算,报废阴极射线管中所含铅量每年达20000t,多数铅被掩埋在最低控制的掩埋点。然而,雨水自然渗透到最低控制的掩埋点,这些点未装备任何排水装置。已认识到作为有害物质的铅会扩散。这种情况下,必须重新考虑常规的处理方法。关于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民用电子装置协会已在将阴极射线管玻璃粉碎成碎玻璃(小玻璃片)并再将它们应用于阴极射线管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已开发出从电视机主体中取出阴极射线管,并将阴极射线管粉碎成玻璃碎片的系统(例如,见“Electrotechnology”1997年1月)。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1-50688中公开了一种回收作为碎片的玻璃的方法。还已知有将阴极射线管玻璃粉碎成碎片(小玻璃片),并将它们再应用于阴极射线管的方法(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9-193762)。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05-185064中公开了一种根据材料将阴极射线管分离成面板和锥体,并将它们粉碎成碎片的方法。另外,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037509中公开了一种将阴极射线管分离成面板和锥体、从面板上剥离荧光物质和黑底(blackmask)、再利用面板的方法。为再利用阴极射线管玻璃,这种玻璃必须分离成屏板玻璃和含铅锥体玻璃。这是由于,如果预定量以上的铅混在屏板玻璃中,将会发生变暗现象,含铅玻璃不能再用作屏板的原材料。为此,要将阴极射线管分离成屏板和锥体。因此,提出了限定切割阴极射线管的位置的方法(日本公开专利申请9-115449),和熔化结合屏板和锥体的熔结玻璃,由此分开屏板和锥体的方法(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45198)。关于分离用熔结玻璃焊接的锥体和屏板的技术,已知有日本公开专利申请5-151898、7-029496、9-200654和9-200657中公开的利用热处理中的热变形分离屏板和锥体的技术。近年来,人们非常热衷于应用冷阴极元件的研究。冷阴极元件的例子有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场发射型电子发射元件、金属/绝缘体/金属型电子发射元件。与热阴极元件相比,冷阴极元件可以在低温下发射电子。冷阴极元件不需要任何加热器,结构上比热阴极元件简单,可以构成较小元件。既便基板上高密度设置许多元件,也几乎不会发生例如基板的热熔化等问题。此外,由于热阴极元件在利用加热器加热的条件下工作,所以响应速率低,而冷阴极元件的响应速度高。冷阴极元件中,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具有简单的结构,容易制造,允许在大面积上形成大量元件。如本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4-31332中所公开的,已开发出一种设置和驱动大量元件的方法。关于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的应用,例如,如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已开发出电荷束源等。特别是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应用,如美国专利US5066883和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257551和4-28137中所公开的,已开发出一种采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电子束辐射发光的荧光物质组合的图像显示装置。预计采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物质组合的该图像显示装置,将表现出比常规其它类型图像显示装置更优异的特性。例如,由于这种图像显示装置是自发射型,不需要任何背光,视角宽,所以优于近年来流行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美国专利US4904895中公开了一种驱动并排设置的许多场发射型电子发射元件的方法。已知FE型电子发射元件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应用是R.Meyer等人报道的平板显示器(R.Meyer“RecentDevelopment on Micro-tips Display at LETI”,Tech.Digest of 4thInt.Vacuum Micro-electronics Conf.,Nagahama,pp.6-9(199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3-55738中公开了一种许多并排设置的金属/绝缘体/金属型电子发射元件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应用。在采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薄平板显示器节省空间且重量轻,作为阴极射线管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替代品引起了人注的极大关注。图像形成装置中气密容器内部保持在约10-6乇的真空。由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增大,所以气密容器需要防止背板和面板由于气密容器内外压力差造成的变形或破坏。如果背板和面板制造得较厚,会增加图像显示装置的重量,从对角线看时,会产生图像失真和不一致。于是,气密容器一般采用分隔件,每个分隔件都由较薄玻璃板构成,其表面上覆盖有抗静电膜。除场上述发射型电子源显示器(FED)和MIM型显示器外,包括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离子显示器(PDP)和表面传导型电子源显示器(SED)等平板显示器都能节省空间且重量轻,作为阴极射线管型显示装置的替代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已研制和开发了许多平板显示器。例如,本申请人提出了数种关于通过在基板上设置许多作为一种类型的冷阴格电子发射元件的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构成电子源和利用这种电子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建议。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235255中具体介绍了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的结构、及利用它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等,下面将作简单介绍。图68A和68B示出了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的结构。参考数字411表示基板,412和413是一对元件电极,414是局具有电子发射部分415的导电膜。基板411、元件电极412和413、导电膜414及电子发射部分415构成电子发射元件416。关于形成电子发射部分415的方法,是在一对元件电极412和413之间加电压,使导电膜变形、改变导电膜特性或破坏导电膜的一部分,从而增大电阻。这称为“起电成形加工”。为利用该方法形成具有良好电子发射特性的电子发射部分,导电膜较好是由细导电颗粒构成。其材料的一个例子是细PdO颗粒。用于起电成形加工的电压较好是脉冲电压。该加工技术可采用一种如图69A所示施加具有预定峰值的脉冲的方法或一种如图69B所示施加其峰值逐渐增大的脉冲的方法。为形成细导电颗粒膜,细导电颗粒可利用气体淀积直接淀积。由于不需要真空器件,所以也可以用涂敷含导电膜成分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显示器中分隔件的回收方法,所说平板显示器至少具有背板、面板、框架部分和分隔件,所说背板具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面板设置成面对背板并具有图像显示部分,分隔件用于保持背板和面板间的间隔以抗大气压,背板、面板、框架部分和分隔件利用熔结玻璃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当在硝酸溶液中浸泡分隔件与背板或面板间的焊接部分以溶解熔结玻璃时,采用分隔件回收夹具,以避免各分隔件间或分隔件与周围部件间的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9-9 255171/1998;JP 1998-9-17 263033/1998;J1.一种平板显示器中分隔件的回收方法,所说平板显示器至少具有背板、面板、框架部分和分隔件,所说背板具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面板设置成面对背板并具有图像显示部分,分隔件用于保持背板和面板间的间隔以抗大气压,背板、面板、框架部分和分隔件利用熔结玻璃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当在硝酸溶液中浸泡分隔件与背板或面板间的焊接部分以溶解熔结玻璃时,采用分隔件回收夹具,以避免各分隔件间或分隔件与周围部件间的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隔件回收方法,其中分隔件为板形,厚度不大于3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隔件回收方法,其中分隔件回收夹具包括具有能够存放分隔件的一个或多个凹槽的平板。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隔件回收方法,其中分隔件回收夹具包括具有能够夹紧和固定各分隔件的末端和能够使所说末端在任意方向移动的臂的夹具。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隔件回收方法,其中分隔件回收夹具的部分或全部由氟塑料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隔件回收方法,其中分隔件的基板包括玻璃。7.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隔件回收方法,其中熔结玻璃含氧化铅。8.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隔件回收方法,其中通过切割或熔结玻璃溶解,分离背板、面板和框架。9.一种用于平板显示器的分隔件回收装置,所说平板显示器至少具有带多个电子发射元件的背板、面板、框架部分和分隔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溶解分隔件和背板或面板间焊接部分的硝酸溶液槽;及用于防止分隔件和外围部件间接触的分隔件回收夹具。10.一种从显示装置中回收荧光物质的方法,在所说显示装置中,荧光物质涂敷在基板上,引起发光以实施显示,其特征在于,利用刷子和抽吸单元回收涂敷到基板上的荧光物质。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回收荧光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其上回收荧光物质的基板包括从由面板、框架部分和背板构成的平板显示器装置上分离和回收的面板。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回收荧光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隔件插在面板和背板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回收荧光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其上回收荧光物质的基板包括从由面板和锥体构成的CRT上分离和回收的屏板。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回收荧光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刷子包括旋转刷,利用该旋转刷使涂有荧光物质的基板的表面光洁。15.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把利用权利要求10限定的从显示装置中回收荧光物质的方法去除了荧光物质的基板,再用于显示装置。1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气密容器和根据需要用于使所说气密容器的内部逐步改变为接近所说气密容器外压力的装置。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装置还包括排气装置,所说用于使所说气密容器的内部逐步改变为接近所说气密容器外压力的装置,设置在所说气密容器上与所说排气装置相连的装置不同的位置。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说气密容器内部变到接近气密容器外压力的装置包括必需的过滤器。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说气密容器引入了耐大气压结构部件,耐大气压结构部件包括分隔件。20.根据权利要求16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说气密容器内部变到接近气密容器外压力的装置包括采用慢泄漏阀、设置对应于一定规格的细长管和采用多孔材料中的任一种。2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用于保持外部压力的气密容器、所说气密容器内的耐大气压结构部件、与排气装置连接用于抽空所说气密容器内部的装置、及根据需要使所说气密容器内部逐步改变为接近所说气密容器外压力的装置。22.一种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例如用于循环利用的拆解和分解的部件或废物等检测物体中所含如铅等有害金属的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洗出装置,在用于浸泡检测物体的槽中,具有用于洗出检测物质中所含有害金属的酸溶液;清洗装置,用于在利用第一洗出装置洗出后,清洗检测物体;第二洗出装置,在用于浸泡利用清洗装置清洗过的检测物质的槽中,具有用于洗出留在检测物体上的有害金属的酸溶液;及定量检测装置,用于定量检测第二洗出装置的酸溶液中洗出的有害金属量。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定量检测装置包括利用吸收法定量检测有害金属量的定量检测装置。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定量检测装置包括利用等离子发射谱分析方法定量检测有害金属量的定量检测装置。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物体包括构成平板显示器等的玻璃部件。26.根据权利要求22的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说定量检测装置定量检测的有害金属包括铅。27.根据权利要求22的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第一洗出装置或所说第二洗出装置所用酸溶液包括硝酸溶液。28.根据权利要求23的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法包括在硝酸溶液中的铅离子中加入碘化物以显出颜色,然后测量吸收,从而从吸收值中得到铅离子浓度。29.根据权利要求24的有害金属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发射谱分析法包括取得铅离子在硝酸溶液中的浓度。30.一种平板显示器拆解装置,用于拆解和循环利用平板显示器,所说平板显示器中,框架部分插在背板和面板间,构成扁平真空容器,用于保持两板间间隙抗大气压的分隔件固定在两板上或两板之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用于对固定于分隔件上的板加上拉力支撑该板,以便进行从真空容器上分离框架的步骤;第二支撑装置,用于在框架分离后容纳和支撑固定于分隔件上的板的一个边缘;分隔件回收装置,用于进行从利用第二支撑部件容纳和支撑的板上分离分隔件。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平板显示器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第一支撑装置包括抽空装置,用于通过从抽空装置的抽吸力产生提拉力来支撑板。32.根据权利要求30的平板显示器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第一支撑装置包括抽吸装置,用于从抽吸器的抽吸力产生提拉力来支撑板。33.根据权利要求30的平板显示器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分隔件回收装置包括酸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间敬小林登代子元井泰子高濑博光三浦直子小林辰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