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32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叶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药物中的应用。艾叶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经试验表明,艾叶提取物、总黄酮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所致胃溃疡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所述3个化合物具有显著的Hp诱导AGS过程中毒性因子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起的胃部疾病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起的胃部疾病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艾叶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导致胃粘膜损伤、胃溃疡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酒精、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药物、应激反应、疾病如肝硬化等、其他如胃食管反流、化学因素、年龄等。其中,酒精、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药物是最主要的因素。
[0003]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机制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包括物理化学损伤,即作为一种有机溶剂,乙醇具脱水作用,能凝固组织蛋白,进入胃内后可腐蚀胃粘膜,破坏表面黏液层和粘液细胞,进而破坏胃粘膜的正常代谢所需的生理环境,导致胃粘膜细胞膜的损坏。间接损伤即生物损伤,乙醇能对胃粘膜及其生理代谢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包括改变胃粘膜屏障的平衡、影响胃酸分泌、刺激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的浸润和释放、改变胃粘膜微循环状态及影响胃肠激素如一氧化氮(NO)与前列腺素(PGE2)的释放等,从而引起一系列胃粘膜的损害,从而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诱导氧化应激及介导细胞调亡,最终引起胃粘膜生物性损伤。
[0004]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人类发生率最高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Hp主要寄生在胃幽门、胃窦等附近的黏膜上,与胃部多种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其导致的胃部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并且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参与的过程。目前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因子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定植因子(鞭毛、脲酶(Urease))和毒力因子(丝氨酸蛋白酶(HtrA)、空泡细胞毒素A(Vac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CagA))等。定植因子有强力附着能力,在Hp进入胃后,鞭毛及其菌体组成的特殊螺旋结构为其穿梭胃黏液层并定植于胃黏膜提供了便利条件。当Hp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并且利用其富含的脲酶(Urease),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之后,Hp分泌一种高度进化的保守热休克诱导的丝氨酸蛋白酶(HtrA)。Hp分泌的HtrA会活跃分泌至细胞外环境中,并与细胞粘附分子成员之一E

钙黏蛋白(E

cadherin)发生作用,打开细胞间连接,向细胞内分泌多种毒性致病因子,如细胞空泡毒素A(Vac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胃上皮接触后诱导表达因子(IceA)、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编码前炎症性外膜蛋白(OipA)、十二指肠球溃疡启动因子(DupA)等,最终导致胃粘膜损伤等消化性溃疡疾病,并进一步随着疾病的发展进程,急性、慢性胃炎以及胃癌等疾病。因此,幽门螺旋杆菌在酸性条件下存活的关键特征之一是产生大量的脲酶(Urease),其释放毒性因子的关键蛋白是丝氨酸蛋白酶(HtrA)。而VacA和CagA作为幽门螺杆菌大量分泌的毒性因子,在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溃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前者促进细胞空泡化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后者与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有关,并且参与多种致癌机制。因此,通过双重抑制Urease和HtrA,从而抑制Hp的定植和VacA或CagA的释放和侵入细胞成为治疗Hp诱发的胃溃疡的一个重要策略。
[0005]艾叶,来源于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暖胃祛湿的功效,归肝、脾、肾经。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的治疗;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艾叶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止血凝血功效。尽管艾叶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但时至今日国内外很少有关于其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方面的物质基础研究,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和基础,提供一种艾叶活性提取物、艾叶总黄酮、艾叶中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艾叶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9]所述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0010]所述艾叶为艾叶的提取物,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或化学合成的艾叶总黄酮。
[0011]所述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为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黄酮类(包括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黄烷等)化合物组成。
[0012]所述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为5,7

二羟基

6,3',4'

三甲氧基黄酮(异泽兰黄素)、5,7,3',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和5,7,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棕矢车菊素)的一种或几种。
[0013]所述艾叶的提取物,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提取纯化或化学合成的7

二羟基

6,3',4'

三甲氧基黄酮(异泽兰黄素)、提取纯化或化学合成的5,7,3',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提取纯化或化学合成的5,7,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棕矢车菊素)等艾叶黄酮类成分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胃癌及胃溃疡药物中的应用。
[0014]所述所述艾叶的提取物,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提取纯化或化学合成的7

二羟基

6,3',4'

三甲氧基黄酮(异泽兰黄素)、提取纯化或化学合成的5,7,3',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提取纯化或化学合成的5,7,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棕矢车菊素)等艾叶黄酮类成分与药学、功能食品、保健品或食品中可接受的赋形剂混合制备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胃癌及胃溃疡药物。
[0015]所述艾叶的提取物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茎、或整个地上部分经醇提取获得。
[0016]上述艾叶的提取物获得为取干燥艾叶(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药材,经醇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回收溶剂,干燥,得艾叶提取物。
[0017]所述提取的醇为60

95%的醇水溶液,优选为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艾叶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药物中的应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evl.et Vant.。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叶为艾叶的提取物,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或化学合成的艾叶总黄酮。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为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为5,7

二羟基

6,3',4'

三甲氧基黄酮(异泽兰黄素)、5,7,3',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和5,7,4'

四羟基

6,5'

二甲氧基黄酮(棕矢车菊素)的一种或几种。6.按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叶的提取物,提取物纯化后的艾叶总黄酮、提取纯化或化学合成的7

二羟基

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大利汪雨濛邵珠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