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3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主要包括主体、轴径、方形中心孔,主体圆周上均匀分布连接三个轴径,主体中心设置有方形中心孔。方形中心孔为通孔。方形中心孔通过锻造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采用锻造方形孔,一次成型,减少了三轴径差轴中间孔的加工工序,由原来圆孔的三序降低为一序,降低了制造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通过三轴径差轴中间孔的特殊方形设计,提高了轴径车加工定位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加工精度。提高了产品的制造加工精度。提高了产品的制造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


[0001]本技术涉及三轴径差轴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

技术介绍

[0002]三轴径差轴是差速器上使用一种连接轴,差速器锥齿轮装配在三轴径差轴的轴径上,来向两侧传递扭矩。现有的三轴径差轴中间部位均为圆通孔,作用包括工艺定位和降低重量。工艺定位:为保证制造精度,在车加工三轴径的时候,采用胀紧中心孔并120度自动转位,来实现三个轴径的一次性加工。降低重量:去除了通孔材料,可以降低整车的重量。
[0003]现有三轴径差轴的通孔在锻造(切边、冲孔)成型后,需再经过钻孔、车孔工序,浪费了较多制造资源,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现有三轴径差轴的通孔由于是圆形,车加工轴径工序时,虽然胀紧内孔定位,但车加工过程中,车削力较大,仍会产生三轴径差轴的偏转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主要包括主体、轴径、方形中心孔,主体圆周上均匀分布连接三个轴径,主体中心设置有方形中心孔。
[0006]所述方形中心孔为通孔。
[0007]所述方形中心孔通过锻造成型。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仅采用锻造方形孔,一次成型,减少了三轴径差轴中间孔的加工工序,由原来圆孔的三序降低为一序,降低了制造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通过三轴径差轴中间孔的特殊方形设计,提高了轴径车加工定位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3中的B

B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主体1、轴径2、圆心中心孔3、方形中心孔4。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0015]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主要包括主体1、轴径2、方
形中心孔4,主体1圆周上均匀分布连接三个轴径2,主体1中心设置有方形中心孔4。方形中心孔4为通孔。方形中心孔4通过锻造(切边、冲孔)成型,不需后续再次机加工。由于是方形孔,在后续车轴径的定位过程中,采用仿形压紧定位,可以有效避免三轴径差轴在加工及自动转位过程中由于偏转而带来的精度偏差。相比圆孔胀紧定位,方形中心孔4定位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进而使产品的精度得到提升。
[0016]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中间方形孔的三轴径差轴,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体(1)、轴径(2)、方形中心孔(4),主体(1)圆周上均匀分布连接三个轴径(2),主体(1)中心设置有方形中心孔(4)。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宇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