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
,涉及一种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口腔颌面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网状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口腔颌面部是人体重要的区域,其中深部的颌骨系统构成了颌面部的基础,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然而外伤、感染、肿瘤等因素都将造成骨折或者骨组织的缺损。而其中,大块骨缺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目前,针对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主要为钛钉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然而有研究表明,钛或其合金的弹性模量约为110GPa,而人体中皮质骨的弹性模量则约为17~20GPa,钛基材料的弹性模量要远高于骨组织。当使用其作为坚强内固定固定在骨缺损处时,由于二者机械性能的不相容,骨缺损植入物周围的应力分布与生理状态下具有较大差别,产生应力遮蔽现象;即原本作用于骨组织的应力大部分被钛板材料所承受,骨组织所受应力大幅度减小,因此缺乏足够的应力刺激骨缺损处,最终导致骨质吸收、缺损处充填物无菌性松动进而影响修复效果。因此,有亟提供一种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支架,既能够保证坚强内固定的机械性能需求,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弧形的曲面主体,所述曲面主体的弧面沿左端弧边至右端弧边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定位部分(1)、修复部分(2)、第二定位部分(3),所述第一定位部分(1)及第二定位部分(3)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4),所述修复部分(2)上设有呈网状的镂空区域(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4)的直径为0.5
‑
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4)在第一定位部分(1)或第二定位部分(3)上的个数为4
‑
6个;相邻所述第一定位孔(4)之间的间隔距离为4
‑
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欣泉,江飞,吴千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